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铁科技》2008,(2):53-56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受美国交通部(DOC)联邦铁路管理局(FRA)委托,美国交通部研究与创新技术管理局(RITA)John A.Volpe国家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对精确列车控制(PTC)和智能交通系统(ITS)技术集成进行研究。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在公路-铁路道口(HRI)安装成本适当、标准的系统装置,改善安全状况,取得快速安全防范效果。此项研究的直接目的是通过示范工程,促进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的开发,取得安全成本效益。通过在运输通道上的公路-铁路道口处安装精确列车控制系统、不断改进道口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和对系统进行评估,可利用既有的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示范开发的投入,降低成本。图1显示的是典型的精确列车控制(PTC)系统配置。  相似文献   

2.
智能交通系统(ITS)在铁路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华国  虞卓 《中国铁路》1998,(9):9-11,8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近年来国际上很引人注目的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的新领域,它的基本是用高新技术综合解决当今世界的交通拥挤、堵塞、安全、扩能以及与环境协调发展等问题,它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发展,部分成果已达到实用的地步。文中简要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及核心基础设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发展我国铁路智能交通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发展我国铁路智能交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日本城市新交通系统车辆技术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导向新交通系统(AGT)是中运量的运输系统,车辆安装橡胶走行轮并采用无人驾驶模式。日本的新交通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辅助运输系统,车辆技术先进,发展良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面向21世纪的智能交通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交通系统是集通信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为一体的新型交通系统,在提高能力,保证安全和保护环境方面均有明显的效益,因此成为全球公认的面向21世纪的交通新科技,分析了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目标,功能,内容和效益,并对我国开展智能交通系统的情况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实现电子收费,车辆监控。智能决策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一直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这方面的工作。近日,中国软件技术与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软”)专门成立了智能交通本部。在兖分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智能交通系统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将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安全技术、IC卡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和计算机集成技术引入到轨道交通事来中,对我国的轨道交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列车运行安全监控记录装置技术条件》介绍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株洲412001)欧树民1概述《列车运行安全监控记录装置技术条件》作为行业标准,1996年5月在铁道部机车电工标准审查会上正式通过。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不少单位都进行了列车运行安全监控记录...  相似文献   

7.
《中国铁路》1994,(10):31-33
阐述了中俄两国铁道(交通)部代表团进行双边会谈的具体内容,介绍了俄罗斯高速铁路的现状与发展,以及对俄罗斯交通部铁道科学研究院,交通部电子计算中心等几个点的考察情况;提出了访问后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简称HMIS)是铁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车辆运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车辆生产力布局调整、修制改革、装备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支撑。车辆段级数据库作为信息的源头,其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各车辆段因各种原因基本上都出现过数据库瘫痪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黄银霞 《中国铁路》2006,(12):33-35
根据1966年交通运输法案(49U.S.C103第3(E)(1)条),美国成立了联邦铁路管理署(FRA),其最主要职责是保证铁路安全条例颁布实施,负责铁路系统的安全监管。美国铁路技术法规由FRA负责组织相关协会制定草案、递交法规提案,经国会讨论通过后,以“联邦法Title49交通运输”颁布施行,涉及轨道铺设、旅客服务、货车安全、信号安全及检查维护的规定。美国铁路的技术标准均由相应的协会和技术机构制定发布实施,最著名的是北美铁道协会(AAR)发布的技术标准,保障各公司的机车车辆及其部件的互换性、兼容性,协调各成员之间安全与运输方面的问题。按照AAR标准规定,美国铁路运行的机车车辆及其部件必须经过认证,确保制造材料、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可互换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株(洲)-六(盘水)电气化铁路增建复线开挖高路堑的施工实例,介绍导坑扩大法的优点、控爆技术及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郜春海  唐涛  燕飞 《铁道学报》2006,28(1):99-107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车载设备是保证列车行车安全的重要安全设备,必须按照相应的安全设计和评估标准进行系统的研究开发。欧洲已经制定了适用于铁路领域的安全系统设计和评估标准,简称为CENELEC系列标准。文章通过国内现有信号系统的研发过程和CENELEC标准规定的研发过程的比较和分析,以列车自动防护(ATP)车载设备的安全设计为例说明我国建立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全设计和评估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2.
对既有线提速改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世金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6):15-18,34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使既有线提速设计更加完善,决策更加正确,减少设计与施工中不必要的失误。 研究方法:综合多条既有线提速改造勘测设计,配合施工中的经验、教训、体会,参考国外高速铁路的资料及国内试验成果,提出既有线提速改造中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和需要吸取的教训。 研究结论:(1)正线数目的选择及最小曲线半径的确定,直接牵涉到项目的投资大小和经济效益;(2)提速改造时,封闭客货运量较小的车站可节省运营成本;(3)对既有桥梁可通过动载试验确定是否予以加固利用;(4)根据国外高速铁路的线间距及胶济线列车交会试验表明:我国规范规定的线间距相对较为保守;(5)线路拨距时,对桥墩台采用绑宽技术,可避免既有桥拆除改建及过渡工程。  相似文献   

13.
所谓铁路智能运输系统(英名缩写RITS),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控制与系统技术、管理与决策支持技术和智能自动化技术等,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共享,通过高效利用与铁路运输相关的所有资源,以较低的成本达到保障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新一代铁路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14.
——1825年9月27日,英国斯托克顿至达林顿铁路通车使用的小现代新型直通车型二轴客车(长3.6米)是世界上最早的铁路客车。 ——1902年,美国铁路首次使用的钢制客车是世界上最早的钢制客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ATC系统对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制动距离设置一般都是这样处理的:建立ATC系统列车运行安全制动距离(SBD)模型,在轨旁ATC系统编程实施车载曲线控制算法。按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闭塞设计和其他相关条件,安全运行问隔和轨旁超速控制程序的运行,是以在每条轨道电路生成适合的车载信号数据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它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无污染(或少污染)又安全等优点,属绿色环保交通体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特别适用于大中城市,城市的轨道交通种类繁多,按照用途可分为城市铁路,市郊铁路,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城市有轨电车,独轨铁路,磁浮铁路,机场联络铁路,新交通系统等。  相似文献   

17.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应用前景、框架体系和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集成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控制与系统技术,自动化技术,管理与决策技术等多门现低高新科技,以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共享为基础,通过高效充分地利用与铁路运输相关的所有移动的,固定的,空间的,时间的以及人力的资源,以较低的成本达到保障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目的,其框架体系突出规范性和可拓展性的特点,为中国特色的RITS的发展提供规划,设计,实施,标准和管理的依据和指导,其技术关键在于铁路移动体与固定设施一体化安全检测网络系统,分布式的国家铁路安全数据中心体系,基于无线和姨星定位导航的列车调度与指挥系统,基于GPS的物流监测与追踪系统,基于列车总线的数字列车系统,高速铁路一体化通信信号系统的建设,以高速宽带的车地双向数据接入系统技术,铁路现有业务系统的互联与信息共享技术,特殊地区列车运行控制与运输保障综合技术方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感知、评估和反应,这3个基本步骤是全自动系统运行的基础。在铁路领域中,为达到列车全自动运行所需的技术成熟度,需对上述3步相关技术开展大量研究。针对第一步感知,德国铁路股份公司(DB)与众多合作伙伴联合开展Sensors4Rail项目,开发和测试集成环境感知、实时定位和数字地图等功能的智能系统,并在汉堡举行的2021年国际智能交通系统(ITS)大会上首次向公众展示装备该系统的汉堡S-Bahn。文章将对该系统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新交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新交通系统又称作“自动化轨道新交通系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客运量大幅度的增长,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已大显身手,中等运量的交通系统也呼之欲出。早在上世纪的6O年代,美国一些有关人士向议会提出了“未来城市交通的设想”议案,并进行了认真研究。6O年代中期,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新交通系统的诞生奠定了技术基础。 新交通系统的特点 1.采用高新技术 各类新交通系统几乎都使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从而实现对车辆或列车的集中自动控制和无人驾驶,以保证车辆运行的安  相似文献   

20.
近10年新型轮轨润滑剂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10年国内外铁路轮轨润滑的现状及发展趋向。车载式华宝(HB)型轮轨润滑装置及其相区配的JH-1型轮轨润滑脂,已经在全路9000多台内燃、电力机车上安装使用。它对于延长轮轨使用寿命、降低噪音及节省能源均有良好作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各铁路公司亦在加速发展车载式轮缘喷脂装置和相应的轮轨润滑脂。其中,美国Tranergy公司与海湾油品国际性组织、德士古研究发展中心联合研制了一种智能型轮轨润滑系统-SENTRAEN20000,它所使用的润滑剂是2种特制的润滑油(TOR油和GFOR油)。为适应铁路高速、重载、安全运输发展的需要,加装有曲线传感器的华宝Ⅲ型轮轨润滑装置已完成了室内试验,相关取代其它固体润滑剂。同时,建议开展环保型轮轨润滑剂及C60、G70及H3BO3(或B2O3)纳米级粒子有于轮轨润滑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