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改变基线长度的方法对某山区进行机载LIDAR航线设计,按不考虑DEM和考虑DEM两种情况,结合设备以及飞行器相关参数,自动解算最优重叠度,设计出适合该区域的航线。  相似文献   

2.
邓继伟  张丽 《铁道勘察》2011,37(5):34-37
通过与传统航线设计对比,根据铁路线路的带状特征,提出一种基于DEM的航线设计方法,采用模拟数据解算及变基线敷设航线的方式,根据地形、相机参数自动设计出最适合该测区的航线。  相似文献   

3.
铁路空间结构物的设置考虑因素众多,在节约资金的前提下,同时确定合理的桥梁、路基、隧道方案是一种尝试;利用GIS系统中DEM数据管理及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出特定平面线路位置条件下的地面线高程数据,在满足高速铁路线路纵断面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工程量及工程造价最小的目标函数条件,通过编程求解出拟定坡度条件下最优的路基、桥梁、隧道长度布置方案,计算结果满足结构物布置的经济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机载LiDAR数据构建的DEM抽稀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DAR数据构建的DEM数据量庞大,给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带来诸多不便。如何对DEM进行抽稀,得到一个易于处理和操作的DEM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分析、对比国内外多种DEM抽稀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坡度的抽稀算法。实验表明,基于坡度的抽稀算法能够得到较好的抽稀结果,且对DEM精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介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新技术的原理、干涉数据几何模式、数据处理流程、高程干涉测量和形变差分干涉测量方法;比较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与当前常用的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方法,分析铁路地质灾害监测与青藏线多年冻土区形变长期监测应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潜力.研究结论:(1)与常用的DEM生产方式相比较,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具有一些独特优势,适合快速获取各种范围、高精度、高分辨率的DEM;(2)在铁路勘测设计DEM获取、铁路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和青藏线多年冻土区形变测量等方面应用潜力巨大,建议铁路工程部门开展该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数字高程模型 (DEM)误差处理模型框架入手 ,分别介绍DEM误差源的确定、误差的检测、误差的传播、误差管理及削弱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并分析探讨了有关DEM精度改善和评估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无人机航摄技术能够快速便捷获得小范围平面精度较高的DOM,但DEM高程精度较差;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获取高精度DEM数据,但受视场角的限制,容易出现盲区和漏洞,且其制作DOM的难度大,效果不好。结合这两种技术来制作高精度DEM及DOM,通过对某山区的实验,表明采用这两种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小范围高精度DEM和DOM。  相似文献   

8.
机载Li DAR系统能够快速获取数字表面模型,通过滤波处理,可以获取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出一种从机载Li DAR点云数据获取DEM的方法,首先对点云数据建立网格分块索引,然后逐行逐列按照一定的间距选取地面点作为种子点,使用区域增长算法增长地面点,获得地面点集,最后通过逐点内插生成DEM。选取机载Li DAR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DEM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借助Map-reduce平台对旅客订票日志进行挖掘,并采用LDA算法挖掘旅客出行意图,进而计算航线的潜在价值。在2011年中航信民航旅客订票日志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LDA算法挖掘的航线与实际热门航线的Jacarrd 相似系数达92%,比基于航班次数统计的传统方法高出2%,能够更准确、更有效地预测航线的未来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SRTM DEM,ASTER GDEM数据具有全球范围、免费获取、精度较高的优点,结合复杂山区铁路工程,评价其数据精度,研究线路地貌特征,辅助铁路选线。研究结论:SRTM DEM,ASTER GDEM数据由于各自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通过采用高程精度评价、DEM融合、高程基准偏移、DEM重采样方法提高数字高程精度,进而构建大范围、高精度、可视化的三维数字地貌模型,有助于分析构造地貌特征、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发育规律,提高铁路选线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