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阐述民用机场战时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对其战时保障任务的设想分析、组织指挥、保障力量组成及任务区分、防护方法与措施、工程设施抢修、相关保障措施等进行了论述,并对平时如何拟制民用机场战时保障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林鹰 《交通与运输》2011,27(4):26-28
机场作为用于飞机起飞、着陆、停放、维护和组织飞行保障活动的场所,分为军用机场和民用机场(较大型的民用机场又称航空港),主要用于保证航线空运飞机的停放和正常飞行。民用机场中的专用机场包括工厂、  相似文献   

3.
民用机场具有重要的平战运输保障功能,在民用机场规划设计、新建及改扩建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提出国防要求并加以落实,可为提高机场平战时航空军事运输保障功能、增强航空战略投送能力奠定坚实基础。阐述了民用机场的国防与军事价值,分析了我国民用机场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民用机场贯彻国防要求的项目、内容及技术要求等,为民用机场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路桥梁作为陆上运输的"咽喉",成为战时敌方打击和破坏的重点。在分析公路桥梁战时重要性和危险性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战时公路桥梁遭打击可能性评估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有助于确定交通保障重点目标和制定保障方案。  相似文献   

5.
科学准确地对民用机场分类可以将机场自身定位,为机场发展及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用了15个影响我国机场分类的关键因素,运用神经网络技术中的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文中简称SOM)将我国民用机场进行了细分,并分析了各类机场的特点。结果表明,SOM能很好地应用于我国民用机场分类,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6.
港口系统的弹性是其在战时遭受武器打击与破坏后能迅速恢复到正常功能的能力。研究分析了港口系统弹性的适应性、扩展性、冗余性等三个本质属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保障战时弹性水平的若干对策,如在港口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加强战时保障物资储备、选择临时装载点和备用港等,对于提高港口战时整体安全与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民航机场的管理与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交通运输和经济的发展 ,民用机场的功能不断扩大 ,机场的概念也在拓宽。机场不再只是飞机起降的场所 ,而是客货的集散地 ,甚至是一个经济实体。这对机场的管理和建设提出了更宽、更高、更深的要求。机场管理内容很多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运行管理、经营管理和规划与建设管理。机场与所在城市及周围社区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这在制订城市发展规划和机场发展规划时必须认真加以考虑。机场的管理、建设和规划的范畴与内容必须适应城市与交通运输的发展 ,机场的工程建设与信息化是实现机场功能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战时机场跑道抢修保障资源优化技术的意义,对备选抢修工序和抢修资源方案进行了时间分析、效能分析和费用分析,确定了一套在工程上实用的资源优化技术,对机场抢修决策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合成都铁路枢纽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依据当前军事斗争铁路保障准备要求,提出了战时枢纽编组站线路、桥梁、隧道、车站、迂回线等遭到敌人精确制导武器打击破坏时,抢修抢建、迅速恢复通车的设计原则,以指导铁路枢纽保障方案设计,提高工程保障方案实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公路桥梁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时安全备受关注。在分析公路桥梁战时安全内涵的基础上,针对战时公路桥梁的破坏特点,从提高抗打击能力和加强快速修复能力两个方面提出公路桥梁的战时安全措施,有助于保障公路桥梁的战时安全。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机场群在航空资源和需求分布上极度不均衡,北京首都机场门户枢纽功能相对薄弱,不足以支撑京津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目标。结合世界级城市群的机场群发展经验,应对未来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要求和航空需求的增长趋势,判断北京新机场建设对京津冀主要机场发展态势的影响,并从区域协同和提升国际门户功能两个角度研究未来京津冀机场群格局。最后,强调对京津冀机场发展进行主动调控,实现北京首都机场、北京新机场、天津滨海机场、石家庄正定机场四个主要机场的差异化发展,并强化提升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大规模建设机场的关键历史时期,对机场容量扩张与运营效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分析我国机场的运营效率及其动态变化,然后基于Logit/Tobit模型分析了机场容量扩张的驱动力因素及其对运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枢纽机场相对于非枢纽机场具有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更低的生产率增长速度;机场容量扩张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业务量增长速度,该指标越大机场越倾向于扩张;二是生产率增长速度,该指标越小机场越倾向于扩张.最后,机场容量扩张会导致当期运营效率出现断崖式下跌,但一般会在短期内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且枢纽机场的容量扩张会抑制效率损失.这些证据表明我国机场容量扩张在经济层面和运营层面是基本合理的,当局的机场投资战略可行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机场是综合交通运输的重要节点,是航空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科学地进行机场分类研究对于机场的国家布局规划、机场自身定位和运行策略选择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研究价值。利用神经网络技术中的自组织映射(SOM)网络并结合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对我国主要机场进行聚类分析评价,得出我国主要机场分为8层的主要结论。结果表明,自组织特征映射(SOM)能很好用于我国机场分类,是一种新颖、有效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战时军交运输保障社会化是在军地联合保障体制下,充分运用地方力量,为军队作战提供交通运输保障的运作方式。其与交通动员有相同之处,但在性质、内容、历史沿革等方面又存在着差异。平战时必须认清两者的关系,正确区分并合理使用,平时做好交通动员准备、推进军交运输保障社会化,战时快速有效地组织实施交通动员、选择性地实施社会化保障,以期发挥其最佳保障效能。  相似文献   

15.
首先分析机场客流的人员构成,了解不同类型乘客的出行需求。通过不同机场乘客交通方式的对比以及与火车站客流集散交通方式的对比,分析乘客出行方式的选择特征,为机场集疏运设施的建设提供依据。然后计算得到不同规模机场适合的客流集散方式。并确定机场集疏运设施规模。最后以上海虹桥机场、长沙黄花机场、温州永强机场为例,说明不同规模机场以及同一机场在不同阶段的集疏运系统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机场亏损严重,设施资源闲置浪费现象突出等问题引发了长三角机场建 设密度是否过高的争论.基于这种背景,本文通过解析系统协调发展机理,在耦合度、协调 度和综合发展指数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并对长三角 多机场复合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多机场复合系统中,耦合协调发展度 较高的机场占 75%,耦合协调发展度与机场等级存在较强关联性;机场规模等级越高,其 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度越好,大型综合枢纽机场普遍高于中小型机场;地区经济发展 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机场区域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好的地区, 机场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