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了种产生组合逻辑电路最小完全检测集的算法,通过此算法可以得到组合逻辑电路中任意可测故障的测试及最小完全检测集。  相似文献   

2.
汽车电控发动机传感器智能测试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车电控发动机传感器智能测试系统是一个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的最小应用系统,能自动进行数据采集、计算、显示,根据键盘和输入命令自动进行功能转换,通过对各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测试,判断其工作性能,从而为诊断电喷发动机故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某轮主机遥控系统启动故障和换向故障的现象进行测试、判断,并对故障进行分析,找出了故障的原因,从而排除故障,同时提出了几点主机遥控系统日常管理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测试生成指针对电路中一个故障找出能检测该故障的测试码,测试生成算法的好坏决定着测试技术的好坏。确定性测试中,测试算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组合电路的故障测试生成D算法,以施耐得计数器电路为例,研究了D算法在组合电路故障测试生成中的应用,并给出了D算法与通路敏化法、布尔差分法的应用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高覆盖已知故障集的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三级(CTCS-3)测试案例生成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输出时间自动机(TAIO)变异分析的测试案例生成方法. 结合列控系统模式转换的故障特点,设计了包含模式转换已知故障的8种变异算子(改变行为、改变目标位置、改变源位置等),形成了15 106个变异体;利用输入输出一致性关系(tioco)和k-Bounded模型检验方法生成了10 843个测试案例;应用一致性关系分数(CRS)、平均一致性关系分数(ACRS)和加权一致性关系分数(WCRS)进行了故障覆盖度的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和生成的测试案例能够有效覆盖改变行为、改变不变量和增加sink位置3种故障模式,而对于约束取反和复位取反的故障模式覆盖度不高,需通过额外的观测信息来检测故障.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了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管理模式和内容,总结了现阶段存在问题,根据浴盆曲线规律,从早期故障、偶然故障以及损耗故障三个方面对其维修决策进行分析.根据运行阶段分析影响因素,对不同设备元件做出不同维修决策,并以早期故障和偶然故障进行云台设备和栏杆机实例分析.将机电设备在各个运行阶段故障发生概率与维修费用最小原则和有效度最大原则相结合,做出维修决策,保证高速公路机电设备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7.
交流电力功率智能传感器粗信号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交流电力功率性能指标的测试精度和实时性,基于相关性分析和最小二乘误差理论,研究了交流电力智能传感器的粗信号处理方法.采用最小二乘特征参数法,对交流电压和电流值的初始采样点进行估算,获得了电力功率参数.在此基础上,将最小二乘特征参数法与相关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基于相关分析法和最小二乘特征参数法进行功率测试的运算量公式,并分析了运算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当干扰幅值从信号幅值的3%放宽至12%时,基于最小二乘特征参数法的粗信号处理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其计算工作量可减少49.4%,测试误差减少了2/3,同时降低了系统的信/噪比要求.  相似文献   

8.
货车轴承早期微弱故障的声发射信号由于背景噪声干扰引起故障特征不明显,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分析的故障声发射信号特征提取方法。采用铁路货车轮对轴承故障实验台进行测试,利用能量算子在检测信号瞬态冲击成分方面的优势,增强故障声发射信号中的瞬态冲击特征,通过信号瞬时能量的频谱识别特征频率,从而判断故障原因。实验结果验证了能量方法用于货车轴承声发射故障诊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问题,而有些电子设备的信号变化速率往往是非常快的,并且会遇到间断式的故障信息。这样的故障问题用一般的测试仪器很难诊断。由于示波器可以通过波形来反应电控系统故障信号,高效率的诊断故障原因,所以示波器对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具有实际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轴承信号当中,能反映轴承运行状态的信号总是掺杂着各种噪声,给故障特征的提取带来困难,基于最小均方(LM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是去除噪声的首选方法.根据轴承故障信号的特点,以轴承故障信号的延时信号作为参考值,实时自适应调整滤波器不同时刻输出的权值来实现对轴承故障信号中噪声的滤除,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力、能源行业的发展,各种电缆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一般都埋入地下,当电缆发生故障后,如何快速准确的查找故障点,尽快恢复供电,是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通常,采用高压冲击"闪络法"来测试故障,查找故障。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变压器差动保护识别励磁涌流的能力,将支持向量分类机应用于励磁涌流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分类机的变压器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识别新方法.基于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电流的特点,充分考虑电流互感器饱和的特点提取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间断角和二次谐波等特征,并对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电流的识别方法进行了分析;用EMTDC程序进行仿真,生成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对支持向量机进行了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应用支持向量分类机对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进行识别,识别率平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已有最短路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小最短路网络的概念,给出了求网络上始点到所有顶点间全部最短路的径路延伸算法以及最小最短路网络、最小最短路树的算法.通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算法简便,易于理解.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主接线拓扑结构复杂的750kV变电站故障恢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变电站故障恢复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750kV变电站电压等级特性及设备间连接状态,对主接线进行分区处理并构建变电站故障信息矩阵与故障判定矩阵,运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搜索失电区域.在此基础上,根据一次设备当前运行状态构建操作代价矩阵与故障恢复矩阵,以设备操作代价、非故障失电区域最小为恢复目标,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获取合理的开关操作表,完成故障区域隔离及非故障停电区域正常供电.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神经网络的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利用实际测试的怠速不稳故障样本训练网络并进行测试.结果证明,BP神经网络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智能变电站信息共享优势,提出了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站域后备保护方法,并开发了符合IEC 61850标准的智能变电站站域后备保护装置.为了验证站域后备保护装置的工作性能,提出了基于RTDS的全数字化保护测试系统方案.通过搭建变电站仿真模型,并配置GTNET-SV和GTNET-GSE模块,完成了站域后备保护装置的闭环测试.针对变电站正常运行、站内故障及站外故障等不同工况,测试了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和动作时间,其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牵引所的直流馈线开关柜一般均带有线路测试及自动重合闸装置.此装置在每日晚间停止运营将直流快速断路器(下面简称HSCB)跳闸后,在次日凌晨HSCB合闸送电前,可以对接触网线路正常与否先作一番测试,若有异常情况早发现可及时处理;由于车辆牵引电气设备的偶发故障及户外接触网因意外原因接地造成短路,致使HSCB跳闸,为防止在接触网存在短路情况下,因盲目性合闸有可能造成故障扩大,或HSCB主触头烧损,或整流器元件损坏等情况的发生,在HSCB跳闸后能通过先自动判别故障性质,再确定是否自动重合--是过载或瞬时性的短路故障己消失允许重合,若短路故障未消除则不重合.  相似文献   

18.
最小均方盲反卷积法在机械设备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多通道盲反卷积应用于机械设备振动信号的分析,分析了机械振动信号的多通道盲反卷积模型,采用最小均方盲反卷积算法从测量信号中分离振源信号,并进行实验论证.实验内容包括:提取滚动轴承故障源信号,斜齿轮故障源信号以及柴油机活塞-缸套撞击信号.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地铁自动检票机组成复杂且故障形式多样,对其进行故障分析并以二参数威布尔分布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威布尔分布的设备可靠性评估模型。为提高模型拟合精度,基于误差平方和最小思想构建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优化估计模型并使用粒子群算法(PSO)进行最优参数求解。以南京地铁油坊桥车站自动检票机实际故障数据为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PSO算法的混合威布尔分布可靠性评估模型优于传统单威布尔分布,其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皮尔逊相关系数均为最优。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动车组运行故障图像检测中人工分析方式误报警数量多、实际故障检出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算法的动车组裙板故障检测方法。首先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对检测目标进行聚类分析,其次选择合适的YOLO算法模型并分析网络结构,最后使用人工标注的多组尺度特征的裙板故障缺陷位置和类别数据集训练网络。在取自多条线路的动车组裙板故障图像数据制作成的测试集上,对YOLO模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故障,为高速铁路运行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