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登陆舰登陆作战中设置装甲防护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登陆作战和反登陆作战战术概况的简要介绍,根据登陆舰在登陆作战中的作用以及可能受到的攻击,论证了登陆舰设置装甲防护的必要性和典型防护目标,确定了登陆舰的重点防护部位和防护等级,分析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两栖渡海登陆作战是多兵种的联合作战,需要海军和空军等互相配合。我国未来两栖作战的主要假想敌均具有较强的海空力量,而我军目前制空能力和空对地打击能力都很有限,所以需要在未来渡海登陆作战中加强防空和对陆打击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两栖攻击舰是一种创造性地把两栖舰船与直升机相结合的新式作战平台,以致世界各国海军都竟相发展。 1959年4月,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和建造的两栖攻击舰“硫磺岛”号动工兴建。该舰满载排水量18000吨,舰上最多可能搭载2000名登陆作战人员及其装备,可有效地实施垂直登陆作战。 从70年代初起,美国开始研制一种兼具两栖攻击舰、舰岛运输舰和两栖货船功能的“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该舰载排水量约40000吨,飞行甲板的长度增加到250米,可搭载数十架直升机和众多的登陆艇。“黄蜂”级舰体加长到257.3米,满载排水量40500吨,它不仅汇集了两栖攻击舰、船岛运输舰、两栖货船等的性能于一身,而且还具备有医院船等功能。 英国近年加紧建造的两栖攻击舰是“海洋”级直升机母舰。这是一艘长203米、满载排水量  相似文献   

4.
边辑 《航海》2003,(2):37-38
现代登陆作战中直升机的重要性已被证实,新造的登陆舰能装载为数不少的直升机,以发挥直升机和登陆艇的立体作战能力。这类船型类似航空母舰,拥有全通式飞行甲板,能单独实施直升机和登陆艇立体登陆作战的登陆舰称作航母型登陆舰。它们已成为沿海作战的最重要的舰种。世界上已有和正在建造的航母型登陆舰有,美海军5艘塔拉瓦级大型多用途两栖攻击舰和8艘黄蜂级多用途两栖攻击舰、英“大洋”号两栖突击直升机母舰、法海军正在建造的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意大利海军3艘圣乔治奥级船坞两栖运输舰以及日本海上自卫队3艘大隅级运输舰。  相似文献   

5.
两栖装甲车辆海上高速航渡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立祥  施丹 《船舶》1999,(6):11-16
本文阐述了两栖装甲车辆海上高速航渡新技术的发展动态,根据所了解到的美国最新研制的AAAV两栖突出车辆的研制情况,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介绍和提出了解决有关技术问题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第一艘船坞登陆舰在20世纪40年代诞生于美国,由美国库尔船坞公司建造,船名为“爱施兰特”号,代号为LSD-1。其后,美国又陆续研制成了多种型号的船坞登陆舰,并在其基础上研制成功了全能的登陆舰艇——两栖攻击舰,将登陆作战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除美国外,像英、法,俄等海军强国也都研制了多种船坞登陆舰装备其海军,从而使其具备在远洋进行中等规模两栖登陆作战的能力。一些中小国家也根据自己的需要,装备了一定数量的船坞登陆舰。由此可见,这种现代化的两栖登陆舰艇已成为现今各国海军重点发展的装备之一,也是现代进行远洋登陆作战不可缺少的必备装备。而我国海军目前装备的两栖战舰无论在装载能力,登陆方式及吨位上都与美,俄,英等海军大国有较大的差距,这与我国的大国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对我国未来两栖作战也将会有较大的限制。因此,加快发展我国新型两栖船坞登陆舰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改变我军两栖战舰相对落后局面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7.
二战中,各种登陆艇、两栖履带式登陆车等成为主要的登陆工具。为了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登陆作战的需要,各国军队纷纷将高科技不断运用于登陆工具,给飞机和舰船插上了海上腾飞的翅膀,未来登陆作战中的“神兵奇将”水中飞机和舰船将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国产新型船坞登陆舰公开曝光,再度引起了海内外对中国海军装备发展水平、尤其是中国海军两栖作战能力的发展及未来作战样式的广泛关注和评论。有海外传媒渲染报道,“该舰表明中国海军开始由传统的平面两栖作战样式向西方发达国家海军推崇的两栖机动登陆作战样式,甚至超地平线登陆作战样式转变”;也有海外军事评论员指出,中国新型船坞登陆舰由于未采用直通甲板而限制了直升机搭载数量,因而对提高中国海军立体垂直登陆作战能力的辅益并不大。中国新型船坞登陆舰所具有的大载运量、适航性以及成建制投送距离,无疑标志着中国海军两栖舰船装备设计生产乃至两栖作战力量建设方面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但中国海军的两栖作战样式多年来是始终根据本国国情发展建设的,并且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现代条件下多兵种协同实施立体登陆作战的实践。新型船坞登陆舰的面世与其说表明中国海军两栖作战样式开始发生转变,倒不如说是对中国海军两栖作战样式的丰富和发展。中国海军无疑会对机动登陆、超地平线登陆及立体垂直登陆作战的优点有所认识和吸取,但更重要的还是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走自我发展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水陆双雄     
Vittorio 《游艇业》2014,(4):32-33
在不久前俄罗斯举行的“西方2013”军事演习上,俄海军出动了一艘“野牛”气垫船进行抢滩登陆作战。“野牛”气垫船劈波斩浪冲上滩头投放士兵和装甲车的壮观场面让人兴奋。而我国,也早已于去年启动了“国产野牛”的研发项目,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又野又牛”的气垫船。  相似文献   

10.
登陆战是各种作战方式中最复杂和风险最大的一种,但是纵观世界军事历史上的登陆作战,却可以发现成功的登陆作战要远远多于失败的战例。登陆作战想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需要完成三个阶段的任务:首先是登陆部队能够被安全地输送到滩头,这个阶段需要两栖运输和护航力量克服自然和军事上的双重压力:其次是登陆部队能够在滩头展开并顺利完成抢滩登陆,这个阶段的危险在于登陆运输工具的换乘和克服滩头防御,能否成功占领滩头阵地是登陆作战成败中最关键的阶段;最后一个关口是滩头部队能否扩大阵地并突破抗登陆防御体系,如果完成登陆却不能突破,那么将出现达达尼尔或安奇奥那种胶着的消耗战,以致削弱两栖登陆的意义甚至最终导致整个战役的失败。  相似文献   

11.
科技动态     
《航海》1987,(3)
新型水陆两栖船一种新型水陆两栖船已在英国制成。这种船成本低、用途广,市场前景乐观。这种船的制成,很大程度上参照了军事工程方面的技术。这是第一艘不用轮子而用履带的商业性水陆两栖船。整个履带系统是根据多种军用装甲车的履带系统制成的。履带长7.6米,由链轮带动,全部采用标准组件。提供水上、陆上动  相似文献   

12.
现代仿真技术的发展将使基于计算机等核心技术开发的战法实验平台,成为战术研究和战法检验的重要平台。论文介绍了战法实验平台及其分类,从两栖战术定量研究的现实需要出发,针对两栖战法实验的功能设想,设计了基于HLA的两栖战法实验平台体系结构,分析了各组成系统的功能,描述了其仿真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两栖渡海登陆作战是多兵种的联合作战,需要海军和空军等互相配合。我国未来两栖作战的主要假想敌均具有较强的海空力量,而我军目前制空能力和空对地打击能力都很有限,所以需要在未来渡海登陆作战中加强防空和对陆打击能力。渡海编队两栖登陆舰艇负责兵力的投送,火力支援舰等负责对岸火力打击。在战斗进行中,两者都会成为敌人反击的重要目标,这就需要提高两栖登陆舰艇的防御能力,更要加强火力支援舰的对敌打击能力。在众多防御和打击手段中,导弹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其代价较大,而且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在两栖舰艇上装备价格昂贵的防空导弹并大量使用导弹武器来打击对方滩头及纵深目标是很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必须考虑成本等因素,不能放弃火炮这个传统武器(当然这里也包括火箭炮)。  相似文献   

14.
王果  王志斌  刘靖峤  翁欢英 《船舶》2019,30(4):108-114
两栖登陆作战后勤保障能力是决定两栖登陆作战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与战略、战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文章着重分析外军两栖登陆作战后勤保障能力及典型登陆作战后勤保障案例,明确两栖登陆作战后勤保障内容、特征及主要考虑因素,总结两栖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主要形式,并提出我国两栖登陆作战后勤保障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11780型两栖攻击舰是苏联海军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并曾计划批量建造的一种大型多用途两栖攻击舰。它和美国当时正在发展的“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一样,集直升机垂直登陆、登陆艇平面登陆、两栖船坞运输、登陆物资运输和两栖作战指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很强的两栖作战能力,是当时苏联实施大规模两栖作战不可缺少的主要舰艇。  相似文献   

16.
文章梳理了世界各国现役两栖舰艇现状、美国在建两栖舰艇现状以及亚洲各国两栖舰艇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国两栖舰艇的技术参数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最后提出了我国两栖舰艇标准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登陆作战中协同通信为研究背景,通过对Petri网的理论介绍,论证了运用SPN分析登陆作战中协同通信系统进行性能评价的可能性,并建立了基于Petri网的登陆作战中协同通信的数学模型,最后给出了登陆作战中集团军内部组织协同通信网,协同动作的延时时间。论文对登陆作战中协同通信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尹海波  王敏  王科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5):47-49,89
介绍战术弹道导弹防御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在现代战争中发展战术弹道导弹防御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几种战术弹道导弹防御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战术弹道导弹防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19.
舰载火箭炮射程远、射速快、火力猛,是水面舰艇对岸火力支援的利器,分析了登陆作战各阶段火力需求,研究了舰载火箭炮在登陆作战中的火力任务,论证了舰载火箭炮在登陆作战中的火力运用,为舰载火箭炮的作战运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船电技术》2009,29(5):63-64
发展背景:美国海军的“濒海战斗舰”(LCS)项目是当前在国土防卫的沿海地区进行军备部署的重要战略概念,也是各国海军在先进船型方案设计尝试的典型代表。针对新的登陆作战理论,作为“濒海战斗舰”(LCS)项目的延伸,以美、英、法为代表的欧美军事强国提出了一个“海上基地”连接器的概念,拟开发出耐波性好、航速快、装载量大、可在两栖运输舰和登陆滩头之间实施快速运输和“干登陆”的新型登陆艇,以实现海洋和陆地之间的跨越性“连接”,提高登陆行动的效率。早在1984年,美国海军就曾研制有LCAC气垫登陆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