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国的国家战略,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基础。1995年,党中央明确指出,2010年要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框架。2020年基本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党中央的决策是科学的,定位也是明确的,符合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该是集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航运服务功能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确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整合宁波港口优势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建雄  陈建 《集装箱化》2003,(11):24-26
1 整合宁波港口优势的背景分析 当前,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上海正在积极实施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等4个中心的建设。其中,国际航运中心是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撑和基础条件,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之一是国际集装  相似文献   

3.
上海航运业及相关产业对上海经济贡献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运管理》1999,(10):21-25
一、研究的意义中央继作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新飞跃”重大战略决策后,又从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的高度出发,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决策。以“进一步开发浦东,使其成为远东经济中心,开发整个长江的关键”。本世纪末最后的三年是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1997年,上海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超过3000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  相似文献   

4.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推进机制与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软环境的欠缺已成为制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软肋”,因此,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推进机制与资源整合,不但是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功转型的关键,而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庞宏敏 《世界海运》2014,37(12):1-5
随着上海全方位打造亚洲乃至全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深入,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会不会被上海超越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关注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从国际上来看,东亚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全球经济重心的东移,同时也推动了全球航运中心的东移,这就促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应运而生。近10年来,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上海港跃至世界第一大港。在地缘上,上海也有着香港无可比拟的优势,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心,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交汇处,背靠长三角经济带和长江沿线腹地,具有强大的腹地经济支撑。另外,无论在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率还是经济活力上,上海都已经超越了香港。加之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深化,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愈发明显。与此同时,香港周边的珠三角港口在迅速崛起,香港中转港地位正在下降,航运及物流相关产业加速向内地迁移,香港航运业所具有的某些优势正在逐步消失。那么在现阶段,上海会超越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吗?2009年7月,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航运经纪人俱乐部秘书长刘巽良先生写了一篇题为"香港航运地位保得住吗"的文章,文章结论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暂时不会对香港高端航运服务业产生显著影响。就这个话题,本刊专访了刘巽良先生。  相似文献   

6.
鲍沫西 《中国港口》2002,(10):36-36
<正>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逐渐建成,上海港口的现代物流业必将兴起、发展,最终融入到世界现代物流的浪潮中去。 一、上海港口的发展为现代物流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1.航运中心的建设为现代物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实施“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发展战略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必然需要引进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现代物流理念,建设与国际航运枢纽港相匹配  相似文献   

7.
《航海科技动态》2010,(6):42-42
上海“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台风预警中心,以适应上海海洋经济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专家介绍,“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建立起台风监测预警预报业务化体系.做好责任海区台风监测预警预报及灾情评估,以适应上海海洋经济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其东 《中国港口》2009,(5):I0001-I0001
1996年我国从国际政治斗争和经济竞争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巾心的战略决策。10多年以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瓶颈。今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意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如何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要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浙江、江苏三地政府正着手规划并巳立项。李鹏总理去年1月在江、浙、沪视察时强调指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充分发挥上海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优势,充分发挥宁波北仑深水港的优势,充分发挥上海和江苏集装箱货流大的优势。这对中国的对外开放,对长江经济带乃至对全国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那么,怎样才算得上是国际航运中心.作为口岸海关又如何在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的思想指导下,从实际监管模式、监管手段上有新的突破.以适应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需要。本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王志彦 《珠江水运》2011,(11):52-55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关键是要有国际话语权、国际竞争力,在这方面,浦东航运亟待突破。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21周年,历经20年的发展,浦东已经崛起为上海的经济引擎。尤其是在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进程中,浦东的航运业发展再次引起世界关注。  相似文献   

11.
贾云新 《水运管理》2008,30(2):25-27
为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施对于船舶物权登记工作的指导作用,从船舶物权登记的性质、登记机关的审查义务和赔偿责任、共有船舶的处分原则、船舶价值评估和登记规费征收以及新船舶登记制度的创设等6个方面分析《物权法》有关条款在船舶物权登记实践中的应用,认为《物权法》的实施对船舶物权登记产生重要影响,船舶登记机关应及时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讨论了实施模块化方法建造潜艇的意义,对潜艇模块化体系的生命力作了初步的论述,提出近期可能实现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百万艘渔船安全问题始终是中国水上难以驱散的阴霾.随着国际国内对生命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中国渔船安全更是备受关注.作为渔船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中国渔船检验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14.
换填法垫层厚度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换填法地基处理设计关键是确定垫层的厚度。鉴于传统的设计方法存在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经算例验证该法能更好地确定最佳垫层厚度,同时能适应不同的安全要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Q25型牵引车油门操纵机构主要由油门踏板、摇臂总成、拉杆、连杆等组成,通过控制调速器摇臂实现柴油机的调速,见图1。  相似文献   

16.
17.
杨冬 《中国船检》2009,(9):102-103,144
当前,南方造船企业在船舶设计能力,船舶建造质量以及生产规模上都占有一定优势,这就使北方许多单位或个人,选择在南方造船企业建造船舶,由当地船检部门检验合格并发放证书后,再通过船舶转籍程序转回到本地区使用,这种情况使得跨省转籍的船舶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8.
讨论诉前船舶扣押中的海事请求权,船舶扣押范围,重复扣押以及船舶活扣押等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以其为船舶扣押的研究和海事诉讼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修船》2017,(6):32-36
文章介绍了浙江省国内海洋捕捞渔船现状,阐述了尾气产生机理,对刺网渔船尾气排放进行实船检测,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下一步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虚拟样机技术在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气垫船的结构特点,传统的研究方法不适于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本文将现代虚拟样机技术引入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中,对气垫船船体和轴系建模及船体-推进系统的耦合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应用本文提出研究方法,对某型气垫船推进轴系进行了动态支承力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