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星 《汽车情报》2004,(12):29-32,46
当前竞争激烈的轻型客车市场,促使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产品改造与换型,一些轻型客车企业纷纷将产品转向了MPV、SUV甚至开始向轿车生产过渡。中汽协所统计的轻型客车企业中产销前十名中就包括了两家准轿车企业、两家SUV企业,其余六家企业也都有或多或少的MPV类产品,传  相似文献   

2.
杨再舜  刘元 《汽车情报》2004,(27):43-46
目前,在国家《公告》(原目录)统计内的轻型客车生产制造企业近50家,而实际上真正主产标准轻客的厂商却不到20家,这十几家企业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完全符合国标的纯轻客产品,其市场份额仅占国家权威统计机构的统计的所谓整体轻客的一半还不到,那么半数以上均是被误计到轻客范畴之中的准轿车、MPV、改装车、轻客一、二、三类底盘以及由皮卡嬗变的SUV等所谓的多功能越野车等。自二:十世纪至今,纯轻客市场的历年销量还从未能超过20万辆,而且2004年以来随着整体汽车市场的滑落而下跌,全年预期产销量大约在18万辆左右。  相似文献   

3.
张维 《汽车与配件》2004,(47):23-24
当前列入国家轻型客车统计数据中的车型按功能分:已经有准轿车、SUV、MPV、轻客、客货兼容的专用车等;如果按档次分:可分为高、中高、中、中低、低五大类型;轻型客车按用途划分可分为营运类轻客和商务用轻型客车两大类。根据国家标准,车辆长度范围在3.5m以上、7m以下的客车称为轻型客车。其中6m左右的轻型客车主要是作为营运性质的公路客运和旅游客运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通勤用车,这部分市场目前主要由依维柯和一些改装车生产厂家  相似文献   

4.
1.2005年柴油机市场走势特征分析 2004年柴油机市场随着中、重型货车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柴油机市场的急剧扩大,同时,柴油机在轻型商用车上的应用也进一步增加,如在轻型载货车、皮卡和轻客市场上,柴油机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此外,在2004年乘用车市场中,原来一直是汽油机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一汽一大众柴油轿车的推出,柴油轿车也开始逐步登上舞台,在MPV市场,江淮汽车也投放了第一款国产柴油版瑞风MPV,在SUV市场,柴油动力的SUV产品也不断推出,如江铃陆风、华泰汽车、福田汽车、上海万丰等企业都有柴油SUV产品销售,其市场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5.
宗轻客是种行业术语。宗轻客与过去定义的纯轻客有所不同,在中汽协统计数据中剔除SUV、MPV及轻客底盘等数据后,称之为宗轻客。如整车企业所生产的轻型客车,比如金杯、东南和全顺等产品。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配件》2012,(25):14-14
美国汽车市场增长潜力勿容小觑 美国5月份轻型汽车市场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26%,1~5月的增长率达到了13%。销量分另4为1334642辆和5986598辆。如果把美国的轻型汽车(轿车、SUV、MPV、皮卡)与国内的广义乘用车(轿车、SUV、MPV、微客)相比,  相似文献   

7.
眼下,正值经济型轿车“虚火”尚未“褪烧”之时,又一轮国产新车型——MPV和SUV的混战将一触即发。这场混战肯定是明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关注焦点与媒体再次炒作的新闻话题。虽然MPV、SUV的悄然上市并已经较上了“劲”,但并没有象经济型轿车那样炒作得那样——“雷声大雨点小”、凶巴巴的仿佛一觉醒来,每个中国人都能买上一台轿车开回家……屈指一算,大半年过去了,  相似文献   

8.
张伯顺 《汽车情报》2006,(12):15-19
3月份乘用车生产49.97万辆,销售48.60万辆,与上月比较,轿车、MPV、SUV、微型客车都是快速和高速增长,其中轿车38.28%、MPV79.35%、SUVl28.5l%、微客28.59%。影响因素为部分产品下调车价、新车型频频上市、新消费税实施的预期,导致需求的释放效应。  相似文献   

9.
杨光第 《汽车情报》2004,(14):12-17
2003年国内汽车产销实现了高增长的目标,产销量均超过和接近440万辆。国内各种车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介于轿车和轻型客车统计范畴之中的MPV多功能车车型,也相应呈现出高速度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汽车驾驶员》2007,(7):103-103
二手奇瑞市场分析 奇瑞轿车作为中国车坛的后起之秀,2001年上市之后备受世人瞩目,产品结构从最初的风云、旗云系列,已经逐步扩充到以瑞虎、QQ、A系列、B系列为主打产品的系列车型,产品类型涉及到了SUV、MPV.微型轿车以及家用轿车。奇瑞品牌也随着产品的扩充、产品质量工艺和技术含量的提升使消费者更加信任其品牌,但在这种品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杨再舜 《汽车情报》2007,(32):14-15
近日,有一些媒体喜欢拿MPV车型与SUV车型增幅相比,说SUV车型发生“井喷”,而MPV车型下滑得很厉害,但笔者认为不能这样相提并论。2007年1-9月份,全国MPV车型生产155822辆,累计同比19.3%;销售156873辆,累计同比23.4%,基本与轿车同步增长,也属快速稳步发展的车型之一。从MPV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看,虽然与其他车型相比,不仅基数小,而且产销规模及市场容量也较小,无法达到轿车那样的规模化生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继3月份国产乘用车销量(轿车、MPV、SUV)创新高后,4月份这一数据再次破记录地达到285358辆,同比增长3.2%。轿车销量达到257335辆,同比增长高达18.2%MPV销量达13475辆,同比增长16.92%;SUV为14548辆,同比下降16.45%  相似文献   

13.
4月乘用车市场回顾 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达181.2万台,同比增长9.6%,相对1-3月4.5%的累计增速呈现持续走好特征。4月的轿车零售同比增速10.5%,主要依托新能源车和中高端轿车走强的贡献;4月MPV同比增速-0.1%,中高端MPV走势持续走强;但4月SUV同比增速仅10.4%主要是受A级SUV走势不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墨言 《时代汽车》2009,(6):58-59
在前不久上海车展上,长城正式高调提出要按轿车、SUV、皮卡和MPV三大板块布局,并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三大品类产品和谐发展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5.
10月30日,一向在国内皮卡和SUV市场叱咤风云的长城汽车宣布将在北京车展上展出旗下三款轿车。无独有偶,被称为“国内第一商用车企业”的北汽福田日前也宣布了福田全新MPV将在北京车展亮相的消息。一时间,沉寂多时的中国商用车企业的轿车项目再次聚焦了围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共有12家主流MPV生产企业,这12家企业基本上都是轿车生产制造企业。2005年全国共生产MPV13.80万辆,同比增长18.5%;销售13.93万辆,同比增长29.4%。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各个细分市场上,MPV销售增长率高于轿车2个百分点,成为国内乘用车市场表现最为出色的车型。  相似文献   

17.
张伯顺 《汽车情报》2005,(36):20-23
一、11月份乘用车市场销售点评 1.销售依然大于生产 乘用车销售依然大于生产,除运动型SUV外,轿车和多功能MPV以及微客的销售,均大于其生产,其中轿车的产销率为107.84%,MPV的产销率高达111.04%。这是2005年以来继10月份销售大于生产的又一个月份。  相似文献   

18.
乘用车市场销售点评1.企业普遍调低产量8月份乘用车生产43.48万辆,销售45.13万辆。其中轿车生产33.17万辆,销售34.46万辆;MPV生产1.33万辆,销售1.32万辆;SUV车生产3.32万辆,销售3.51万辆;微型客车生产5.66万辆,销售5.84万辆。8月份产销数据显示,乘用车(总体)以及轿车、SUV和微型客车的销量均大于产量,MPV的产销几乎相当,表明多数企业理性应对市场,  相似文献   

19.
唐奕奕 《上海汽车》2005,(11):17-19
2005年1~8月全国乘用车(含轿车、MPV、SUV)销售达204.7万辆,同比增长19.4%,其中轿车销售为174.3万辆,同比增长23%,MPV销售11.9万辆,同比增长3.8%;SUV销售18.3万辆,同比增长0.8%。经历2004年整个下半年和2005年1、2月份的低潮后,乘用车市场迎来了3~6月的销售高潮,同比增长均出乎  相似文献   

20.
2004年车市在12月份乘用车销售了26.34万辆(其中轿车23.97万辆,MPV达到1.19万辆,SUV为1.18万辆),全年销售250.54万辆,(轿车、MPV、SUV)的基础上,终于划上了句号,没有人说它是圆满的,无论留下的是遗憾,是失望、是伤感,还是无奈,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