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乳化沥青生产中掺入煤油制成的高渗透乳化沥青是真正意义上的透层油,其渗透深度为5~10mm。  相似文献   

2.
在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阳江联络线项目采用高渗透力乳化沥青作为透层,一方面作为养生手段,有效保证了基层养生效果;另一方面高渗透乳化沥青的有效渗透,保证了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的结合,对提高沥青面层的使用寿命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HTC—08型透层油、煤油稀释沥青、掺加煤油高渗透乳化沥青以及慢裂乳化沥青四种透层油进行层间粘结力比较。由简单层间剪切试验、标准层间剪切试验以及拉拔试验结果分析可知:HTC—08型透层油兼具煤油稀释沥青的渗透性能以及乳化沥青的无污染性能,其层间粘结效果最优,并通过试验路芯样试验验证了其良好的层间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4.
透层系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在以往湖南高速公路沥青面层施工时采用煤油稀释沥青作为透层材料。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煤油煤油稀释沥青透层施工时煤油易挥发对环境有影响,同时煤油的造价较高,并且渗透深度合格的均匀性不理想。基于此,介绍了高渗透乳化沥青的生产以及在高速公路透层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水泥稳定碎石结构类型,渗透效果不同。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对比渗透效果和基层养生抗压强度,骨架密实型结构基层既能保证基层的强度,又能达到较好的渗透效果,因此,建议工程中采用骨架密实型基层级配,以保证高渗透改性乳化沥青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由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与大同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联合完成的《高渗性乳化沥青透层油的开发》科研项目喜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三等奖,这是山西交科院自主创新成果首次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奖项。该项目针对传统慢裂乳化沥青透层油渗透能力低、黏结能力差等问题,以具有高渗透性能的乳  相似文献   

7.
利用45°斜剪试验与拉拔试验确定环氧乳化沥青具有最强粘结强度来确定乳化沥青中环氧的掺量;然后用乳化沥青和最佳掺量的环氧改性乳化沥青作为沥青胶结料分别进行冷拌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环氧乳化沥青比原样乳化沥青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初步验证了环氧乳化沥青作为冷拌沥青混合料结合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更好地评价,选用直接加热蒸发法获取SBR及SBS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探讨温度、胶乳含量及胶乳种类3个因素对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SBR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高温抗变形能力变弱;随着胶乳含量的增加,SBR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高温抗变形能力变强;SBS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优于SBR改性乳化沥青。  相似文献   

9.
论述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的概念及其制备过程,总结乳化沥青四个方面的优点,重点叙述乳化沥青在稀浆封层和桥面防水层等方面的应用情况。随着对乳化沥青及其应用技术更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其在未来的道路养护和建设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沥青拌和站中增加乳化沥青生产设备及一些附属设备,即可通过沥青拌和站生产乳化沥青。该方法不仅可以降低乳化沥青成本,而且可以扩大沥青拌和站的使用范围,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采用MPE和SBS两种改性剂,对比研究了基质沥青、MPE改性沥青与花岗岩碎石的黏附性;分析了加抗剥落剂的基质沥青、加抗剥落剂的SBS改性沥青和MPE改性沥青与酸性花岗岩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PE改性沥青和花岗岩碎石的黏附等级为5级;掺加MPE的AC-13沥青混合料,其动稳定度为60,70,80℃条件下分别超过6 000,5 000,2 000次/mm,马歇尔稳定度比基质沥青混合料提高35%,比掺加5%SBS的改性沥青混合料提高23%;浸水残留稳定度达到98%,比基质沥青混合料提高11%,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提高5%;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达到97%,较基质沥青提高8%。  相似文献   

12.
宋勇 《交通标准化》2012,(22):11-14
制备了普通橡胶沥青与脱硫橡胶沥青,并对不同掺量的两种橡胶改性沥青进行性能对比,最后选择合适的胶粉掺量进行了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评价.研究表明:经过高速剪切工艺,大颗粒的脱硫橡胶颗粒在沥青里大多分散成无明显颗粒的细小物质,而普通橡胶粉剪切后基本保持原有颗粒核心;与普通橡胶沥青相比,脱硫橡胶沥青的高温粘度低,但其他性能指标大多不如普通橡胶沥青;胶粉掺量的增加对普通橡胶沥青性能提升明显,而对脱硫橡胶沥青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SEAM沥青混合料性能及其改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了SEAM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性能指标、高、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掺量大于10%的条件下,SEAM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车辙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达171%,提高疲劳寿命187%,低温性能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相近。应用红外光谱分析研究硫磺改性沥青的机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当SEAM掺量达到20%和30%时,沥青与硫磺发生充分作用,在沥青中形成氢键和S-H化学键,亚硫酸酯、硫酸酯和砜一类的物质。硫磺改性沥青的机理是硫磺改变了沥青分子间的连接和成分。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多聚磷酸(PPA)对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机理, 采用四组分分析试验和沥青三大指标试验研究了PPA对不同基质沥青化学组分的影响, 基于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开展了沥青温度扫描试验与频率扫描试验, 分析了不同配比的PPA改性沥青、PPA/SBS改性沥青与PPA/橡胶粉改性沥青在不同温度、不同动态频率加载条件下的流变性能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PPA含量(质量分数, 后同)的增加, 沥青质含量逐渐提高, 油分(饱和分与芳香分)含量减小, 沥青逐渐由溶胶结构转变成溶-凝胶结构, 沥青高温性能逐渐增强; PPA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与基质沥青的沥青质含量相关, 沥青质含量大的基质沥青经PPA改性后其沥青质含量提升最大, 针入度降低最多, 具备更好的高温性能; 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与橡胶粉改性沥青掺入PPA后, 其抗车辙因子分别提高了1.0~8.2、0.8~13.9与2.9~19.7 kPa, 表明PPA可有效改善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橡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感温及流变性能, 增强沥青的弹性特征, 提高其抵抗剪切变形能力; 与单一改性沥青相比, PPA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PPA与聚合物改性沥青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容性; 随着PPA含量的增加, 沥青10℃延度逐渐降低, 当PPA含量为1.5%时, 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与橡胶粉改性沥青10℃延度分别下降77%、64%与39%, 表明PPA对沥青的低温性能存在一定负面作用, 建议PPA含量不宜超过1.0%;PPA/SBS改性沥青最佳复配比为1.0%PPA复配3%SBS, PPA/橡胶粉改性沥青最佳复配比为0.75%PPA复配15%橡胶粉。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易产生反射开裂、水损害和车辙等早期损坏的问题,通过室内组合试件的大型直剪试验和渗水试验,以及现场试验路铺筑和拉拔试验,以改性沥青粘结层的品种和洒布量为试验指标,进行了稀浆封层、SBS改性沥青、胶粉改性沥青和环氧改性沥青4种方案的试验路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胶粉改性沥青和环氧改性沥青粘结层的抗剪强度与洒布量呈单峰抛物线关系,确定了最佳洒布量;同时,改性沥青粘结层具有优良的抗裂、防水和粘结性能,其使用效果优于稀浆封层等常规处理措施;相比而言,胶粉改性沥青效果最佳,且属于环保材料.因此,采用改性沥青作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粘结层或沥青桥面铺装的防水粘结层将会显著地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节能环保、适宜低温施工等优点,施工工艺与热拌沥青混合料基本一致。温拌泡沫沥青合料是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一种形式,文章从材料选择、级配设计、最佳沥青用量、经济效益分析等几方面对温拌泡沬沥青混合料和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在基质沥青中加入橡胶粉进行复合改性,对橡胶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技术指标测试,并分析橡胶粉与沥青的作用机理.通过室内试验,对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和残留稳定度试验,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检验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稳定性能以及抗水损害性.研究表明,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改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浸渍试验测定了不同粒径钢渣集料的有效相对密度, 提出了钢渣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确定方法, 采用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与沥青膜厚度对不同钢渣掺量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进行评价, 借助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验, 从钢渣化学组成与微观结构方面分析了钢渣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钢渣等吸水性较大集料, 采用浸渍试验实测的有效相对密度较计算法得到的有效相对密度增大了1.5%, 更接近集料的实际有效相对密度, 因此, 采用浸渍试验确定的钢渣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更加合理; 随着钢渣掺量增大, 钢渣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逐渐提升, 当钢渣掺量为70%时, 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提高了12%, 冻融劈裂强度比提高了13%;钢渣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厚度随钢渣掺量增大而增大, 当钢渣掺量为70%时, 沥青混合料的沥青膜厚度增大了13%, 较厚的沥青膜可有效防止水分入侵, 并增大集料表面“结构沥青”含量, 从而提高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钢渣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厚度计算值为67μm, 由于其水稳定性与沥青膜厚度正相关, 故推荐基于水稳定性的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沥青膜厚度为7μm; 钢渣呈超碱性, 表面多孔隙, 孔隙内部结构复杂, 增大了钢渣集料与沥青间有效接触面积, 并形成较好的机械咬合力, 提高了钢渣集料与沥青之间的黏结性, 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王虎 《交通标准化》2008,(5):115-118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气候条件比较复杂,沥青的质量千差万别,特别是许多国产沥青含腊量较高,导致路面病害层出不穷,采用进口沥青、改性沥青价格又比较昂贵,而SEAM沥青混合料是通过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一定剂量的SEAM改性剂,从而节约沥青,提高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一种新型、优质的道路材料。在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中,SEMA沥青混合料有着广阔的推广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Sasobit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对掺加Sasobit改性剂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掺加Sosabit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路用性能介于70#基质沥青混合料和SBS沥青混合料之间的混合料,其各项路用性能均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