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材料性能和压入深度对球压痕堆积/沉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压痕硬度受材料堆积/沉陷影响明显,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分析了材料性能和压入深度对堆积/沉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弹性模量与屈服强度比、压入深度增加或硬化指数减小,材料的沉陷量减小而堆积量增加;当弹性模量与屈服强度比相对较小时,堆积/沉陷受硬化指数的影响较明显。根据建立的等效应变与材料堆积/沉陷的拟合函数关系,可以判断压痕过程的堆积/沉陷状态,从而对计算得到的压痕硬度的准确性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公路使用功能,防止路基沉陷,通过分析土体结构,路基沉陷的影响因素、表现,在进行路基沉陷评价及控制措施,最后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模拟数据结果,验证了注浆可以有效提高路基填料的强度及稳定性,进而减小在反复行车荷载作用下路基沉陷程度,验证了注浆处理在路基沉陷中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沉陷病害,在介绍沉陷病害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提出有效的沉陷防治和路面养护方法,为从根本上避免沉陷病害的发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雨季是公路、桥梁最易遭受破坏的季节,水毁、沉陷、裂缝、路面结构破坏等病害频发,桥涵附属结构损坏,基础沉陷、淘空,甚至冲毁,需要  相似文献   

5.
林季杨 《湖南交通科技》2007,33(2):42-43,67
公路路面在竣工通车后,出现沉陷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对于局部出现的沉陷,常可以采用注浆技术进行处理。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公路沉陷处理过程中对注浆压力、注浆量的设计计算方法。考虑到路基土体的不均一性,提出了注浆孔布置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邢台矿区铁路下开采的地表沉陷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采空区引起的地表变形特征,论证了地表变形规律,得出矿区铁路下开采地表沉陷主要分三个阶段,即下沉发展阶段、下沉充分阶段和下沉衰减阶段,这为进行该采空区地表沉陷处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杨水生 《交通标准化》2013,(16):146-147
在分析塌方沉陷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路基塌方、沉陷快速修复技术。研究表明,提高路基修复应急处理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可缩短由于塌方沉陷对交通造成的影响,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提高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路堤沉陷主要由于软弱地基沉陷的引起 ,并对湿软地基的处理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地质雷达法、钻芯取样的方法对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广场路基病害进行综合探测与分析,发现,化粪池损坏后污水、雨水浸泡路基是导致研究区沉降病害的主要原因,并将病害区划分为沉陷严重区、沉陷过渡区、沉陷影响区。采用高压旋喷桩处治技术对3个不同等级的病害区进行处治,处治后沉降量监测数据显示,路基趋于稳定状态,说明高压旋喷桩技术在研究区路基沉陷病害处治方面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山区公路填挖交界处路基产生沉陷病害的原因,针对路基沉陷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出在路基设计中应加强路基填挖交界处特殊部位的设计,预防在填挖交界处产生沉陷病害。  相似文献   

11.
氯盐渍土溶陷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氯盐渍土进行溶陷试验,研究了氯盐渍土在不同含水量和含盐量条件下的溶陷变形特性,定性地分析了氯盐渍土溶陷系数与含水量、含盐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氯盐渍土随着初始含水量的增大,溶陷系数下降,同时,峰值溶陷压力和峰值溶陷系数减小;在压力增加到一定值时,溶陷系数随着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在盐分刚开始溶解或溶解结束阶段,溶陷的敏感程度弱,而在中间阶段,溶陷的敏感性加强。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平顺性及线下构筑物的稳定性有严格的要求,而铁路地理跨度大,采用定期的常规地面人工测量方法无法及时有效得到高速铁路沿线的形变,给线路的稳定性评价和列车的安全运营造成了潜在的隐患.本文以京津高速铁路永乐站至天津站区段为研究区域,利用时序差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选用C波段雷达数据对沿线区域进行了形变监测,获得了该区域在2007-02-2010-07时间范围内的纵断面方向平均沉降速率曲线及沿线平均沉降变化率曲线;对比分析了沿线区域沉降变形规律,提出区域内差异性沉降是对线路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因素;并根据影响程度对线路进行了分级评估.该结论对于京津高铁的运营及维护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To choose the optimum construction method of metro tunneling,we conducted research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strata consolidation subsidence by dewatering,dynamic dewatering,and non-dewatering construction method,taking the integrated effects of fluid-solid coupling and tunneling mechanics into account.We obtained the curved surfaces of ground surface subsidence and strata consolidation subside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ntity of ground surface subsidence is 31 mm for the non-dewatering method,39 mm...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地表倾斜条件下V级围岩双线铁路隧道浅埋暗挖施工诱发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地表倾斜时的沉降曲线不再具有对称性,地表沉降量最大点的位置随横坡的变陡由拱顶上方逐渐向上坡侧偏移;拱顶埋深相同的条件下,地表倾斜时的最大沉降量比地表水平时的大,并随横坡的变陡近似呈线性增加;地表倾斜时,上坡侧的地表沉降区宽度比地表水平时的大并随横坡的变陡逐渐增大,下坡侧的地表沉降区宽度比地表水平时的小并随横坡的变陡逐渐减少;地表倾斜引起的沉降区宽度变化,上坡侧比下坡侧的大。为隧道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地面沉降预测参数的变化规律与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确定非层状地下空间环境条件下地面沉降预测模型中的预测参数,基于地下空间围岩破坏机理及地面沉降规律,分析了预测参数与地下空间形状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预测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导出了预测参数的计算公式.根据非层状地下空间处地层产状及定位特征点数,给出了确定地层构造形态的方法.最后,给出了1个预测实例.结果表明,用该方法预测地面沉降,其预测精度比传统方法提高约40%.  相似文献   

16.
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陷成因分析及处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陷性黄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陷病害,严重影响着公路营运期的行车舒适和安全,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品质和寿命。通过分析湿陷性黄土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陷的原因,提出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陷的防治措施,对今后提高我国公路经营品质和安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科学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模型的建立,通过路基沉降监测实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并对路基沉降趋势进行了预报。预报值与实测值的比较结果表明:时间序列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预报的可靠度,可用于描述路基沉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路堤填土压缩性试验和固结试验是预测路堤总沉降的重要指标,也是施工期沉降控制的主要依据,因此,应当通过进行试验段的研究确定路基的评价指标;另外直接测试路基结构的路用力学性能,并应用于老路基质量评价和新填路基质量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城岭隧道是双向6车道大跨度连拱隧道,最大埋深为5m,下穿古齐长城遗址,为了保证地表文物不受施工扰动破坏,地表沉降控制尤为重要.通过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按照施工设计开挖和支护方式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地表沉降进行预测研究,分析了施工措施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地表沉降的量值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昱岭关隧道左洞进口段初期支护大面积下沉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下沉处理方案进行比较研究,选定了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安全可靠的处理方案,顺利的处理了初期支护大面积下沉问题,对同类问题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