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在自然条件下实尺度测试"雪龙2"号的破冰能力,2019年11月"雪龙2"号在南极首航期间,中国在南极考察站——中山站附近普里兹湾固定冰区,首次自主开展了一系列专业破冰试验.通过选取破冰区域、实地测量冰雪厚度、钻采冰芯测量冰温度和盐度、切取完整冰坯并加工冰梁,完成了冰弯曲强度试验和艏艉双向破冰时的实船数据测量,首次获取了中山站附近固定冰的弯曲强度力学特性,成功验证了"雪龙2"号的破冰能力.本文详细介绍了"雪龙2"号现场破冰试验,并根据测量的海冰特性和船舶破冰航行数据对其艏向破冰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估,摸索了一套在极地冰区开展破冰船破冰试验的方法,同时也对现场破冰试验中需要改进的方向提出了思考,可为我国新的破冰船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雪龙”号主机飞轮为铸铁材质,由于长期与铸钢材料的盘车机齿轮啮合磨损,而且,该盘车系统的齿轮模式设计过大,齿轮啮合力过大,造成几乎全部齿轮损伤,成为长期困扰船东的一个问题。由于“雪龙”号的科学考察日程早已确定,不能安排“雪龙”号进坞拆卸修理,只能就地更换齿轮外圈。  相似文献   

3.
岁末年初,解救受困南极浮冰区的俄罗斯客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国际联合救援行动引发全球瞩目。经过十数天的奋战与等待,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顺利解救乘客并依靠自身力量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4.
《航海》2007,(6):5-7
一个重达11400吨的钢铁巨人在上海脱胎换骨,而后它就驶向地球的南极执行第二十四次科学考察任务。耗资近两亿,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在上海大修后,于11月12日开赴南极。  相似文献   

5.
寒星 《中国船检》2008,(10):64-64
2008年10月20日上午,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出发,赴南极建立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同时对中山站进行改造建设并对南大洋进行数十项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6.
吴长荣 《航海》2012,(3):6-7
1895年,挪威探险家博尔赫格列文格,成为登上南极洲罗斯海入口处岬角第一人。这些远去的探险故事,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作为中国当代科考船“雪龙”号的年轻船长,沈权为我们谱写了令人称奇的南北极航海新故事。  相似文献   

7.
3月24日,由江南船厂修船部承修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在完成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后安全顺利抵达上海。为保证这次“雪龙”号完成中国新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科学考察活动,2004年6月,圆满完成了“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巨型轴系的特检任务,并创造了在国内首次不请国外服务商  相似文献   

8.
《航海》2009,(3):2-3
2009年4月10日,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经历了173天、航程25000余海里,圆满完成各项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载誉归来。此次考察队由204名队员组成,是自1984年我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人员最多的考察队。2008/2009考察年度是国际极地年(IPY)  相似文献   

9.
沈权 《航海》2014,(2):14-18
最近,“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南极救援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的行动受到从国家领导到普通百姓的极大关注。俄罗斯科考船被困南极、“雪龙”号的救援行动,让不少人对破冰船的工作方式、破冰能力以及南极航行风险产生了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0.
2007年起,“雪龙”号水下船体选用佐敦Marathonl IQ,该产品为耐磨环氧漆,拥有劳氏船级社(LR)认可的冰区涂层证书,可用于防护处于极度磨损状态下的钢结构,如在冰区航行的破冰船外壳的水下区域。  相似文献   

11.
为增强舰船工程风险管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研究了舰船工程风险的演变机理,讨论了舰船工程中的各种风险成分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定性分析表明,随着舰船工程阶段的推移,不仅总的风险度是逐渐降低的,而且各种风险成分占总风险的比例也是不断变化的.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给出了舰船工程风险的演变模型与函数关系,并通过举例给出了风险演变和转化的趋势,进一步验证了定性分析的正确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舰船工程风险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比较船舶检验与海事管理中船舶分类的不同,提出应按照国家标准编制海事系统统一的船舶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13.
郑洪燕  陈军 《船舶工程》2018,40(S1):190-193
以电力推进科考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和智能船舶规范中货运船能效评估指标,结合科考船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电力推进科考船的能效评估指标,并通过实船能效计算验证指标的有效性,对电力推进科考船的能效评估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船舶骑浪运动的分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醉  张纬康 《船舶力学》2004,8(2):29-33
在纵荡运动模型的基础上,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对骑浪产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确认了骑浪运动是一个从周期运动到骑浪的过程,其中经历了两次分叉.给出了导致骑浪发生的危险临界参数值,以及周期运动和骑浪运动区域划分.  相似文献   

15.
蔡远  刘如广 《船海工程》2006,35(4):21-24
经多方案比较和论证,确定了测量船的设计方案,对总布置、主要设备的选取、监测报警系统、测量设备的配置、水声纳收放装置等技术要点进行介绍,实船测试表明,该船的可靠性、先进性均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6.
灰色关联决策在重点避让船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多船会遇情况下的船舶避碰决策问题,采用灰色关联决策方法选择重点避让船:首先按数学模型计算出目标船与本船的最近会遇距离DCPA、最近会遇时间TCPA以及船速比K.以DCPA、TCPA、K作为对策集中的各分量,再利用灰色关联决策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重点避让船.通过仿真分析,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内外南极磷虾产业的发展现状,不论是保证捕捞产量还是提高船载加工产品质量,提升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舶及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是南极磷虾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南极磷虾捕捞、加工的平台,专业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船型的升级换代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南极磷虾产业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及配备的捕捞系统、加工工艺等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分析。研究挪威南极磷虾产业发展路径不难得出,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的"极地化、专业化、大型化、绿色化"是必然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应是我国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船型及相关系统、工艺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舰船中央冷却系统管路流动仿真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中央冷却系统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流体网络系统.采用流体系统仿真软件FLOWMASTER对舰船中央冷却系统建立仿真模型,进行稳态和动态工况的计算.通过稳态工况计算验证舰船中央冷却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模拟变工况下中央冷却系统管路参数的动态变化特性.仿真模型计算了一些实船调试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为实船中央冷却系统的调试指明了方向,确保高效、可靠、顺利地完成调试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超大型船舶在开敞式码头不利的环境要素下安全系泊作业,该文从影响超大型油轮(VLCC)系缆力因素的实际出发,利用构建的系缆力实测平台对VLCC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系缆力实际测量。将得到的系缆力实测数据利用一定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得出超大型船舶系缆力在特定现实环境要素下的受力曲线,分析出不同于前人理论研究和操作经验的观点和结论,并针对各条结论提出建议,供船舶和工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推进主机隔振性能的提升,齿轮箱已成为影响船舶声学性能的重要振源,因此需要采取隔振措施以减小其向船体传递的能量。弹性隔振技术可以改善齿轮箱的振动性能,但是挠性传动部件将导致齿轮箱与推进主机隔振系统之间产生振动耦合,从而增大对推进装置进行模态分析的难度。以某船推进装置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刚体动力学理论,推导了计及齿轮箱与推进柴油机隔振系统之间振动耦合特性的推进装置整体隔振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并进行了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计及隔振系统之间振动耦合的模态分析结果与两个隔振系统单独进行模态分析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证明了齿轮箱弹性隔振时建立推进装置整体隔振系统分析模型的必要性。最后,对该推进装置的设计和使用进行了评估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