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能源紧缺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中建筑能源消耗占全国社会终端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因此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减轻环境污染、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外墙外保温和装饰系统(EIFS)是建筑节能最有效的节能技术之一。本文主要对外墙外保温和装饰系统的特点、组成和构造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节能建筑中使用外墙外保温进行节能的优势,对我国建筑外墙节能保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外墙外保温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几种外墙保温体系弊端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并通过对聚苯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优点的分析提出了采用改进的保温体系的来防治这些弊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该文阐述了,在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中,保温层界面处理对于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意义.接着指出在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应用和施工中应当引起重视的事项并进行研究探索.最后提出若干有效的措施进行界面处理.  相似文献   

5.
1案情简介 2005年1月20日,原告飞鹰公司与被告蓝田公司签订《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同》一份,约定:被告承包施工某商务楼22层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及外墙涂料工程;工程材料为上海式玛卡龙涂料有限公司提供的“申纽丽”外墙外保温系统及“申纽丽”外墙涂料系统;承包方式为包工包料;净施工日期为105天;工程单价与造价为外保温系统(EPS厚度3厘米)暂估面积11000平方米×单价169.47元/平方米=1864170元,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国内建筑外墙外保温市场上所使用的各种墙体保温技术都不完善,需要做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有的系统虽然保温性好,但存在寿命短、防火性能差、外装饰受外界影响大等缺陷;而有的虽然没有上述缺陷,但造价却比较高,很难广泛推广使用.等等.在此,对市场上的几类外保温系统做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纹理构造与抗滑性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祥  张士萍  丁小晴  沈正 《公路》2011,(11):14-20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问题,分析了路表宏观构造、微观构造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的影响;在综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方法的测试原理、适用对象和优缺点.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宏观构造主要影响路面排水,对潮湿条件下中、高速行车的抗滑性具有重要影响,可用体积法、断面法和流出法检测;粗集料最大粒径较...  相似文献   

8.
在对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Griptester对沥青路面纵向抗滑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行车速度、水膜和路面微观构造对路面纵向摩擦系数的影响,并探讨了各影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对路面纵向抗滑性能的影响特性。  相似文献   

9.
激光测距仪测定构造深度的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鹃 《华东公路》2008,(2):88-91
构造深度是评价路面抗滑性能的重要指标,测定构造深度的方法很多。由于受到试验条件的限制,采用了激光测距仪测定构造深度,分析了激光测距仪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数据采集方法。得出了激光测距仪测定构造深度的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室内试验和野外调查结果为依据讨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如集料、污染、季节变化等,并分析对比了拉毛、塑性刻槽、裸露料和嵌屑等工艺在施工特性和抗滑效果上的优缺点。本文还在分析我国摩擦系数检测设备的现状和事故路段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力的检测方法和以构造深度为主要控制指标的防滑标准。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在建筑领域,建筑节能新材料不断推出并逐步取代高成本、高耗能、高污染的建筑材料。膨胀玻化微珠无机干粉砂浆体系就是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外墙的新型建筑节能环保保温材料。该文介绍了该材料在江西联泰.香域尚城项目的外墙内侧的使用所见。用实践表明,通过加强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可以保证施工质量,有利于缩短工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玻化微珠"保温材料确是一种应用区域广泛,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保温材料。  相似文献   

12.
轻型载货汽车车外噪声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声强扫描法对国产某轻型载货汽车车外噪声源进行了识别,确定了其车外主要噪声源。开发了材料声学特性测量系统,并对多种车用吸声、隔声材料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根据被试轻型载货汽车车外主要噪声源的特性合理地选择吸声、隔声材料和噪声控制方案,对其进行了降噪处理。通过对降噪前、后该车车外噪声进行测试分析表明,采取降噪措施后,被试车辆车外动态加速噪声由84dB(A)下降到78dB(A),能够满足国家标准GB1495—2002对该类车辆车外动态加速噪声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寒区公路隧道消防系统保温关系着隧道运营消防安全。为了优化寒区隧道消防管道放水保温方案,建立了管道保温计算模型,根据传热学原理,采用多工况对比优化分析的方法,分别计算了消防主管和消防支管的放水时间和放水量,并确定了合适的保温层厚度;运用ANSYS软件对消防支管在无保温层和确定保温层厚度下进行了管道温度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保温层越厚保温效果越好,但厚度达到一定值时,保温效果增长不明显,其厚度合适取值为0.06~0.08 m;环境温度和保温层厚度相同时,消防系统不冻,消防主管控制着放水量,消防支管控制着放水时间,应遵循“消防支管勤放水,消防主管控制放水量”的原则;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消防支管在0.08 m保温层时,间隔8 h放水能够满足管道不冻的要求。结果可为寒区隧道消防管道保温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JSAE Review》1998,19(3):243-249
Reducing engine nois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lowering vehicle exterior noise. An engine under-cover is one effective measure for reducing engine noise. However, the size of the under-cover is limited by the need to ensure sufficient engine cooling performance.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new sound insulation panel with ventilation holes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the engine under-cover. The panel accomplishes sound insulation by controlling the acoustic anti-resonance of sound wave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ventilation holes. This paper describes guidelines for applying the panel to the engine under-cover from the viewpoints of acoustics and fluid dynamics.  相似文献   

15.
寒区隧道围岩径向温度传播规律对隧道保温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寒区温度场的研究多为现场实测与理论分析2个方面。为得到寒区隧道支护结构与围岩温度沿径向变化的规律,自行研制了温度模拟足尺试验仪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无隔热层与有隔热层2种条件下的模拟试验,分析了隧道围岩径向温度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模拟环境温度为-12.5 ℃条件下,无隔热层时,90 h时环境温度降到-9 ℃,初喷混凝土层与围岩的交界面处的温度降低至0 ℃,当温度进一步降低时,围岩出现冻结状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冻结范围逐步扩大,192 h时环境温度降低到-12.5 ℃,各界面温度基本达到稳定; 设置4.5 cm隔热层时,由于隔热层作用,450 h时支护结构混凝土及围岩内的温度均大于0 ℃。结合试验最后确定了隔热层、隧道支护混凝土与围岩的导热系数与导温系数,结果可为寒区隧道保温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隧道隔热保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小刚 《隧道建设》2010,30(3):225-230
从冻土隧道冻害产生的基本因素、冻融圈的变化规律分析,提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隧道隔热保温的设计思路及“防水板+隔热保温层+防水保护层”的隔热保温结构形式,并结合围岩温度变化进行现场测试,分析得出围岩地温在逐渐回冻,从而验证了隔热保温设计的合理性,其设计方法及思路可为以后相关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探究高寒隧道保温层敷设方式及其设计参数优化的问题,以高寒高海拔特长珠角拉山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保温层敷设方式、设计厚度及导热系数参数的选择,并讨论了当地气温变化与保温层设计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寒区隧道保温层设防区段,贴壁式敷设方式最佳;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洞内冷空气影响范围逐渐减小,调热圈径深随保温层厚度变化的趋势用公式表达为fxh)=3.039e-0.280 9xh+13.8e-0.009 322xh;基于调热圈径深随保温层厚度增加的变化速率曲线及隧道结构安全,建议保温层厚度设计为5~10 cm;随着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增大,洞内冷空气影响范围逐渐增大,调热圈径深与导热系数关系趋势用公式表达为fxλ)=15.47e0.287 4xλ-3.829e-39.05xλ;基于调热圈径深随导热系数变化速率曲线及隧道结构安全,建议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取0.020~0.035 W·(m·K)-1;在假定保温层厚度为5 cm,导热系数为0.022 2 W·(m·K)-1,通风时间4个月的情况下,只有当洞内气温大于-15℃时才能保证支护结构和围岩不受冻害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川藏铁路建设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浩 《隧道建设》2016,36(5):614-618
连续皮带机出渣系统具有输送能力强、运量大、安全、环保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TBM隧道施工,但在严寒地区存在冬季施工故障率高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难题,保障TBM正常施工,在辽西北供水工程中通过安装保温棚,对整条皮带机进行保温; 在皮带机两端接渣、出渣特殊位置铺设保温被,加强其保温能力; 在保温棚内部尤其是关键部位安装暖风机,进行加温供暖等方面的研究。解决了严寒地区冬季洞外皮带机防冻领域的技术难题,保证了TBM的顺利施工,取得了在严寒地区的皮带机冬季施工经验,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关喜彬 《隧道建设》2022,42(10):1720-1728
冻害问题引起寒区隧道结构出现病害,不利于隧道的通行安全。为预防和控制关山隧道冻害的发生,提出一种新型的寒区隧道侧吹式空气幕保温系统。首先,构建空气幕阻隔效率的控制方程,并优化该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 然后,设计并研制空气幕作用下保温装置内空气流场和温度场的试验系统,探究射流角度、射流风速、外界风速与阻隔效率之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发现: 1)空气幕射流角度最优值为55°~75°; 2)阻隔效率与外界风速呈反比,与射流风速呈正比; 3)侧吹式射流保温系统保温效果良好,可有效预防隧道冻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运营通风作用下高海拔隧道的保温隔热层的设计参数,通过建立考虑气-固耦合换热的隧道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通风工况下的气流流动特征,分析了保温隔热层的合理敷设长度。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通风工况下,隧道内气流流动特征不同;平导压入通风时,在横通道和主洞相接处出现漩涡;自然通风下,二衬表面温度在洞口段骤然升高,而后趋稳;建议主洞进出口保温层的敷设长度为565 m,导洞进出口保温层的敷设长度为68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