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杨某,女,43岁,医生,住院号236525,以左锁骨部肿大隐痛7年。明显增大1年入院。患者7年前发现左锁骨靠近胸骨处较右侧肿大隐痛,后肿块渐增大如鸡蛋大小。检查:左锁骨近胸骨段有4×6×2cm~3突起,有轻压痛,血象:白细胞:5×10~9/L,中性:0.7,淋巴细胞:0.28,单核细胞:0.01。嗜酸细胞:0.01.ESR:11mm/h.AKP:2.0μmol·s~(-1)/L.x—Ray示:左锁骨近胸骨段膨大,皮质增厚,无骨膜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 ,54岁 ,以右下肢跛行 1年就诊于骨科。 1年前 ,无明显原因右下肢发麻 ,小腿外侧疼痛不适 ,无红肿。行走时呈间歇性跛行 ,站立及活动时疼痛加重 ,平卧或坐位时减轻。左下肢活动如常。上述症状呈进行性加重 ,并且患肢发凉、怕冷、皮肤干燥 ,夜间出现疼痛。大小便正常。近 1 0年来经常有腰背部放射性疼痛 ,以弯腰时明显。无外伤史。否认高血压病史。骨科查体 :神志清楚 ,心、肺、腹部未见异常。脊柱呈生理性弯曲 ,无侧凸及后凸畸形 ,腰 4~骶 1 棘突压痛 ( ) ,叩击痛 ( ) ,椎旁压痛 ( -) ,双下肢无畸形 ,肌力 级 ,肌张…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患者女,43岁。因左眼视力下降3个月、眼红、偶有眼痛1个月,于1994年12月8日就诊。患者4年前行“右乳腺癌根治术”,病理诊断:右乳腺单纯癌。随诊未见异常。体检:患者精神稍差,生命体征平稳。右乳房缺如。左乳房外下象限可及一2cmX2cmX2cm质硬包块,表面不平,无压痛,活动度差。双侧锁骨上、下及在腋下淋巴结未触及。余无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0.8,左0.4。双眼眼压均为2.31kPa(1kPa=7.smmHg),右眼未见异常,左眼下方局限性睫状充血,KP(-),房闪(士),5~9点处虹膜膨隆,相应虹膜周边前粘连,前房变浅。虹…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女性,43岁。主诉:上腹持续疼、反酸、纳差、消瘦一年,伴间歇性恶心呕吐。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一)。腹软,上腹正中压痛,肝脾不大,未扪及腹块。Hb100g/L。第一次胃镜检查:胃窦体交界区大弯、前后壁有4个不规则小溃汤,最大直径约5mm,窦大弯粘膜欠光滑,蠕动较差。诊断早期胃癌,病理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一月后二次胃镜检查,体部溃疡愈合,窦部溃疡有所增大,其周围粘膜小结节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女,9岁,出生后来发现任何异常。其母妊娠期健康,未患病或吃药。足月顺产。9个月能坐,1岁时会走路,生长发育一直正常。但四岁以后生长缓慢,逐渐双下肢畸形,成为“O”型腿,走路不稳,易跌跤。曾按佝偻病治疗无效而来院就诊。家族史:患儿父母健康,其母共生七子,三个在一岁前死亡。大哥23岁患类似疾病,二哥十六岁和一个妹妹七岁均健康,其他亲属无类似疾病。查体:发育营养差,精神智力正常,眼距稍宽,鼻梁低平,颅面部无其他异常。颈、胸、腹及脊柱正常。四肢短小,关节粗大、下肢明显畸形,呈“O”型腿,关节活动尚好,无压痛。身长89厘米,指距92厘米,上部量50.5厘米。实验室各项检查无重要异常。X线检查:头颅及脊椎正常。骨盆见股骨颈稍细,股骨颈干角变小,股骨干骺部轻微不规则、头骺正常。膝关节见股、胫骨干骺端较宽,干骺线显著不规则且轻度硬化,骨骺无明显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铰接空心板桥的薄弱部位——铰缝,提出一种在空心板与铰缝结合面底部设开孔钢板的空心板构造,通过开孔钢板改变结合面裂缝开展的路径,达到延缓空心板与铰缝结合面通缝形成的目的,并进行了8m跨径的铰接空心板足尺模型试验。在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与结合面底部带钢筋的铰接空心板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试验荷载为100kN(1.43倍车辆荷载)时,空心板跨中出现横向裂缝,空心板梁整体刚度降低,空心板受力状态由弹性阶段进入弹塑性阶段;在试验荷载加至300kN(4.29倍车辆荷载)为止的整个加载过程,未观察到空心板与铰缝结合面底部出现裂缝;当结合面底部设门式钢筋时,裂缝沿结合面从下向上扩展,最终形成通缝,然而,当结合面底部设开孔钢板后,铰缝沿结合面开裂至开孔钢板下方后,裂缝的扩展需要绕过开孔钢板,使得开孔钢板下方铰缝混凝土开裂后,再沿开孔钢板上方结合面向上扩展,形成通缝;铰缝开裂荷载由结合面设置钢筋的69kN(0.99倍车辆荷载)提高到314kN(4.49倍车辆荷载),提高了3.50倍;铰缝形成通缝时的荷载由结合面设置钢筋的199kN(2.84倍车辆荷载)提高到489kN(6.99倍车辆荷载),提高了4.51倍。可见,在结合面底部设开孔钢板后,铰缝裂缝开展路径发生变化,延缓了空心板与铰缝结合面的开裂。  相似文献   

7.
1980年~1988年共遇到8例HalIermann-Streiff综合征,2例进行了7年后随访。病人包括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在8岁~32岁之间。临床表现为:①鸟面畸形;②先天性白内障或无晶体在全部病例中均具备;③牙齿异常7例;④体儒4例,其中1例(例7,男,32岁,身高1.23m,体重29.5 kg)前囟门未闭;⑤皮肤萎缩7例,萎缩灶发亮菲薄,特别在鼻尖部,3例有1~2块斑秃;⑥毛发稀少8例;⑦双侧小眼球6例。①和②对本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坏死性涎腺化生(Necrotizing Sialometaplasia)是主要发生于小涎腺的、自限性的炎症过程,值得重视的是,该病在临床上和组织学上都与癌相似(鳞癌或粘液表皮样癌).现报告2例如下: 病例1:女性患者,58岁,以“腭部肿物2月,手术后形成溃疡1月”的主诉就诊.该患者于两个月前偶然自己发现腭部有一花生米大的、圆形无痛性肿块,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粘液表皮样癌”。并被手术切除.术后1  相似文献   

9.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腔内隔绝术 (endovasculargraftexclusion ,EVGE)治疗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thoracicaorticdissection ,TAD)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微创腔内治疗新技术。我院最近采用TalentTM 人造血管支架治疗了 1例TAD ,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 ,男 ,5 1岁 ,因胸背部撕裂样疼痛 15d入院。入院后行胸部CT检查 ,发现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经降压、对症处理 ,病情稳定。CTA显示在降主动脉距离左锁骨下动脉 1.5cm处…  相似文献   

10.
以在空心板与铰缝构造结合面底部布设门式钢筋的深铰缝构造为研究对象,参照2007年交通运输部颁布的装配式空心板桥标准图,设计了一跨8m足尺模型,通过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了车辆荷载作用下铰接空心板破坏类型、破坏位置与开裂荷载等破坏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验证了铰接空心板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铰接空心板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在空心板与铰缝结合面的三个方向的黏结滑移关系中,应以竖向相对滑移量作为结合面黏结破坏失效的指标;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空心板与铰缝结合面是最薄弱的受力部位,当荷载达到69kN(0.99倍车辆荷载)时,空心板与铰缝结合面底部开裂,但当荷载达到85kN(1.21倍车辆荷载)时,空心板跨中截面底部才出现横向裂缝;与在结合面底部不设门式钢筋的空心板相比,在结合面底部设置门式钢筋后虽不能明显提高铰缝构造的开裂荷载,但可以将铰缝通缝荷载从140kN(2.00倍车辆荷载)提高至199kN(2.84倍车辆荷载),且不出现贯通的纵桥向裂缝。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牵引成骨技术矫治硬腭骨缺损畸形的腭裂动物模型。方法1-1.5岁健康家犬8只为实验对象(6只为实验组,2只为实验对照组)。以外科手术在硬腭部模仿临床腭裂形成骨缺损裂隙,实验组同时放置牵引装置,并形成骨运送盘,8周后观察裂隙关闭情况及软、硬组织形态,了解模型建立后牵引成骨的可行性。结果实验组犬经安置牵引装置后可关闭硬腭处骨裂隙,牵引装置固定稳固,X线显示骨运送盘可牵移,骨缺损区裂隙闭合,全身状况良好。对照组犬8周后,腭裂隙仍存在,大小形状与手术时无差别。结论通过手术方式建立的腭裂动物模型,可用于牵引成骨技术矫治腭裂骨缺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正> 假性软骨发育不良(Pseudoachondroplasia),指患者的体型类似软骨发育不良(Achondroplasia),四肢短而躯干相对的较长,但生后正常,显症状较晚,下腰椎椎弓根间距离不窄且无颅底缩短现象。我们遇到两例,报告如下: 例一:女性,4岁半,生后正常,一岁半时发现走路蹒跚,三年来发育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五官及内脏无异常;头大四肢粗短,腿呈O型。身长82厘米,上部量52厘米下部量30厘米。指距70厘米。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家族无类似疾病患,妊娠及生育过程无异常。X线检查:头颅正常,脊柱无弯屈,椎体轻度变扁,腰椎椎体前缘不正,椎弓根间距离正常,骨盆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腮裂瘘管     
腮裂瘘管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笔者之一曾在国内报导一例。近年来我们又先后遇到两例,现摘要报告于下: 例一,患儿曹××,男,八岁,于1976年12月21日以自幼右侧面颊部有一小孔之主诉住本科,住院号:84344。其母代述:自患儿生后,就发现右侧面颊部有一小孔,吃奶时  相似文献   

14.
<正>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岁半。宝鸡市人,父母均为工人,患者生后正常,半岁时发现四肢短小,一岁半时明显的低于同龄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矮小更明显。1 4/12岁会走路。1 7/12岁时会说话。精神与智力基本正常。生育与家族史无特殊异常。者患体重18.5公斤,  相似文献   

15.
针对路基上CRTSⅠ和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结构特点, 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 研究了路基不均匀沉降作用下不同板式无砟轨道受力与变形的传递规律及其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路基不均匀沉降发生后, 上部轨道结构的垂向变形具有一定跟随性, 变形与沉降曲线相近但不完全重合; 底座板伸缩缝的存在对轨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有较大影响, 在20 mm/20 m沉降条件下, CRTSⅠ、CRTSⅡ型板的垂向位移分别达沉降幅值的90%和60%, 相对CRTSⅠ型板而言, 沉降对CRTSⅡ型板的垂向位移影响较小, 但后者更易形成较大范围的离缝, 离缝长度达6.52 m, 为CRTSⅠ型板离缝长度的1.92倍; 当沉降幅值位于底座板中心时, 离缝主要集中在伸缩缝、沉降端部和沉降中心, 但当沉降幅值位于伸缩缝处时, 离缝主要集中在伸缩缝两侧和沉降端部; 沉降波长或幅值改变时, 会导致最大离缝位置出现偏移; 在路基不均匀沉降作用下, CRTSⅠ型板的底座板纵向最大拉应力均大于轨道板的纵向最大拉应力, 而CRTSⅡ型板的情形则相反; 从混凝土强度考虑, CRTSⅠ型板沉降控制标准应以底座板的拉应力控制为主, 而CRTSⅡ型板应以轨道板和底座板的拉应力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程成 《交通与运输》2012,28(5):53-53
编辑同志:一个月前,我女儿驾驶小车在一条高速公路上由南向北行驶时,适逢朱某驾驶一辆挖掘机同向行驶。由于我女儿未保持车距,而挖掘机占道行驶,导致小车前部与挖掘机后部接触,造成两车损坏、我女儿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双方负此次事故的同等责任。由于挖掘机无牌无照且非常破旧,没有办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及商业保险,而朱某家境也差,根本无法承担赔偿责任,即我不能获取全部应得赔偿。请问:我能否要求允许该挖掘机上高速公路并已收取费用的高速公路公司赔偿?读者:权蕾  相似文献   

17.
<正> 多发性骨骺发育异常(Multiple epiphyseal dysplasia)以多发性骨骺形态结构不规则而无硬化为特点。组织改变为骺软骨软化,粘液性变及骨化不规则。起病于儿童早期,常引起关节屈曲畸形,成人时继发变性性关节炎。我院近年来遇6例,发生于三个家族。病例简介: 例一:男性,14岁,起病于6—7岁,主要症状为双膝关节疼痛及走路不稳。查体仅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骶前冲洗对直肠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Meta分析软件对1980年1月~2011年1月间发表的骶前冲洗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局部复发影响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6篇文献(其中1篇文献有77名患者未确定分组,10名局部复发,67名无复发);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为7.7%(367/4776),冲洗组局部复发率为6.4%(240/3732),低于未冲洗组的12.2%(127/1044),合并OR值为0.51(95%CI:0.41~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确定人数并入冲洗组或未冲洗组,总局部复发率为7.8%(377/4852),冲洗组局部复发率6.6%(250/3 808)或6.4%(240/3 732),低于未冲洗组的12.2%(127/1 044)或12.3%(137/1 111),合并OR值为0.51(95%CI:0.40~0.65)或0.49(95%CI:0.39~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骶前冲洗可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设G=(VE)是一个无孤立顶点的图,一个函数f:V{-1,+1}称为图G的一个反符号全控制函数,如果f(N(v))≤1对任何点v V(G)成立。图G的反符号全控制数记为γrst(G)=max{f(V)|f为图G的一个反符号全控制函数}。该文对图的反符号全控制函数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般图的反符号全控制数的若干界限,确定了完全图和完全二部图的反符号全控制数。  相似文献   

20.
病例报告患者(住院号附一院36960),女性,31岁,于八年前因患脑瘤在某院手术。一年前因脑瘤复发又在该院二次手术。于入院前四月,发现头皮右顶枕部原手术刀口处长一肿块。逐渐长大至鸡蛋大小,半月来头痛、呕吐加重,左手及左下肢活动不灵,以至不能坐站。于72年11月7日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