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占良 《隧道建设》2018,38(Z1):115-120
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经过湘中低山丘陵区、湘中中低山区及云贵高原东缘高山区,项目桥隧工程多,工程设计难度大、施工风险高。为解决项目在复杂山区困难条件下的桥隧相连、大量隧道洞口偏压高陡,部分隧道洞口段穿越岩堆或顺层等不良地质等造成的诸多设计施工难题,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特点,通过研究复杂条件下桥隧相连工程的相对关系,将复杂山区的桥隧相连工程划分为隧桥串接、隧桥对接和隧桥毗连(短路基)3种衔接方式分别系统处理,首次开发并应用高速铁路分离式隧桥串接洞门,用于解决桥隧相连情况下的隧桥串接洞门设计; 通过研究偏压、高陡洞口地形、地质,对困难条件下的隧道洞口提出采取“耳墙+护拱+反压回填”暗挖进洞技术、锚固桩正面防护技术及基底桩基托板技术等工程方案解决了进洞困难、洞口不良地质、隧底软硬不均或部分悬空、安全施工等难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山区大跨度桥梁设计做到结构选型合理及方案可行,在综合考虑桥址处客观条件、结构体系的受力特性和桥梁美学及景观基础上,从山区桥梁选型与造型、桥位选择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山区桥梁常用结构形式的使用条件及合理跨径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山区桥梁选型原则为大桥凭规模,中桥可造型,小桥在细节;桥位选择原则为中、小桥梁严格服从线路布设,大桥、特大桥应多方案比选,并将其作为控制点,总体上达到与线路走向一致;山区公路、铁路大跨度桥梁首选是连续梁(刚构),对于较窄的V形沟谷优先考虑拱桥,在特殊地形条件下可选择斜拉桥和悬索桥.  相似文献   

3.
《中外公路》2021,41(2):256-260
为研究粤东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特长公路隧道路段线路方案,以广东大(埔)丰(顺)(五)华高速公路丰顺至五华段控制性工程——鸿图嶂隧道为依托,基于初测阶段勘察设计成果,采用定性分析、技术指标定量对比等方法,探讨比选了粤东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特长高速公路隧道路段线路方案,总结了设计过程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设计体会,为粤东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速公路隧道路线方案比选论证提供了借签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郑州市长江路路线上跨既有铁路与客技站设计采用双塔斜拉桥跨跃。该桥左边跨与主跨呈折角布置,桥面车道为不对称布置,构造复杂。文中对其结构体系、主梁结构布置简化、主梁材质与梁型、塔型与桥塔设偏、施工方案及高烈度地震区抗震计算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桥采用塔梁墩固结+半纵飘体系的双塔混合梁斜拉桥,桥型方案与结构布置合理,桥梁各构件均满足受力要求,为特殊条件下建设结构复杂的上跨铁路斜拉桥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地形、施工条件,提出20~50 m中等跨径桥梁设计时需考虑桥位、桥型方案、孔跨布置、基础形式及施工等因素的设计要点,使桥梁满足结构安全、经济、舒适、耐久、可维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雪宝山互通式立交是G69银百高速公路重庆城口至开县段的一座服务型地下互通式立交,位于主线间距只有1 100 m的财神梁隧道和双河口隧道之间,所处位置地形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匝道布置不当则安全风险大。因此,如何选取地质风险最小的匝道布置方案,是该互通式立交匝道布置独有的特点。介绍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该类立交的选型和设计思路,为类似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复杂地形条件下桥隧相连隧道洞口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俊峰  李冬生 《隧道建设》2017,37(Z2):169-174
蒙华铁路坪桥1号隧道进口洞顶基岩外凸、洞顶以下岩面高且直立、洞顶上部地形偏压高陡,地形条件极其复杂。营盘山大桥与坪桥1号隧道进口紧密相连,存在桥台与隧道洞门结构相互干扰以及边坡防护、隧道出洞和洞口场地布置等一系列难题,设计难度极大。为解决这些难题,通过对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整体式"与"分离式"桥隧相连结构的优缺点,提出桥台与隧道相结合的"整体式"桥隧相连结构方案;同时,针对地形偏压高陡,提出非对称结构设计方案,实现了隧道"零"仰坡出洞,解决了洞口边坡防护的难题;最后,提出架立临时贝雷梁的方案,解决了隧道出洞及洞口场地布置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商界高速公路是西安至合肥和上海至武威国家重点干线的组成部分,公路全长122km,设计时速100km。辖区内隧道设计均为分离式6车道,是一条设计标准高、技术难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高速公路。公路沿线拥有37座隧道,单洞开挖断面达160m^2。许多隧道呈现桥、隧相连,  相似文献   

9.
以常德沅江六桥总体设计为例,分析了基于复杂城市场地下大跨度桥梁设计特点及需考虑的各方面因素,阐述沅江六桥方案的设计思路。综合考虑规划路网、沿线高压电走廊、沅江水文条件、地震断裂带等因素,对大桥的规划桥位进行优化调整,提出推荐桥位方案。根据通航要求和规划码头等条件,确定推荐方案的桥梁跨径和桥型。简要介绍桥梁结构设计,并验证主要结构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滑坡地区桥梁病害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等级公路不断向山区或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地区延伸,滑坡引起的桥梁病害日渐增多,造成不小的损失,值得有关方面重视。根据西部泥石流、水毁、滑坡地区中小跨径桥梁合理孔跨布置方案的研究成果,列举了若干桥梁病害型式,在分析病害原因的基础上,研究对策,包括正确的地勘判断、合理选择桥位、桥型和孔跨布置以及防护措施等,同时介绍了一些成功处治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山区地形复杂,限制条件及影响因素多,选择合适的结构型式对道路设计人员非常重要。介绍沪蓉国道主干线支线分水岭至忠县高速公路半坡桥(环担脸大桥)的设计情况,对山区半坡桥设计提出一些粗浅认识,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兰渝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新井口嘉陵江大桥84m+152m+76m四线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从线路方案及桥位控制条件、桥跨布置方案、桥面布置型式及结构型式、多线桥梁车桥动力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主桥四线并行、墩身上段及梁体分修、墩身下段及基础合修的新型结构型式及设计关键技术,可为同类型桥梁建造提供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部分斜拉桥是介于连续梁桥和斜拉桥之间的半柔半刚性桥梁,兼有连续梁桥和斜拉桥的优点,近年来在我国的修建日益增多.福建仙游仙港大桥为上下行分离式的城市桥梁,根据桥位条件,主桥采用部分斜拉桥,通过上下行桥梁主跨错位布置,而不是以复杂奇异的造型,来满足城市桥梁对景观的要求.以桥梁造型为主要出发点,介绍了该桥的桥位条件、设计构思、桥梁方案与部分斜拉桥的构造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特长公路隧道斜井、竖井设计中方案比选多、工作繁琐及技术要求高的难题,结合龙潭隧道、大坪山隧道、乌池坝隧道斜井和竖井设计实践,总结和研究斜井、竖井的布置,斜井、竖井方案的比选,斜井倾角与提升方案的选择,斜井与联络风道相交设计及竖井施工方案等关键技术。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斜井、竖井的布置应利用地形、地质条件,灵活设计;2)斜井、竖井方案比选需改变"竖井通风阻力小,优于斜井"的惯性思维;3)不应仅考虑施工便利而选择缓坡斜井,增加建设成本和运营通风费用;4)斜井与联络风道相交宜采用分岔布置式,虽结构复杂,但风流顺畅;5)反井法具有降低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周嘉杰 《上海公路》2023,(2):154-158
随着城市边界的扩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道路需要在复杂地形及控制条件下进行布置,道路的选线是其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路线的合理性则直接关系到道路的质量、工程造价及安全和稳定性。现以西山区兴团大道为案例,从线路衔接点选择、断面布置、技术标准、安全性、控制条件的处理等多角度,进行选线方案的研究,为山区城市干路选线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析了汶川地震后公路桥梁的震害特点及破坏机理,并依据Midas有限元软件的抗震计算结果,结合中国JTG/T 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从桥位选择、桥型方案布置、结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四川绵茂公路上桥梁的抗震、减灾对策,以提高山区公路桥梁的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钱江隧道里程长、地质条件复杂,在实际运营期,隧道可能会因为复杂恶劣的使用环境、荷载作用、设计水平、施工质量等因素而发生损伤,引起安全事故。现针对钱江隧道设计了一个全面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分别针对结构混凝土应变、钢筋应力、螺栓拉力、接缝位移、土压力、水压力等主要参数布置了监测方案,并结合隧道结构施工特点设定了一整套高效的施工组织流程,后期专门研发配备了集采集、显示及综合诊断于一体的软件系统,该系统为保障隧道结构后期安全运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建红 《隧道建设》2012,32(5):665-669,685
为了解决危岩落石对山区高铁运营的威胁,并改善乘车的舒适度,以宝兰客运专线南马棕山隧道和千家沟隧道之间的大水沟落石防护结构设计为背景,提出锚索(锚杆)框架梁边坡防护与拱形明洞相结合的综合防护设计方法;根据地形、地质情况,结合受力分析,拱形明洞防护结构独立于桥设计,其基础采用纵梁+墩、钻孔桩;应用有限元对落石的运动轨迹、冲击能量及拱形明洞结构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结构布置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以广东某桥建设工程为背景,介绍一种有别于钢桁梁体系的大跨度双层斜拉桥设计构思。在简要介绍了该桥建设条件、技术标准及总体布置后,阐述了该桥的设计构思。从桥式布置、主梁、主塔、斜拉索等方面进行了方案研究,并对主梁扭转、抗风、抗震进行了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川西地区某省道改建工程,探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山区公路路线总体设计,阐述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山区公路设计思路和原则,从线形指标选择、公路展线方法两方面研究山区公路改建工程路线设计选择和路线方案确定,为类似工程路线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