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更深入的探索航运集群内部航运单元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港口与高端航运服务的相互作用。基于共生理论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对航运集群内港口与航运保险、航运经纪等航运单元的共生模式及动态演化进行分析。以广州为例进行定量实证分析,显示现阶段广州港与航运保险、广州港与航运经纪互惠共生,都在扩增阶段。航运保险和航运经纪等高端航运服务受益于广州港的发展。现阶段港口在广州航运集群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当航运集群升级为以高端航运服务为核心竞争力时,港口的作用将发生变化。该研究为制定航运集群动态发展路径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为高端航运服务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航海教育研究》2010,(4):64-64
浦东新区制定《集聚航运人才实施办法》,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实施办法》涵盖了航运人才所在五类企业和机构,包括重点航运服务业、大型航运先进制造与维修企业、高成长性航运企业、高端航运服务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功能性航运机构,鼓励航运人才向上述企业和机构集聚;针对新区国际化高端航运人才稀缺、高级航运管理人才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王凌峰 《中国海事》2011,(11):40-41
中国航运物流运输日新月异发展,自动识别技术成为未来国际航运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航运物流竞争环境中,作为改善航运物流企业管理机制、提高航运物流服务水平、加强航运物流业务效率的"利器",航运物流信息化必将成为航运物流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石。因此,加强航运物流信息化建设,将是巩固与增强航运物流企业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在航运物流供应链管理中,最关键的技术是航运物流货物的跟踪,应用航运物流RFID/EPC技术进行航运供应链管理,在国外已经比较普遍。本期栏目就航运物流自动识别(RFID)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简单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茅伯科 《世界海运》2010,33(7):29-30
从研究航运史的历史回顾中,提出"航运史学专家治学与发动行业参与、史源发掘与史料考证、航运史研究与航运专业志编纂、航运史研究与航运史学理论研究、航运史研究与现代航运发展"相结合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5.
陈继红 《水运管理》2011,33(10):13-14,19
简述航运咨询业的重要作用,剖析我国航运咨询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航运咨询业是航运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标志之一。航运咨询既可为政府部门航运决策提供参考,也可为航运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导向性意见,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航运咨询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现代信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航运要素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智能航运新业态,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以国家相关指导文件为基础,梳理分析智能航运发展背景,从智能船舶、智能港口、智能航运服务、智能航运保障、智能航运监管等方面分析长江智能航运发展现状,总结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智能航运发展存在顶层设计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数据共享不充分、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智能航运顶层设计,推进智能航运技术创新和应用,优化智能航运发展环境,实现智能航运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7.
张敏 《水运管理》2009,31(5):27-29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航运竞争法律体系,从航运竞争法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航运竞争法律关系的内涵、主体、客体和内容,指出航运竞争法律体系应当包括:确认和创设航运竞争条件和竞争环境的法律规范、调整航运市场竞争关系的实体性规范、调整航运竞争管理关系的实体性规范以及处理航运市场竞争关系和航运竞争管理关系的程序性规范。  相似文献   

8.
慕光宇  孟鸥  高巍 《天津航海》2021,(1):69-70,74
近年来,国家高度注重航运企业服务能力建设,航运服务业开放性发展程度进一步提升.辽宁航运服务业以基础航运服务为主,高端航运服务能力不足.文章分析了辽宁航运服务现状,针对服务能级较低、航运高端人才匮乏、航运服务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方面提出建议、对策,以提升辽宁国际航运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影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国际航运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航运中心建设的影响 航运中心建设与航运产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航运产业发展为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而航运中心建设又会加速航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使我国航运交易市场在建设航运强国、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和航运产业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分析我国船舶交易机构概况、航运衍生品交易情况和我国航运交易所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尽快建立全国性航运交易所的建议,阐述建立全国性航运交易所的可行性及障碍。全国性航运交易所的体制机制保障对策有:加快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加强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完善相关立法,推进航运交易所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