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沥青路面下冻土热稳定性和热融敏感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多年冻土区修筑沥青路面后,引起了路基下多年冻土上限、多年冻土热状态等变化。本文根据提出的多年冻土热稳定性和热融敏感性模型,定量地评价多年冻土区修筑沥青路面后冻土热稳定性和热融敏感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修筑路基并铺设沥青路面后,冻土热稳定性和热融敏感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与多年冻土顶板温度、年平均地温、季节融化深度等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路基工程》2006,(6):136-136
近日,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加拿大等16个国家的140名冻土专家和155名中国冻土专家聚会兰州,参加了由国际冻土协会主办的第一届亚洲国际冻土会议。会后,80多名中外冻土专家乘汽车考察了青藏铁路格尔木至北麓河段工程和北麓河多年冻土试验段。并从格尔木乘火车到拉萨,考察了高原铁路列车运行状况。中外冻土专家高度赞扬了青藏铁路建设成就,并研讨了青藏铁路冻土工程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路工程冻土类型划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总结分析国内国外已有冻土分类方案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现行公路工程冻土分类标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目前对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以多年冻土含冰特征与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的综合指标-冻土热稳定性为基础的公路工程冻土类型划分方案,并对所划分出的三种冻土类型给出了相应的冻土路基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多年冻土的分类与力学性质的分析,阐述了在多年冻土地区进行路基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及要求.  相似文献   

5.
《路基工程》2005,(4):23-23
铁道部副部长、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孙永福,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工程师大会“中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论坛”上表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铁路,经过多年科学研究和工程试验,现已攻破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难题,标志着我国高原铁路建设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藏公路(国道219线)全长约2143km,起于新疆喀什地区的叶城县,止于西藏日喀则地区的拉孜县,是连接新疆与西藏两自治区的唯一干线公路,是我国西南边陲最重要的国防干线。塞里亚克达坂位于昆仑山腹地,高程为4500m至5000m,地表大部分为多年冻土,本文从路线、路基两方面论述了对于冻土段路线选线的原则、路基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以多年冻土地区桥涵的既有结构现状为出发点,从涵洞偏心、强度、基底应力计算等方面分析了该类涵洞的结构特点,并对基础埋深、结构稳定性设计、施工注意事项加以介绍,总结出多年冻土地区桥涵避免冻融危害的经验,可确保桥涵设计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李浩伟 《路基工程》2009,(6):119-120
基于多年冻土力学性质的特殊性,由冻土的定义出发,研究分析了冻土融化过程中桩土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并提出桩土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第三、第六和第八阶段长桩折断的可能性最大。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田阿夫 《公路》2002,(4):30-32
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是 1 0 9国道的终端段 ,全长 1 1 5 5 km,是西藏公路运输的大动脉 ,承担着全自治区 80 %以上的进出藏物资运输任务 ,可以说是西藏的生命线。但由于公路修建时对冻土病害的治理不够彻底 ,致使公路年年坏 ,年年修 ,每年维修经费高达 1 0 0 0万元 ,而且还不能保证畅通 ,严重阻碍了西藏的经济发展 ,也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地球上有 2种不同的多年冻土 ,一种是自寒带边缘至南北两极 ,分布有连续的大面积多年冻土 ,被称为极性多年冻土 ;另一种是温带高山区 ,年平均气温在 0℃左右时出现的岛状的多年冻土 ,被称为高山…  相似文献   

10.
季节性冻土路基冻胀时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冻胀是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多年冻土区路基冻害的主要原因。运用有限元程序对冻胀时的路基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冻胀时的应力和应变。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两种沥青混合料的劈裂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低温弯曲及车辙试验,以及在新农至西中岛公路(交流岛至通水沟)工程试验路的观测情况,分析了奥米无机纤维沥青混合料在季节性冻土及多年冻土地区的适应性。研究得出,在相同沥青含量下,掺入奥米无机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结果表明,奥米无机纤维沥青混合料在冻土地区公路建设中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青藏公路高温冻土区沥青路面下土体热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温度的监测资料,分析了高温冻土区普通路基下冻土的热状态及其人为上限的演变特征,并与自然地表下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沥青路面近地表温度年增幅明显大于自然地表的温度年增幅;2)与自然地表下相比,沥青路面下深部(h>6m)土体具有较小的温度梯度,对外界热扰动敏感;多年冻土温度逐年升高,不利于路基的长期稳定;3)高温冻土路基下浅部土体,冻结期明显小于融化期。融化期时间提前至3月底4月初,而冻结期开始时间与自然地表下均为11月底;融化深度大于冻结深度;4)沥青路面下多年冻土人为上限逐年下降,下降速率快于多年冻土天然上限下降速率,并且在多年冻土顶板上部已经形成贯通的融化层,融化层厚度逐年加厚。  相似文献   

13.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冻土区筑路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冻胀和融沉,在季节冻土区主要问题是冻胀,而在多年冻土区主要问题是融沉。以保护多年冻土为原则,是多年冻土区工程措施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不但克服了冻土的融化下沉,而且充分利用了冻土强度高于融土的特性。本文在阐明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环境认识的基础上,简要地介绍了保护多年冻土的几种工程方法,并对土工合成材料在青藏铁路的应用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02,(9)
20 0 2年度西部交通建设成套科技项目之一——“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日前全面启动。我国的多年冻土地区分布范围非常广泛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部高山区及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 ,总面积达 2 1 5万 km2 ,占国土面积的 2 3 .3 % ,位居世界第三位。冻土随气候和温度的变化使冻土地区的路基、路面、桥涵工程等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威胁。据悉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研究”的内容涵盖了公路修筑技术的工程地质研究、公路病害和机理研究、公路养护与维修技术研究等 9个方面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启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下部水分的累积情况,在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的沥青路面和砂砾路面下部进行不同深度和位置的原位水分监测。建立液态水分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序列,计算2种路面不同位置的水分累积情况。结果表明:沥青路面路基中心、右路肩、右路肩与路基中心中间3个位置均在0.5~2.5m深度范围内和多年冻土顶板附近有明显的水分累积现象;受垂向和水平向渗流与水分迁移的影响,右路肩和路基中心位置水分汇集相对较多;随着沥青路面的使用,路基中心的水分将会不断增加;与砂砾路面相比,沥青路面对地面相对性质的改变减少了土体水分与大气交换的途径,加剧了土体中水分的累积,影响路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热状态方程来描述多年冻土的过程变化 ,同时引入稳定深度和时间概念来阐述冻土过程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提出相应的控制建议 ,为多年冻土地区的道路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青藏高原恶劣的环境影响,多年冻土路基病害却严重地影响着青藏公路的正常运营。结合青藏公路格拉段整治改建工程路基施工的实际情况,探讨浅谈高原冻土病害路基施工的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21,66(6):17-24
冻土的冻融变化对寒区道路路基和路面等的修建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寒区地面观测数据较少,因此需发展基于遥感的高分辨率冻土分布估算模型。中国新一代高分五号卫星(GF-5)搭载的全谱段成像光谱仪有4个40m空间分辨率的热红外波段,为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温度反演提供了可能。以青藏公路典型路段作为研究区,采用劈窗算法,利用GF-5热红外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并将结果与同期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和站点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反演出的地表温度与实测结果的平均误差为-2.34℃,相关系数为0.86,表明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度。以遥感地表温度作为输入,基于TTOP模型计算出了研究区的冻土分布图,得出研究区现状多年冻土面积为0.963×10~4 km~2、季节性冻土面积为2.543×10~4 km~2,与已有研究给出的研究区冻土分布图结果较为接近,表明建立的冻土分布反演模型具有可靠性和进一步应用的潜力。此外,还基于Stefan公式计算了研究区2018年~2019年的季节性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和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在11cm~260cm之间,季节性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在36cm~249cm之间。季节性冻土最大冻结深度随高程增加而增大,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随高程增加而减小。以上结果对研究区公路工程的建设和安全监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依据弹性地基梁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冻土弹簧刚度的计算方法,依托格尔木多年冻土桩基试验场试验桩,采用ANSYS中的实体单元和弹簧单元模拟桩与冻土的相互作用,基于“m”法建立了单桩桩土空间体系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轴向静载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并与RANDOLPH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土弹簧刚度的计算公式能更好地反映多年冻土区桩土的相互作用效应,证明了该文方法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参数分析,给出了格尔木多年冻土区试验桩地质条件下单桩影响半径系数的取值范围,讨论了“m”值及配筋率对单桩Q-S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隧道建设》2013,(2):164
共(和)玉(树)鄂拉山隧道全长9 330 m,是国内乃至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公路隧道,也是共玉公路头号重难点工程。中铁五局五公司承担了进口段5 145 m的施工任务。隧道地处高寒缺氧地区,海拔4 300 m,科技含量高,高原又加多年冻土的自然条件,使施工遇到了很多世界性的全新技术难题。一、用黑色防晒网隔断太阳辐射。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热量高。五局标段位于隧道进口,洞口浅埋段地处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