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前言 1986年高温超导的发现,使人觉得超导应用技术必定会早日实现。五年后,高温超导与超导氧化物的开发没什么特别进步,利用液态氦的极低温技术依然是支撑应用超导的重要技术。 今天,作为超导电磁体制冷的极低温技术已进入一个新时代。悬浮式列车和MRI(Mag-netl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使用了超导电磁体整体式小型氦制冷机后,推动了装置向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Bi-2223线材,在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设计、制造并安装了一台7.25T的实验用超导磁体.该磁体于21K满场运行时,线圈在2英寸的开放空间中的磁场均匀度为±1%.系统采用两台Leybo1d单级制冷机借助热传导方式冷却,系统预冷时间不到36小时,并可作连续的快速励磁.制冷机的总输入功率为6kW.采用美国超导公司提供的ASC cryosaverTM高温超导(HTS)材料电流引线.整个系统由磁体、低温系统、控制及保护系统和电源等四个部分组成.本文简单地介绍了磁体的设计、制造及系列试验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个集总参数法理论求解超导磁丛在失超时移能过程中最高平均温长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对300kW超导单极电机之超磁体失超过程中磁体的最高平均温升进行了理论求解,所得结果与按试验数据求得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第一艘超导电磁推进船“大和一号”已在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神户船坞和发动机工厂建成。它以电磁推进方式代替了普通螺旋桨推动方式,是未来最新型的船舶。超导电磁推进系统理论上比传统的螺旋桨更适合高速小海轮。由于没有旋转部件,当电磁场强度不变对,推力始终同电流强度成一定比例。这样非常容易控制船速。大功率的电磁体对产生磁场极为重要。在日本,海洋和船舶学院自1985年以来,就着手开始研制和试验超导电磁推进船。“大和一号”用铝合金制造,并覆盖透明合成树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电磁推进试验船“大和1号”的推进方式、推进装置的构成及超导电磁体等。该超导电磁体由6对(两个线圈为一整体)长度约4m 的鞍型线圈和包含这些线圈的低温恒温器构成。低温恒温器内有6个常温空间,每对鞍型线圈内各有一个空间,每个空间里设置一根海水导管。用设置在海水导管里的电极给海水通电,海水通电电流与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便产生推力。  相似文献   

6.
研制运输式液氦容器,是上海市科委下达的科研任务,是为了推广低温技术和超导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解决我国氦液化设备少(建立氦液化站需要大重资金),使用液氦进行极低温实验难的矛盾。TLHe-100型液氦容器就是使液氦能运送到野外或无氦液化设备单位进行极低温实验。液氦汽化潜热极小,保存都很困难,运输并能保存就更困难,它需要液氦容器有极好的保温性能(称为超级绝热),良好的防  相似文献   

7.
北京中科健超导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同设计和制作了一种紧凑型两维超导磁体,目前磁体已经通过测试.该磁体中心场强为2 Te,为了使结构紧凑,外侧的螺线管线圈中间放置水平线圈,形状如热狗,它使磁体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都产生了预期的磁场.  相似文献   

8.
《船艇》1988,(12)
分布式处理系统具有资源共享、性能高且价格低、吞吐量大、处理速度快、可靠性高、灵活性强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引起国内外计算机界的关注。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  相似文献   

9.
斯特林制冷机是一种结构紧凑、效率高、可靠性高的回热式制冷机。随着液化天然气的广泛利用,深冷范围的大冷量斯特林制冷机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采用数值计算软件Sage对制冷机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整机试验研究。确定各工作参数和各部件几何参数对制冷性能的影响,对该制冷机在深冷温区的制冷量进行理论预测。初步试验得到70K无负载制冷温度。在110K获得了507W的冷量,制冷机相对卡诺效率为21.3%。试验结果显示,对试验机各缸存在最佳频率,且随着充气压力的提高制冷效率随之提高。更换回热器结构能进一步提高制冷机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最近,日本动力反应堆核燃料开发企业集团,在世界上首次开发出船用等多用途自动线性超导垂直搬运装置,并试验成功。这是人们研究将有放射性废物安全运送到地下深部这一课题所取得的成果,自动超导垂直搬运装置是在日本富山大学水野弘教授指导下,由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神户造船厂负责制造的。自动超导垂直搬运装置内直径260厘米,外直径270厘米,高约7米,整座装置呈圆筒型。该装置内部装有40厘米高,3层单一和组合式的磁电枢。运送密封舱内直径200厘米,外直径250厘米,重量为18公斤。另外,装置内部还装有氦气冷却铌钛超导磁石。  相似文献   

11.
阐述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蒸发气再液化的必要性,分析再液化技术原理和再液化系统.对传统蒸汽动力装置船舶和带再液化装置的低速柴油机动力装置船舶分别进行燃料费用、LNG消耗费用、维修保养费用、设备投资比较计算,得出每年节约费用、动力装置投资节约费用、提高运输量等重要参数,并在经济性上给予了充分论证.对再液化装置的可靠性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实际数据证明液化装置装船后具有很好的环保性.  相似文献   

12.
以当前85 000 m~3超大型液化石油气船采用的再液化装置为研究对象,从该型船的预期用途和装卸运载需求出发,对再液化装置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设备配置和工作模式进行阐释。结合国外石油气压缩再液化冷却系统的工艺流程理念,基于设备运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着重对组成该装置的蒸气抽吸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冷却器和集液器等主要部件进行分析,阐述这些部件在工艺流程中发挥的作用、相应的控制监测手段及其实现的报警联锁功能等。以再液化装置的货物冷凝强制回罐模式为例,说明超大型液化石油气船上商业丙烷(液态下含有8 mol%乙烷)的液化循环过程,为国内再液化装置的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超导单极电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超导磁体取代铜线圈作为电机励磁的半超导单级直流电机具有许多特点.本文论述固体电刷集电的超导单极电机总体的结构、电磁特性和超导磁系统、大电流集电技术等主要技术关键及其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传热强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通常由蒸发器、吸收器、发生器和冷凝器等四个主要热交换设备构成。吸收式制冷机利用蒸汽和热水等热源制冷,因此具有节电和可回收低势热源的优点。这对于缺电而又需要工艺或舒适空调的国家特别适合,但其缺点是体积庞大,急需减小尺寸。本文在收集国外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上述四种热交换设备的传热强化措施,主要有采取结构措施,引用新型界面活化剂和采用新结构的传热管。本主旨在对此种制冷机的结构改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岸电系统均为简单的"电网-岸电电源-船舶"连接形式,缺乏统一的监控管理软件平台,分析船舶岸电系统对监控系统的需求,提出船舶岸电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各功能实现,介绍监控系统的软硬件。该综合监控系统将船舶岸电系统的运行管理、设备监控、环境监测、视频安防和计量计费等功能统一起来,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实时性好及维护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器件的发展,要求液压设备与电子设备组合使用,以实现高技术控制。本文介绍已开发的内置放大器和传感器的电液比例式变量活塞泵。采用这种活塞泵能够高精度、高响应地控制压力和流量,而且液压设备体积减小,价格低,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7.
超导电机具有极限功率大、效率高、重量轻、尺寸小、价格便宜等优点。因此,较理想的船舶电力推进装置中都配用超导电机。我国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超导电机的研制,先后研制成超导励磁交流同步发电机、半超导同步发电机、固体电刷集电超导单极电机等。本文介绍超导单极电机研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行业追踪     
《船电技术》2010,30(3):63-64
美国超导将向Tres Amigas超级变电站提供超导线材和电缆系统。 Tres Amigas将首次连接美国三个电网连接以满足新能源传输的增长并增强电网的可靠性。 美国超导持有Tres Amigas公司股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船舶未设置船电-岸电不间断供电的实际,通过在船舶后甲板岸电接线箱改装相序检测设备,在配电板改装相位检测设备,实现了船电与岸电的不间断供电,方便了船员生活,提升了船舶设备使用可靠性,可以作为后续船舶实现此类功能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超导发电机     
1.前言 自1911年荷兰K.Onnes发现超导现象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努力为超导的实用化以及从物理方面解释其现象进行了研究。其后,1957年J.Bardeen等人发表了阐述超导现象本质的理论文章。大致在同一时期,J.E.Kunzler等人开发了具有强临界磁场的Nb_3Sn,Nb-Zr等材料,奠定了超导电磁体发展的基础。 超导体对电阻为零的电气机械可以说是一种理想的材料,因此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