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董立  王琨 《路基工程》2009,(4):126-127
软基处理方案决策的影响因素具有模糊性及不确定性,因此要充分认识工程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到理想点法可以运用欧氏距离进行多目标的决策分析,文中采用熵权法来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熵权的理想点法的软基处理方案决策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具有较强的识别评判能力,对其他工程决策的评价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畅平 《路基工程》2008,(1):143-145
将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公路软基处理方案的综合评价,建立了基于客观性权重的评价模型,避免了主观确定权重的随意性,得到的结果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保证了软基处理方案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合理,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程模糊集理论的边坡治理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影响边坡治理决策的定量指标(安全稳定系数、期望造价)和定性指标(施工难易程度、边坡治理效果和环境扰动大小),建立各指标的模糊判断矩阵,并将定性指标转换为模糊值,有效组合主、客观权重,建立基于工程模糊集理论的边坡治理方案优化模型。以商州至漫川公路危岩斜坡的防护为例,详细地分析了该方法的应用。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避免决策或评价结果的主观随意性,减少了目标的客观权重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误差,符合人工决策的一般过程,较易体现专家的意见和边坡的客观实际情况,有利于提高边坡治理方案优化的决策精度。模型适应性较强,计算量小,有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考虑公路软基处理方案决策中诸多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该文提出基于实例类比推理的方案决策方法.以同类工程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建立软基处理方案的实例检索模型,引入归一化效用函数,将不同量纲的原始评估指标值转换到[-1,1]区间,建立当前实例与源实例之间的相似关系,最终实现当前实例的软基处理方案选择.将该方法应用于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方案决策,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表明该方法概念清晰,简单实用,计算得出的相似度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实例之间的相似信息.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发展,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远远跟不上发展的迅猛势头。以新农至西中岛公路项目为例,针对该公路软土路基的特点,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不同路段的软基处理方案,且具体介绍了该工程的软基处理方案,并对加固效果予以验证。通过实验和计算,该方案的加固效果满足规范要求,达到良好的效果。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软基处理方案的优选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是一个复杂的多属性决策问题.传统决策方法对决策者的工程经验依赖性很强,对统一描述多指标高维数据尚存在诸多困难.文中基于集对分析和投影寻踪建立软基处理方案决策模型,即基于方案多项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构建集对同一度决策矩阵,基于投影寻踪理论中高维向低维转化的思想计算各方案的投影值,根据投...  相似文献   

7.
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沉降控制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实际,以粉喷桩加固公路软基为例,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对不同桩长、桩间距、桩径条件下粉喷桩处治公路软基沉降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不同处治方案对于控制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的作用和效果,为制定合理的工程处治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及地势环境不同,应合理选择软基处理方式。文中根据工程实际特点,通过调整边界条件进行多次计算,对不同软基处理形式进行对比后选定最优方案,结合搅拌桩施工后位移情况,验证在该种地质条件下采用搅拌桩处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对路堤工程软基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沉降量预测的精度直接关系到软基加固方案的选取及加固效果的成败。该文对目前软基沉降估算的基本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软基沉降估算方法研究提出了建议,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对路堤工程中软基沉降计算及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泉州市泉港区某道路采用抛石挤淤结合强夯法置换处理软基为例,阐述了软基处理方案的选择、设计与施工。采用钻孔揭露结合瑞雷波法对软基处理效果进行检测,通过计算校核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处理软基科学合理,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1.
黎杉 《路基工程》2013,(3):21-24
以江西省环鄱阳湖区域德昌高速公路软基施工为工程背景,对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确定,采用控制工后沉降的理论进行了设计,并对软基在路堤加载过程及工后沉降进行了跟踪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际监测值吻合较好,软基加固效果显著,说明该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适用于对德昌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满足工程的要求。为环鄱阳湖软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软基加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鲁敏芝 《路基工程》2011,(6):159-161,165
地基方案的优化选择,就是使所选的地基方案满足多种要求。地基方案的优化受技术、经济、环保等多项指标的影响。聚类分析是模糊数学中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多元分析方法。针对潭邵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特殊性,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工程设计方案中的模糊性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潭邵高速公路软土地基,采用砂桩处理方案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13.
高等级公路建设越来越多地延伸到软土地区,但工程中采用的工后沉降量指标并不能完全消除路面开裂及不均匀沉降等病害的大面积发生。基于此,在提出软土地区公路建设工后沉降量及沉降速率双指标控制理论的基础上,确定了软土地区高速公路工后沉降速率控制标准,并以济(宁)—徐(州)高速公路济宁南四湖地区某高填土路段湖相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为依托,在进行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下工后沉降特性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工后沉降双指标控制理论,提出了适于该工程的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傍山深厚软土高路堤工程病害及处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厚软土地区傍山填方路基的地基易滑移、沉降不均,常可导致路面开裂等病害。结合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工程实践,对特殊路基中遇到的问题、工程特性及处理方案开展研究,于K150+180~+330病害路段,采用管桩插打补强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且节省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5.
刘志明 《路基工程》2012,(6):178-179
搅拌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软基处理方法,在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但由于存在“群桩效应”等因素,用载荷板较小的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果比实际偏大,试验结果偏不安全。因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与复合地基承载力存在着高度相关性,故提出在用单桩复合载荷试验来检测复合地基时需加一折减系数来保证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16.
李明  吴波  李春芳 《隧道建设》2018,38(10):1674-1679
针对基坑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性评价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的问题,基于云模型理论处理地质指标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出一种定量指标为区间数的云模型确定方法。分析归纳福建地区的地质特点和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构建基坑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性评价体系及各指标的量化标准,将各评价等级划分为“简单”、 “一般”、 “较复杂”、 “复杂”,将其映射到区间[0,2.5)、[2.5,5.0)、[5.0,7.5)、[7.5,10.0]上,并确定对应云模型的数字特征。将所提理论及方法应用于福州地铁2号线某车站基坑工程中,基于评价结果针对性地提出地下水、软土等的处理方案,工程实践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结合粉喷桩联合土工格栅在淮盐高速公路试验路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采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程序ABAQUS分析了分级加载条件下加固后软基的变形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联合加固方法比单一的粉喷桩加固方法更有效。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同期的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后发现两者误差很小,说明所采用的本构关系、计算方法和模型是合理可行的,数值模拟能较好地反映软基加固后的变形规律,同时分析了土工格栅筋材模量的大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并总结了粉喷桩联合土工格栅加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一些重要结论,为今后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有益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处理中广泛采用滨海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没有重视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工程性质与滨海软土地基工程性质的差异(分布厚度、分布规律、物理力学特性等不同),处理方案缺乏针对性,投入大而收效差的现状,在分析了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工程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将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划分为薄硬壳层地基、厚硬壳层地基、夹层型地基三种典型地质结构形式,并针对不同的地质结构提出了适宜内陆河湖相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公路软基处理方案决策中,影响因素多,存在大量不确定性、随机性、模糊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灰色理论的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软基处理方案决策模型。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环境友好性的设计理念出发,确定了模型的经济技术指标,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比较各方案技术经济指标数据列与最优参考数据列的关联度的大小,采用"塑板+砂砾垫层+预压"方案处理公路软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