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12年底前,全球最大的航运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理事会(BIMCO)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会议,正式批准并通过了一项决议,将新加坡列为其继伦敦、纽约之后第三个国际海事仲裁地。此举既出,很快在国际海事界引起了较大反响。被认为BIMCO近年悬而未决的举槌终于落下,新加坡由此坐上全球第三大国际海事仲裁地的交椅,成为与伦敦、纽约并立的三足之鼎。  相似文献   

2.
2012年底前,全球最大的航运组织一波罗的海国际航运理事会(BIMCO)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会议,正式批准并通过了一项决议,将新加坡列为其继伦敦、纽约之后第三个国际海事仲裁地。此举既出,很快在国际海事界引起了较大反响。被认为BIMCO近年悬而未决的举槌终于落下,新加坡由此坐上全球第三大国际海事仲裁地的交椅,成为与伦敦、纽约并立的三足之鼎。  相似文献   

3.
国际     
《珠江水运》2012,(9):13-13
★日前,波罗的海国际航运理事会(BIMCO)文件起草委员会发布最新消息,称新加坡将成为其认可的国际海事仲裁中心之一。这是亚洲地区首次获此认可的国家,或将对世界航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港201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6.53亿t,约占全国总量的八分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上海港的年货物吞吐量也连续4年超过纽约、伦敦、鹿特丹等国际知名大港,蝉联世界第一。在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及货物吞吐量排名里不难看到中国港口已占据半壁江山以上,可谓之世界"大港"了,可是,中国港口地区的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航运融资、海事保险、海事仲裁等航运相关产业还是相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化》2010,21(4):3-3
2009年3月8日,全球首份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指数(GSCI)在上海发布。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中,上海位居第5,仅次于伦敦、东京、香港和纽约。编制该指数的上海浦东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甘爱平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削弱了传统国际航运中心的实力,而上海在航运能级分项指数上名列全球第1,发展势头超过伦敦、纽约等世界顶尖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6.
认识庄炜是在BIMCO于2014年3月在香港举办的《标准二手船买卖合同》(SALEFOM2012)高端研讨会上,他忙碌的身影在人群中时隐时现,不时忙碌会议文件,又不时忙于与业内人士交流沟通,十分活跃。BIMCO2013年在上海建立了除伦敦和新加坡外的第三个中心,庄炜便是BIMCO派驻大中华区的总经理。短短两年间,他已名声在外。近日,本刊记者独家专访庄炜,聆听他对2015年航运市场的见解。记者:如何看待2015年航运市场的整体趋势?庄炜:整体复苏乏力,由于欧盟的经济复苏不尽如人意,美国增速放缓,而中国的实体经济也面临  相似文献   

7.
2015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再上台阶,跃居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第六位.7月24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蓝皮书(2015)》同时在沪发布,航运中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全球前十位国际航运中心分别为新加坡、伦敦、香港、鹿特丹、汉堡、上海、迪拜、纽约、釜山、雅典.与2014年相比,雅典入围前十,东京被淘汰出前十梯队.上海超越迪拜向前迈出了新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球知名的航运组织,BIMCO(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一直为业界提供着全面、多样化的服务,并在国际海事法规的推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2020年,除新冠疫情带来的全新挑战外,限硫令、碳减排、海盗袭击等问题也对航运业发展构成了严峻考验.BIMCO总裁Sadan Kaptanoglu女士在接受本刊专访时,针对业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及BIMCO在2020年的重点工作内容给出了专业的解读和分享.  相似文献   

9.
《航海教育研究》2011,(1):24-24
伦敦波罗的海航运理事会(BIMCO)与国际船务联会(ISF)联合发表海员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0年底,全球高级海员和普通海员人数为137.2万,整体海员供求差距收窄,其中高级海员供求差为2%,反映短缺问题未必是不能克服的困难。不过,报告亦警告,新船进入市场的速度太快,假如航运业界不相应地建立健全的海员培训系统,高级海  相似文献   

10.
关键提示 除了在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工作外,BIMCO还拥有《伦敦公约》/《伦敦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国际油污补偿基金组织(IOPC)的观察员地位.事实上,扮演观察员的角色是BIMCO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8月:上海有望超越香港新加坡成为海事仲裁中心】 伦敦英士律师楼在上海分公司的高级合伙人彼得·梅里表示,英国只有1个海事法院,中国却有约40个,反映了中国的海事个案数目与繁忙业务。很多货主偏向在上海进行法律仲裁,上海有可能超越香港及新加坡,成为海事仲裁中心。  相似文献   

12.
【8月:上海有望超越香港新加坡成为海事仲裁中心】 伦敦英士律师楼在上海分公司的高级合伙人彼得·梅里表示,英国只有1个海事法院,中国却有约40个,反映了中国的海事个案数目与繁忙业务。很多货主偏向在上海进行法律仲裁,上海有可能超越香港及新加坡,成为海事仲裁中心。  相似文献   

13.
胥苗苗 《中国船检》2013,(12):37-39
在接替伦敦成为世界航运中心的全球竞赛中,新加坡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税收政策等诸多优势赢得了全球业界的青睐。  相似文献   

14.
林源民 《水运管理》2014,36(10):1-8
0引言 "航运金融"是当今学术界比较热的一个词,根据我的搜索,这应当是在21世纪出现的新名词。虽然航运金融是个新名词,但有人认为航运金融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例如朱明君[1]便认为国际航运金融发展历史悠久,不仅形成了全球性的专业金融服务机构,而且形成了伦敦、纽约、新加坡、东京、香港等航运金融服务集聚区。  相似文献   

15.
2001年BIMCO大会于5月14—16日在京举行。BIMCO为全球最大的航运协会组织,此次两年一届的航运盛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上百名航运公司的总裁参加。为期3天的大会包括一系列会议和专题讨论会。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出席了此次盛会,并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还在一些专题讨论会上作了发言。现将魏家福总裁在本届大会亚洲发展分会上作的专题发言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远洋航务》2013,(3):16-17
根据波罗的海航运公会(BIMCO)的阶段性预测,得益于全球原油需求量上升,各型油轮的日均收入可能在未来几周有不同程度的增加。BIMCO做出上述预测的原因是估计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将上升1%.原油轮吨海里数需求增长缓慢但平稳。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的中国今年的原油消耗量将上升4%,每日将增加38.8万桶;  相似文献   

17.
<正>一、舟山港是上海国际 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世界著名的香港、新加坡、鹿特丹、汉堡、伦敦、纽约等国际航运中心,虽没有统一的模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却有着明显的标志和共同的功能; 一是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转口贸易的航运枢纽,腹地经济发达,拥有充沛的进出口货源,尤其是集装箱的运量; 二是拥有深水航道、深水港口; 三是区位条件优越,靠近国际航线,集疏运能力强; 四是设有国际航运交易市场,航运市场发达;而且与世界主要港口,建立和应用EDI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8.
《集装箱化》2014,(3):28-28
波罗的海国际海运理事会(BalticandInternationalMaritimeConference,BIMCO)近期发布的《2014年2月航运市场回顾与前瞻》指出:根据集装箱贸易数据公司(ContainerTradeStatistics,CTS)的统计,2013年全球出口集装箱货量呈现年初低迷、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化》2009,20(9):13-13
2009年9月8日,“全球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竞争力指数”报告在上海发布,纽约、伦敦、上海分别以624.4分、553.9分、513.1分列前3位。其中,上海在金融市场的成长性以及航运能级方面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5月16日,BIMCO/ICS 2015年海员人力资源研究项目组于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6届会议期间,在伦敦IMO总部举行了项目成果发布会。大连海事大学作为全球唯一高校全程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报告的编写。2015年BIMCO/ICS海员人力资源报告的内容包括全球范围内的海员需求和供给定量评估,船舶配员和后备海员水平分析,以及未来10年海员需求和供给预测。与以往的研究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