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阐述了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工作的目的、方法及测点布设原则,结合王家湾隧道工程的建设实践,对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监控量测成果进行分析与应用。得出王家湾隧道围岩变形监测量较大,拱顶变形在仰拱初支封闭后,变形得到有效抑制,周边收敛使用格栅钢架初支能保证释放围岩的应力,允许围岩有一定变形,拱顶在加固圈形成后还可以优化隧道截面曲率,使隧道结构受力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2.
主要针对该输气管线隧道工程的基本现状,设计一个具体的变形监测方案,用以获取该隧道变形监测数据,以供后续数据处理与分析。各期监测数据均满足各项精度指标,解算结果表明该输气管线隧道在监测期间未发生显著变形。附近的新隧道开工对现行隧道虽然没有发生显著变形,但也累计了一定的形变量,为了能实现对该隧道运营安全状态的一个预警功能,必须加强后期对该隧道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通过阐述隧道塌方的危害,准确分析塌方发生的原因,制定出合理的塌体处理方案,提高隧道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连长征 《山西交通科技》2005,(A01):98-98,104
从路基路面施工及机械设备的操作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路面不平整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5.
岩质破碎区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塌方事故,对深埋、长大、地处岩质破碎区隧道的塌方处理是施工技术难点.基于水平岩层破碎地质段隧道塌方的工程处理实例,介绍了一种处理隧道衬砌端头塌方的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6.
隧道位移监控量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阜新至朝阳高速公路大窑沟I号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测数据,按新奥法基本原理中岩体开挖的时间效应,利用数学方法对量测所得的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指出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与时间的关系,为修改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同类隧道的设计、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层移动、地表变形是影响地表环境的主要因素,根据所选择的开采技术参数和采后的实测数据参数,运用数据之间的软件流进行数据的转换和传递,采用计算分析水平变形、下沉变形、倾斜变形、曲率变形、水平移动的变化规律,应用本计算系统,指导该矿成功的在河流及建筑物下开采,做到了准确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8.
隧道施工监控是隧道新奥法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分析、处理监测信息并判断围岩和隧道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对优化设计和保障施工安全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安基山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位移收敛监控量测以及时了解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变化情况,及时预见事故和险情,根据围岩位移收敛速率曲线形态特征推断围岩稳定程度,为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GPS对城市控制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为了与已有的成果吻合的比较好,一般采用尽可能多的重合点来实现,在所布设的GPS网中引入常规的边长和方位观测值的并不多。本文针对2003年阜新控制网改造的实例,探讨了GPS网中引入常规观测值对其精度的影响,并用微小摄动法对其验证,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胀缩性土是自然地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多裂隙并具有显著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变形特性的高液限黏土。针对建设期、运营期隧道变形病害已有较多研究,但是对胀缩性土质隧道建设期变形破坏特点及原因的分析相对较少。采用现场监测与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山西某胀缩性土质隧道建设期支护结构变形破坏的全过程,重点总结了隧道内变形破坏方式及主要特点,提出了变形破坏的产生原因,对今后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了安全性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水平产状的岩层时处理不当极易出现围岩失稳、坍塌等事故,这些事故将对隧道施工人员、设备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以石塘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该隧道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围岩内部位移、锚杆轴力、围岩与初期支护间压力监控量测结果,研究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用以指导该隧道后续施工和设计方案优化,并可为类似水平岩层隧道设计、施工及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寒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均匀变形的观测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地观测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不均匀变形允许值从路基干湿类型和路面平整度两方面做了探讨,提出了计算模式和初步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3.
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隧道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在目前的隧道中二衬开裂的现象时有发生,其降低了二衬的承载力,为行车安全留下了隐患.结合狮子岭隧道工程中二衬裂隙的具体情况,分析该隧道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的措施,以及对该隧道裂缝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结合黔江-彭水段渝湘高速公路正阳隧道施工现场监测,对岩溶区特长隧道开挖岩体变形规律进行了探讨,揭示了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化趋势,强调进行现场稳定性监测的必要性。通过对周边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地表沉降监测等量测项目所得的位移-时间曲线进行分析,总结出"正常型"、"跳跃型"、"突变型"位移-时间曲线的特征。监测分析数据表明,该隧道围岩处于稳定状态,为该区段顺利贯通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5.
隧道冒顶原因分析及设计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隧道塌方、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总结了在浅埋软弱岩层中隧道施工的关键控制因素;通过对该隧道塌方体的处治设计总结,分析了组合超前支护体系对于形成拱顶临时固结壳的核心作用;为以后隧道穿越软弱岩层,预防及处治塌方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概要地介绍了汽车零件损伤的变形损伤。指出零件使用中产生变形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内应力、外荷载及温度。  相似文献   

17.
黄土特殊的工程性质决定了黄土隧道结构的受力复杂性.大断面黄土隧道由于开挖断面大,开挖方法一般采用台阶法或交叉中隔壁法(CRD).因此,沿用传统的观测点布置方法进行测点布置和位移观测,存在一定的困难.收敛约束法应用方便,思路明确.用收敛约束法对隧道初期支护进行稳定性分析,不仅能正确地反映隧道施工中的各种力学现象和过程,还能弄清楚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和“动态作用”的特点.本文基于收敛约束原理,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兰渝高铁某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围岩稳定性和初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隧道的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隧道围岩量测的数据处理,在理论上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并通过昱岭关隧道量测数据的计算实例,说明了量测及其数据处理在新奥法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隧道在开挖过程中,经常会经过水平层状围岩,这将给隧道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造成安全事故.通过对水平层状围岩隧道顶板变形特征及机理分析得出:水平层状围岩在隧道顶板层面薄弱带附近由于不同步弯曲沉降产生分离,形成离层;水平岩层软硬相间,层间黏结力较差,隧道开挖后拱顶围岩稳定性较差,拱顶失稳几率较大;对于水平层状围岩地区要做好塌...  相似文献   

20.
从工程地质及围岩压力等方面论述了常张高速公路关口垭隧道右洞塌方的原因,阐述了该塌方采用小导管注浆固结碴体,环状开挖留核心土超短台阶法通过塌方地段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