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综合阐述当前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第二课堂的现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及实地调查研究综合数据分析,针对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第二课堂存在的主要困境进行系统总结,同时分析问题背后的成因。采取将红色文化资源与第二课堂结合的方法,分析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程度及融入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创新方式,论述将红色文化资源深入传承到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红色文化实践的过渡,提出构建“多边形”社团协同育人体系,多个社团协同合作传递红色文化资源等融入路径。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价值引导、价值激励及价值规范的重要作用。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不仅能够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方法,还能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探究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联系,并提出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摘要龙岩红色资源相当丰富,是见证福建革命与建设的活化石。蕴含着强大的精神教育价值,是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器”。龙岩红色资源开发可从旅游、教育、文化等方面综合进行。目前,红色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开发方式单一、宣传保护力度不足、交通等产业体系发展滞后等问题。对此,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应科学规划、突出品牌、扩大内涵、加大宣传力度、创新体制等方面着手,更好的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4.
盾构施工将不可避免遇到完整基岩地层、软硬不均地层或孤石地层,由于不同地层盾构施工的差异性,盾构机的选型和制造应考虑复合地层的特殊性,盾构掘进过程中也应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结合实际工程,针对大直径复合地层盾构施工特点,进行了盾构选型与掘进技术相关措施的研究和分析,引入了土压—泥水双模式混合盾构机应用的理念,对盾构刀盘设计、常压换刀技术、破碎机配置和超前地质预报这几个复合地层盾构机制造的核心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关要求,并对软硬不均地层和孤石地层两大复合地层盾构掘进难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文中所述的复合地层大直径盾构机选型和掘进技术方案已在实际工程中成功应用,可对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变迁背景下,红色文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解构、选择性记忆及认同危机。通过符号化、物质化、仪式化及互联网等多种传承方式,构建和重塑红色文化的集体记忆,实现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铁盾构施工的地层变形特征,分析引起地层变形的因素和变形机理,介绍地层变形预测分析方法,结合广州地铁具体实例,对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地层变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提出了盾构前方的隆陷控制、盾构通过时的沉降、固结沉降的控制等控制地层变形措施。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开拓了空间,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只有把红色文化纳入校园文化整体布局,红色文化才能与当今的主流文化有机结合,红色资源也才能有效地进校园、进课堂,凸显中国特色又有文化内涵。在整体提升校园文化和课堂文化品质的同时,实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校园文化与课堂文化有机融合并协调发展,提升文化教育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在深层次上反映着中国共产党的理想追求,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价值内核。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在逻辑理路上具有同源性、精神实质上具有契合性、价值追求上具有一致性。梳理分析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各类形态及其利用状况,是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深入人心、外化于行的先决条件。从加强资源开发、创新传播方式、强化效能发挥等方面入手,建立起红色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的协同发展机制,使红色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过程中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研究中的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段扰动性建模方法建模效果较差,本文考虑地层变形规律提出一种新的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段扰动性建模方法。首先分析地层变形规律,从地层受压期、地层下沉期以及地层微稳定期3个阶段出发,得到变形阶段示意图,计算地层损失率,根据地层损失率得到轨道-路基-土体有限元模型,通过盾构隧道沉降系数确定模型为横向地层变形状态或纵向地层变形状态。再分析安全系数,得到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承载力,选取冲击力、摩擦力以及负荷力,计算桥梁扰动性程度,建立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段扰动性模型。最后根据扰动模型判断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的扰动状况。该扰动模型具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对于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状况分析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冯志华  胡刚  罗仙  王京力 《北方交通》2023,(7):87-90+94
以云南某拟建高速公路为依托,利用Midas NX有限元计算软件对砂岩夹泥岩地层隧道开挖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对地层倾斜、水平、竖直三种代表工况进行开挖模拟,研究发现倾斜地层情况下隧道稳定性更差、支护结构受力更大,对施工最为不利,垂直地层分布次之,水平地层分布最安全;不同地层倾角下,锚杆受力具有典型差异,与地层垂直时均受力更大;泥岩地层的塑形分布区更广泛、等效塑性应变范围更为集中,是发生失稳或大变形的主要地质因素。总结了国内类似工程案例,发现砂岩与泥岩组合地层多是在倾斜下出现失稳、大变形,采用及时封闭围岩、加强初期支护、锚杆与层面垂直等措施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结合四川巴南高速公路某处边坡滑塌治理,总结了红层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红层地区边坡的破坏机理,并提出了防护加固措施,得出了红层地区地形选线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院251倒闭合性腹部损伤中,合并胰腺损伤的15例,其术前确诊困难,术中发现其中陕头损伤3例,体部损伤6例,尾部损伤5例,挫伤1例。行胰床引流1例,修补8例,胰尾切除6例。作者认为上腹部挤压伤者,术中应常规探查胰腺。尤其术前腹穿抽出淡红色血性液者,应考虑胰腺损伤的可能。手术方式依损伤的程度作胰床引流、修补及胰腺部分切除,对于胰头部的损伤主张修补加十二指肠及胆总管减压,为预防胰瘘,术中应力争结扎主胰管。  相似文献   

13.
向黄隧道复杂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声波测井法、场地及室内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查明了隧址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隧址区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隧道涌水,隧道突水、突泥及塌陷,煤层采空区积水,瓦斯泄露)的成因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为该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节理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红层软岩的大量实验表明,剪切与三轴压缩实验测得的抗剪强度参数值不一致,而且内摩擦角从完整岩石剪切实验、三轴压缩实验到结构面剪切实验呈现出由大到小的规律.基于上述实验结果,分别从岩石强度理论和实验方法的角度分析了3种实验所得参数不一致的原因,导出了三轴压缩实验得到的岩体抗剪强度参数与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提出了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传统匝道控制车流汇入时车辆需要减速至停止,从而造成延误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网联车环境下的高速匝道汇入车辆轨迹优化的两阶段优化模型,其中,第1 阶段优化车辆进入匝道口的时序;第2 阶段基于第1 阶段的最优时序,优化车辆轨迹. 根据所构建的模型设计了一种启发式算法优化车辆通过匝道冲突区域的时序,然后结合 GPOPS工具优化车辆的轨迹.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到20 min 随机到达的车流,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先进先出的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使总延误减少59.7%,总油耗减少10.5%,说明该方法能够实现车辆以较高的速度通过匝道冲突区域,有效地减少了车辆汇入延误,同时也节约了油耗.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传统匝道控制车流汇入时车辆需要减速至停止,从而造成延误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网联车环境下的高速匝道汇入车辆轨迹优化的两阶段优化模型,其中,第1 阶段优化车辆进入匝道口的时序;第2 阶段基于第1 阶段的最优时序,优化车辆轨迹. 根据所构建的模型设计了一种启发式算法优化车辆通过匝道冲突区域的时序,然后结合 GPOPS工具优化车辆的轨迹.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到20 min 随机到达的车流,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先进先出的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使总延误减少59.7%,总油耗减少10.5%,说明该方法能够实现车辆以较高的速度通过匝道冲突区域,有效地减少了车辆汇入延误,同时也节约了油耗.  相似文献   

17.
在天然连续弯曲河段的概化模型上进行推移质输沙试验,分析不同弯道段推移质泥沙运动的特点,绘制了泥沙运动轨迹图.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的连续弯道中,推移质泥沙运动轨迹不同,凹岸来沙和凸岸来沙向下游输移时呈现不同的特点.连续弯道的前、后两弯的形态和过渡段的河床形态影响泥沙运动路线,决定泥沙输移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之上,对推移质级配、床沙组成和水力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根据脉动流速服从正态分布和输沙平衡时床沙与推移质泥沙颗粒的交换处于平衡状态的概念,经力学分析、数学推导和试验研究,得到了适合于宽级配非均匀沙河槽的推移质级配计算式和计算方法。用本文方法预报的推移质级配曲线与实测级配曲线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数控系统补偿功能有关数据的计算和设置,实现了对机床伺服轴定位误差进行补偿,使该项误差限制在机床允许误差范围内,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铁路有砟道床板结对其自身动力特性的影响,利用离散单元法并考虑道砟颗粒的真实外形建立了板结道床的仿真分析模型,分析了脏污板结及板结程度对有砟道床动态响应的影响,并探讨了板结引起道床弹性损失、刚度变大的细观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道床板结会增大道床中道砟颗粒的振动水平,并且板结越严重影响越明显,板结可将道砟颗粒的振动加速度增大20%~30%;板结会加强列车荷载对道床的冲击作用,增大道砟颗粒之间的接触力容易引起道砟颗粒破碎劣化;板结会放大不同位置处道床工作性能的差异,增大道床刚度的不均匀性;道砟颗粒之间的脏污板结材质会抑制道砟颗粒的相对移动,可将道砟颗粒的滑动分数降低至正常的50%左右,减小列车荷载作用下道床整体的宏观变形,从而呈现出刚度增大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