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天下,中国摩托车行业雄踞世界摩托车行业的半壁江山。然则,泱泱大国,其自主品牌在内地市场却没有谁与争锋的雄霸气势,而是与合资品牌“楚汉相争”。面对在全球都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日系摩托,中国自主摩托车品牌即便使出浑身解数,也抗击乏力。  相似文献   

2.
林海 《摩托车信息》2014,(11):94-95
11月14日-17日,亚洲最大的摩托车展、全球最大的交通工具摩托车展——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将在摩托车之都重庆绚丽启幕。作为摩托车行业的年度盛会,本届展会荟萃全球400多家参展企业,其中整车品牌超过40个,参展企业集中展现了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全面提升展会的观赏性与互动性,本届展会将着力打造首个摩友互动嘉年华,一个能让摩托车爱好者及普通市民参与进来的互动体验式摩托车博览会。  相似文献   

3.
(一) 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在合同环境下,为了实施对外部的质量保证而建立的质量体系。它是为向需方提供各种证据,使其相信体系的适用性、有效性和产品质量的符合性而建立的。中宝铝轮有限公司是摩托车铝轮行业的排头兵,在1997年全国汽车、摩托车及配件市场竞争力调查中,“品牌市场占有率、品牌质量满意率、’97购买首选率、品牌综合竞争力”四项指标为全国摩托车车轮行业第一。公司为了适应市场竞争,根据摩托车铝轮质量的产生、形成和  相似文献   

4.
一、日本摩托车与客车的两种境遇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东南亚各国市场,日本品牌摩托车与中国品牌摩托车进行了一场价格大战,日本高价摩托车几乎要被中国低价摩托车挤出市场,然而,这两年日本品牌摩托车又卷土重来,牢牢占据了其高端市场。论销售数量中国领先,论销售额日本遥遥领先。中国摩托车与日本摩托车与相比,在质量、技术上差距不大,但日本摩托车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所以中国摩托车靠低价竞争策略尽管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并未撼动日本摩托车世界名牌地位。由于中国摩托车靠低价促销给当地消费者留下低质低价不良印象,所以,日本摩托车借机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5.
2007年的山东市场,对于力帆摩托车品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在此之前,经历了代理商置换、涨价、电动车冲击等不利因素后,力帆在山东市场出现了网络流失、销量下滑、品牌竞争力急剧下降,对整个品牌造成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摩托车和摩托车发动机大型生产基地之一的隆鑫集团,坐落在中国摩托之都--重庆.作为机动车辆的"心脏",发动机是衡量机动车辆技术含量的重要参数.志在铸就国际竞争力品牌的隆鑫集团,一直坚持打造中国最大的热动力基地,把强化发动机整体性能作为提升隆鑫摩托车品质的首要大事.  相似文献   

7.
<正>争奇斗艳的新品,令人目不暇接;缤纷多彩的活动,让人嗨翻天。潮流、个性、休闲、摩旅、青春等种种元素大行其道。没错!主打"个性化"和"娱乐化"招牌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就是要让个性当道,娱乐至上。参展范围实现全覆盖11月14日~11月17日,2014年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作为摩托车行业的年度盛会,本届展会荟萃了全球400多家企业,整车品牌超过40个,参展企业集中展现了中国摩托车的核心竞争力。据统计,本届摩博会期间各大整车品牌累计销量达2523辆,合计推出了50多款首发新车,共计13万人次观展。  相似文献   

8.
重庆摩帮遭遇重创,产销急速下滑,行业老大的地位面临严峻挑战。重庆摩帮的危机绝非偶然,重庆的产业集群竞争力、区域竞争力、行业发展趋势以及重庆摩托车企业自身经营战略等方面与江浙、广东板块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劣势。这一事实折射出了目前摩托车行业的竞争态势: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品牌之间的竞争转化成了板块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技术》2010,(10):45-45
中国摩托车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跻身于世界摩托车生产大国之列。但是相比国外摩托车企业,中国摩托车企业在品牌和产品整体形象、产品附加值、自主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大而不强是中国摩托车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摩托车产业产销规模已连续18年世界第一,但综合竞争力不强,产业链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严重,低价竞争,缺少一流的产品,缺少国际一流的企业和品牌;中国摩托车产业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对扩大内需和出口、城市交通结构的持续改善、以及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感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同时,世界摩托车产业正处于技术不断更新,市场需求结构,市场格局、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期,中国摩托车产业面  相似文献   

11.
借助重庆国际博览中心这个世界一流的展览场馆,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必能将展会灵魂演绎至极致。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创办于2002年,每年一届,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1届。历经多年发展,该博览会已成长为集中外摩托车品牌展示、新品发布、高峰论坛、骑士评选、试骑试驾、特技表演、摩托车骑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现场活动于一体的成熟展会,是亚洲最大的摩托车博览会。在过去11年时间里,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为全球的摩托车爱好者献上了一场场代表中国摩托车工业最高水准及  相似文献   

12.
重庆摩帮遭遇重创,产销急速下滑,行业老大的地位面临严峻挑战.重庆摩帮的危机绝非偶然,重庆的产业集群竞争力、区域竞争力、行业发展趋势以及重庆摩托车企业自身经营战略等方面与江浙、广东板块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劣势.这一事实折射出了目前摩托车行业的竞争态势: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品牌之间的竞争转化成了板块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摩托车》2017,(9)
正近些年,随着各大摩托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国内摩托车爱好者的增加,各种各样的摩托车文化在国内也开始生根发芽。而由于哈雷-戴维森公司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美式摩托车文化首当其冲成为广大摩托车爱好者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骑行文化。  相似文献   

14.
信息     
《摩托车》2007,(2)
鑫源:荣获“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12月底,为了推动重庆市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鼓励更多的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培育自主品牌,提高重庆企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重庆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暨授牌表彰大会,对重庆市在2007年度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鑫源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等  相似文献   

15.
曾经赊销盛行的辽宁、吉林摩托车市场,随着近年行业洗牌的加剧而出现了新的销售格局:代理商在优胜劣汰后做摩托车更加专心;市场品牌得到净化,一线品牌实力更加凸显;合资品牌加大宣传攻势和终端投入,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消费者选择摩托车品牌时更加理智.与合资品牌相比,力帆摩托在辽宁、吉林市场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产品线比较广泛,是唯一达到轿车技术水平的水冷动力产品.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07,(3):47-47
中国摩托车头盔行业:品牌缺失的行业中国摩托车保有量世界第一,随着用户安全意识的提升,头盔市场需求潜力十分巨大。对中国头盔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崛起机会。但纵观摩托车头盔行业,虽然中国头盔年产量,出口量都相当可观,但却因为成长历史较短不重视品牌等原因,在出口以及市场上卖的国产头盔以中低档为主,因而形成不了強势的品牌,行业高端市场牢牢地把在AGV、SHOEI、ARAI等为代表的国外品牌的手里。由于长期的价格战,使企业很难开展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7.
9月17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隆重开幕的同时,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摩托车事业部举办了媒体见面会,以陈永强为总经理的事业部高层领导和嘉陵、建设、轻骑等成员单位领导悉数登场亮相,向行业和媒体发表了兵装集团发展摩托车产业的主张、宣言,启动了嘉陵、建设、轻骑三品牌市场联动行动。这标志着兵装集团打造中国摩托车工业航母正式拉开了帷幕,是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史上又一影响深远的事件。  相似文献   

18.
信息广角     
“嘉陵”荣登交通类品牌榜首由国家统计局、全国总工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等机构组织的涉及交通、家电、食品、烟酒、服装5大类40个品类、12000多个国产品牌的’97全国主要消费品市场竞争力调查于近日揭晓,中国兵器工业龙头企业、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排头兵、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生产的“嘉陵牌”摩托车荣登全国交通类10大品牌榜首。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料显示,此次调查涵盖了全国6250万户逾2亿城市居民,抽选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注定是摩托车行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金融风暴余音未了,实体经济百废待兴。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培育产品营销核心竞争力为首要任务,加大了打造服务品牌力度。提出了由政策促销向服务促销转变。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对于众多的摩托车生产企业来说是多事的一年。国家正式实施"欧Ⅱ"、"一车一证"两大行业管理政策,导致了全行业市场价格体系重建,竞争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一批二、三线品牌激流勇退,一些知名品牌也成昨日黄花风光不再,真所谓"浪花淘尽英雄",这一切留给了人们更多的感慨和思考。中国摩托车工业现状如何,中国摩托车企业该如何发展?笔者就此采访了隆鑫工业集团副总裁、隆鑫事业部总经理闵立志先生。笔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一个认识上的失误,就会带来行动上的失策,这说明认清形势的重要性。你认为在2006年我们应如何关注行业发展的态势及带来的市场机会呢?闵总:关注目前行业发展带来的市场机会,主要应从下面三个方面着眼。一是国家通过2004年的《目录》和《公告》的出台,2005年的"一车一证"、"欧Ⅱ"达标,2006年又提出达"欧Ⅲ"标准的要求,制定了至2009年形成3家~5家年产量在100万~200万辆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集团的中国摩托车工业发展目标,以及重点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企业,扶植有发展后劲的中型企业和加强摩托车的知识产权开发力度,以科技提升摩托车的市场竞争力,摩托车企业走强强联合道路四项政策,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