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因素数学模型在温州瓯江口浅滩围涂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波浪、潮流、盐度、悬沙、底床冲淤等多种因素数学模型,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对瓯江口温州浅滩围涂工程海区的波浪场、潮流场、盐度场、悬沙场、底床冲淤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温州浅滩围涂工程对瓯江泄洪、瓯江南北口分流比、乐清湾养殖业、瓯江口港口航道及状元岙深水区、南口口外滩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温州浅滩围涂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温州浅滩围涂工程对港口航道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波浪、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瓯江口温州浅滩围涂工程海区的工程前后的波浪场、潮流场、悬沙场、底床冲淤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温州浅滩围涂工程对瓯江口港口航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证。研究结果表明,温州浅滩围涂工程不仅对温州港现有港口航道及未来的状元岙深水港区基本没有负面影响,而且有利于航道水深的维护和稳定,可以改善从瓯江北口到黄大岙水道的船舶航行条件。  相似文献   

3.
温州浅滩围涂工程悬沙分布和输移沉积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温令平 《水道港口》2004,25(Z1):70-74
应用遥感技术分析了瓯江口地区悬浮泥沙分布和输移特征,以及温州浅滩围涂工程实施后对航道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温州大门港口物流区规划围垦后的有关潮流泥沙问题。在掌握了工程海域水动力及泥沙运动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对工程实施后的潮流场、悬沙场、地形冲淤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从水动力、泥沙冲淤等方面分析了工程对周边海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钱塘江河口特殊的自然特征,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钱塘江河口进行了大范围的治江围涂。由MIKE软件建立了杭州湾水动力水质模型,探讨钱塘江河口围涂工程对杭州湾潮流场、盐度场以及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仅在工程区域附近影响了杭州湾水域的水动力特征,使得河口区的流速增大;围涂工程使得湾内盐度等值线后退,有效地减弱了杭州湾的盐水入侵;工程后随钱塘江而来的污染物得到了更快的扩散稀释,减弱了河口区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水道港口》2005,26(4):247-247
2005年9月11日,由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海岸河口多功能数学模型软件包TK-2D通过了交通部鉴定。海岸河口多功能数学模型软件包TK-2D包括波浪场、潮流场、盐度场、悬沙场、地形冲淤场数值模拟软件,是在长期数学模型研究的工作基础上,通过对海岸河口数学模型进行系统化、实用化、通用化而集成的,符合《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JTJ/198-233)的要求,是研究海岸河口地区海岸、水利、港口、航道等工程的重要摸拟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7.
横沙东滩是横沙岛东侧的大型水下浅滩,与崇明东滩、九段沙同为长江河口拦门沙地区的3大浅滩之一;长期以来位置和海床均十分稳定,是建设挖入式港池的理想区域。利用三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从水动力、泥沙输运角度对长江口横沙浅滩建设挖入式港池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工程前后潮流泥沙变化,为横沙东滩建港及影响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温州海域研究与开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温州海域水动力泥沙研究进展情况和主要的开发情况及相应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括岸滩稳定、沉积过程、潮汐、潮流、泥沙、台风风暴潮、卫星遥感等的研究及温州浅滩围垦工程、瓯江南口工程、航道整治工程、30万t级航道工程、大、小门岛围垦工程、乐清湾港区工程等开发工程。  相似文献   

9.
瓯江南口封堵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二维波浪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手段,通过工程实施前后的波浪场、二维潮流场、泥沙场、地形冲淤变化场的数值模拟和分析,对复杂的瓯江河口南口封堵工程的各种方案进行了研究,从对周围水沙环境影响角度论证了南口封堵工程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将现潜堤加高的南口完全封堵方案是基本可行的,南口半堵方案是完全可行的。建议瓯江南口从半堵起步,逐步完成南口的完全封堵。  相似文献   

10.
钦州湾老人沙规划围海方案处于口门涨落潮通道的浅滩上,围垦会对钦州湾海域水动力和泥沙环境产生影响。借助于潮流泥沙物理模型试验,模拟整个钦州湾海域潮流情况,对规划方案流态、潮流场变化、港池航道泥沙淤积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模型试验研究表明,在钦州湾涨、落潮通道浅滩处口门围海,虽然利用地形地貌顺水流布置,仍会造成通道内水流重新分配及湾内纳潮量减少,规划方案对钦州湾纳潮量影响均减小4%左右,港池航道平均回淤强度在0.19 m/a内。虽然优化围垦方案南端岸线形状可减少分汇流影响,但在钦州湾口门围垦还应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