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上自有铁路运营以来,现代通信就是其不可缺少的技术基础。试想,用蒸汽机车牵引的机车要用马传递列车运行的信号和货物到达的信息,能行吗? 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修建了一条长14.5公里的吴淞铁路,这是我国最早的营业性铁路,当时就采用了指针式闭塞电报设备。与吴淞铁路同时在沿线建成的一条电报线路,成为中国铁路通信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铁路趣闻     
上海火车站的旧址 上海火车站的始建,可追溯到中国土地上第一条运营铁路——吴淞铁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紧闭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的枪炮打开,外国资本蜂拥而来,操纵了中国的海关,掠夺了中国的内河航行权,强迫中国开辟了通商口岸。为了进一步扩展侵略势力,在中国修建铁路,便成了外国列强梦寐以求的事了。 1872年,美国组织了一个吴淞  相似文献   

3.
在编纂《中国铁路通信史》中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我国的铁路通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地方使用的? 根据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铁路大事记》(1876-1995)记载:1876年吴淞铁路是中国大地上出现的第一条营业性铁路。这条铁路是外国侵略者未经中国允许而擅自修建的,开通后不久即被清朝政府拆除。1881年建成的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办铁路的开端。 李鸿章在处理吴淞铁路赎回、  相似文献   

4.
1876年英国资本集团采用欺骗手法在中国修筑吴淞铁路,这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营业铁路,这条运营不到一年的铁路虽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但它毕竟开创了中国铁路的先河。1881年,修筑了唐山——胥各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辛亥革命后,全国有十余条铁路线,总计里程万余公里。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铁路,标准不一,装备杂乱,造成了中国铁路混乱落后的局面。当时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铁路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现在从老火车北站经过江湾站通往宝山区,这段线路是高架线,其脚下原来是一条老铁路即淞沪(吴淞至上海)铁路的旧址。淞沪铁路(注1)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吴淞铁路,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条运营铁路。提起这条吴淞铁路,说来话长……  相似文献   

6.
上海吴淞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既然铁路、火车属外来引进事物.首先由外国尤其是发明地人员来策划修建实在没什么不妥。其后.由铁路衍生出我们现在熟知的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以及悬浮列车等各式城市、城际轨道交通。据此,上海吴淞铁路堪为中国铁路、乃至轨道交通建设之嚆矢。  相似文献   

7.
从1876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在我国修建第一条营业铁路——吴淞铁路,到1996年京九铁路通车,中国铁路走过了120年的漫长路程。为了用史实向全路青少年进行爱国爱路教育,由全国铁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铁道学会和铁道部铁路史编辑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铁路影视音像中心摄制的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铁路120年》面世了。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中国首条铁路是1876年英国公使提议建造的吴淞铁路。虽然是英帝国主义采用非法手段修建的铁路,并且在通车16个月后就被拆除,但它开辟了中国铁路的先河。  相似文献   

9.
中国铁路在世界排行榜上 俄罗斯出版的《铁路运输》在1997年第10期上载文刊登了1995年~1996年世界各国铁路的情况。中国铁路营业里程5.6万公里,位于美、俄、加、印之后居第五位。其中我国电气化铁路里程10100公里,在俄、德、法、日、波、印、南非之后,居第八位。我国铁路运营状况名列前茅,尤其客运周转量居各路之首,达3543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次于美国为12836亿吨公里,而货运量15.9亿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铁路轮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具有较多的河流,较长的海岸线,较大的海峡。为了解决铁路跨江、过海的问题,铁路轮渡在中国应运而生。中国铁路轮渡有着七十多年的历史,在长江上先后建成了四条铁路轮渡,在琼州海峡上建成了一条跨海铁路轮渡,正在建设另一条跨海的烟大铁路轮渡。迄今为止,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内河和跨海铁路轮渡的国家之一。不仅如此,无论工程建设还是运营管理,中国铁路轮渡均具有自己的特色,并且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快速发展的中国铁路重载运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侯月等主要干线普遍开行了5000吨至6500吨货物列车,扩大了运输能力。建立和完善大秦铁路集疏运体系,采用先进的机车同步操纵技术和大吨位货车制造与使用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机车无线同步操纵技术与GSM-R技术结合,中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大秦铁路大量开行1万吨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运量由2002年的1亿吨,增长到2007年的3亿吨,创造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奇迹。不仅如此,大秦铁路的目标还在不断提升,将来会达到3.5亿吨或者4亿吨,这些成就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由于中国铁路技术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发展重载铁路,因此与世界上一些铁路重载技术发达的国家进行交流与探讨变得尤为重要。正因如此,2007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的铁路重载运输装备技术专题交流会受到了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2.
刘伟 《中国铁路》2012,(11):1-4
<正>2012年11月27—30日,全球铁路行业瞩目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即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届时,世界铁路行业展商毕至,专家云集,将再一次吸引世界铁路的目光,成为世界铁路的又一次盛大聚会。1992年,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MODERN RAILWAYS)首次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20年来,在铁道部领导亲切关怀、相关部门大力支  相似文献   

13.
6月22日,第九届国际重载运输大会在上海举行。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铁路重载运输快速发展,大秦铁路创造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奇迹。通过此次大会,中国铁路将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铁路同行的交流合作,充分学习借鉴世界各国铁路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快中国铁路现代化进程,为世界铁路技术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兴办实业始于铁路在世界各国领袖人物中,像孙中山先生这样矢志不移、大张旗鼓地倡导兴筑铁路者绝无仅有.孙中山先生一再强调中国要发展铁路,这同他坚信"实业救国"理想是密切相关的.孙中山先生在国外从事革命活动时,就研究工业发达国家铁路发展经验及列强侵略中国铁路路权的历史教训.孙中山先生通过社会考察发现,英国工业革命之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铁路在西方国家走向鼎盛,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成为世界文明进步的亮点.他在国外每到一地即收其舆图,"留心比较世界之铁道,实偏有所嗜."早在1891年,他所撰《农功》一文中就提出了"亟宜造铁路"以屯田戍边的主张.1894年6月,他在《上李鸿章书》中直言"地球各邦今视铁路为命脉矣",大声疾呼中国修建铁路,实现商兴民富国强.  相似文献   

15.
2008年6月24日,国产"和谐号"CRH3型动车组在刚刚建成的京津城际铁路上创造了时速394.3公里的我国铁路列车运行速度最高纪录.2008年8月1日在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的前夕,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北京到天津,全程120公里,运行时间30分钟,最高时速达到350公里.京津城际铁路拉开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序幕.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即铋下世界铁路运营速度最高纪录,是中国铁路向奥运会献上的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16.
1中俄两国铁路概况 截至2009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6万km,超过俄罗斯铁路跃居世界第二。不仅如此,中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于1825年首先诞生在英国,大约十多年后,有关铁路、火车的知识和技术就陆续传入中国.不过比较特殊的是,中国的铁路修筑自晚清开始,就与国防事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正3月5日,2016年亚欧铁路展(EURASIA RAIL 2016)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共有来自20个国家的260家参展商参加,包括享誉世界的铁路行业巨头——法国阿尔斯通、德国西门子、加拿大庞巴迪、韩国现代集团,以及以华为、中国中车、亨通光电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企业。亚欧铁路展是享誉世界的三大铁路专业展览会之一,已连续六年在土耳其举行。展会汇聚了世界一流的铁路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及当地具备铁路建设与施工资质的企业。此次展览会,亨通携全系列线缆解决方案亮相并受邀出席大会  相似文献   

19.
干线铁路     
《世界轨道交通》2009,(4):12-14
沈阳2009年将投资130亿建铁路;提前为跨海通道对接作准备西环铁路电气化改造;京张城际铁路8月开工;兰渝铁路广元段开工6年后将连接兰州重庆;青海第一条地方铁路将于8月试运营.  相似文献   

20.
颇有影响的《世界铁路杂志》自1960年开始,每年都出版一本世界铁路和快速运输的专集,在最新出版的专集“Rail Outlook 2001”中载文描述了世界铁路工业的投资趋势。该文使用的素材颇为丰富,以德国DVB运输银行的全球运输市场调查为主,并与世界主要铁路设备供应商进行了座谈。文章发表时的题目为:“Bright Outlook for RailInvestment”(铁路投资前景光明)。 文章指出,1993年世界铁路对机车车辆的投资是180亿美元,2000年这一投资增长到250亿美元,预计到2004年世界铁路对车辆设备的投资将达到3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