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豪车之险     
张谊 《轿车情报》2012,(4):288-291
在我国,每年40%~60%的豪华汽车增长率成为了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个数字从某些方面反映了国内的汽车消费水平确实增长迅猛,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表示我们在道路上行车的风险增加了。  相似文献   

2.
陈杰 《轿车情报》2014,(6):212-215
我们中国媒体一行受奔驰的邀请前来参加日内瓦车展,在开展前夕,我们顺道来到奔驰的老家斯图加特,据说这个城市的人们50%的工作与奔驰有关,汽车工业是这座城市的支柱型产业。而为了探寻汽车文化,我们一行驾驶着AMG车型前往了位于梅赛德斯中心的奔驰汽车博物馆,从128年之前奔驰造出世界上的第一辆汽车,到今天搭载众多前卫科技的新产品,这座博物馆不仅向我们讲述了人类与汽车结缘的这100多年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对奔驰品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11月下旬的欧洲,已经逼近雪花将飘的低温临界点,但是在南德大城、也是BMW总部所在地的慕尼黑,却因为准备迎接全球百余位汽车专业媒体而显得闹热滚滚!在这里,我们以“十年恍若一日”的飞快速度领略了这个全球汽车界重量级角色所积极发展的各项创新科技,不禁让人由衷赞叹:“未来的确是美好的!”  相似文献   

4.
<正>与车界精英一起聚焦中国汽车界,让多种声音公正表达,让我们相约高端访谈节目《梅卿面对面》,用我们的关注给中国汽车界送去一些前行的力量。近来网络上有一句话很流行,说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有的人明明靠长相吃饭就可以了,可他还偏要靠才华,到底该靠才华还是长相呢?实际上,这个颜值的话题,在汽车的世界里也特别适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关注汽车动  相似文献   

5.
《轿车情报》2011,(7):88-91
这是一场文化之旅。在地球的另一端,一个仅史的事件。那里曾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生活方式,却也难逃令人扼腕叹息的沉沦命运当中国接过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这个接力棒.汽车发展历程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享这个“车轮上的国度”辉煌的文明。有200多年文明史的国家曾经不断诞生着影响汽车历诞生过无数令人血脉喷张的车型,创造了令人羡慕的成为世界第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的时候,美国的本期专题,让我们带你走进美国的汽车世界,  相似文献   

6.
声音与回响     
回首过去的一个月,一直致力于打造顶级中国汽车运动传媒的我们听到了很多声音,这些声音来自四面八方,内容也涉及方方面面,有些让人感到欢欣鼓舞,偶尔也有一些让人无奈和黯然神伤。可是无论如何,身为媒体的我们是愿意听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声音的,因为声音多了无疑在证明中国汽车运动的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新能源车的出口量逐年攀升,平均每三辆出口汽车中,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对于中国新能源车企来说,全球不同新能源出海市场竞争呈现出迥异态势。欧洲,如何对打老牌头部车企?欧洲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最重要市场之一,是许多车企出海的重要目的地。霞光智库的数据指出,在欧盟碳减排压力的驱动下,2022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平均渗透率已经提升至24%。在一些新能源车渗透率更高的北欧国家如挪威,这个比率甚至高达88.5%。同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洲出口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为比利时、英国和斯洛文尼亚,数量分别为19.8万、10.9万、4.7万辆。  相似文献   

8.
去年,中国汽车企业向欧洲和北美出口车辆的可能性和前景,引起了媒体的普遍关注。中国企业在欧洲车展和底特律车展上展示了新的设计,并向媒体宣布有打入国外市场的计划。各国的人们对此反应不一,有人为此兴奋不已, 也有人为此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9.
商彦章 《商用汽车》2013,(1):113-114
疲软的经济使得欧洲各国对中国的投资充满期待,并开出了税负、租金方面的优惠条件。不得不说,这是中国车企赴欧投资的"密月期"。近年来,在欧债危机的蔓延中,欧洲经济出现衰退,汽车工业不可避免地陷入低迷。这给具有性价比优势的中国车企带来了出口欧洲市场的机遇;同时迫使欧盟一些国家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剥离盈利能力相对较弱甚至亏损的资产,为有实力的中国车企提供了抄底的机会,纷纷投身于全球汽车业的重组大潮中。目前,欧洲区域局势保持稳定,欧元货币仍然具有吸引力,人力资源成本却大大下降;这也有利于中国企业抓住机会扩大全球产业链,吸收关键技术,增强研发能力。反观欧洲,疲软的经济使得各国对中国的投资充满期待,卢森堡、比利时等方面不断来访,并开出了对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10.
目前,GB 1589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修改.我们也知道,中国商用汽车外廓尺寸和重量等标准很多都是参考自欧洲的标准.那么欧洲在制定相关标准的时候,这些尺寸的依据是怎么得来的?欧洲多年来在道路运输的经验对于我国有什么借鉴的意义?如今的GB 1589不足的地方在哪里?又该如何修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对中国和欧洲的商用汽车行业都十分了解的两位专业人士——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的冯峰博士和斯堪尼亚中国战略中心执行董事何墨池先生,我们不妨听听他们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占强 《世界汽车》2005,(5):76-78
随着汽车市场越来越成熟,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究竟哪些汽车最安全,哪些汽车又不够安全呢? 你对汽车安全性究竟了解多少呢?让我们听听专家们是怎么说的。什么车最安全2005年3月,欧洲顶尖的独立碰撞测试机构Euro NCAP,公布了最新的汽车碰  相似文献   

12.
说到自主品牌的汽车,你会想到谁?说实话我在这次活动前对江淮汽车生产的轿车了解甚少,但是,也就是这次活动让我对自主品牌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江淮汽车这个企业,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首先想到的就是旗下的商用车——瑞风,瑞风确实在中国的商用车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田越 《汽车杂志》2003,(4):36-37
宝马汽车主要是针对顶端的客户群,而中国这个群落比较小这和德国不一样,我们不能拿德国的这些东西硬套在中国上,总之中国的市场还没有成熟到让3系的销售超过7系。  相似文献   

14.
和国外上百年历史的汽车企业相比,中国的汽车企业是年轻的一辈。而即便是和中国的汽车企业来比,观致也不过是刚刚诞生5年的“新生儿”。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这个时间只是某款车型的正常市场周期。但是这5年的时间,却让观致汽车从无到有,经历了从产品线确立到连续推出第二款车型的发展历程,让我们看到了观致成长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最美中国车     
《时代汽车》2013,(9):92-93
日前,适值“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在京举办之际,天佑摄影俱乐部(天佑摄影网)携手展会主办方联合举办了“最美中国车”主题摄影大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是国内唯一专门展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的展会,今年是第四届,以往历届展会都得到了国内自主汽车企业的重点支持,一汽、东风、上汽、北汽、广汽、长安、奇瑞、金龙、常降等汽车企业都参加了本届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  相似文献   

16.
完全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使用环境等消费需求设计打造的新天籁,以中国车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不禁让我们的心里暖烘烘的。对消费者尊重、负责,这是一个汽车生产厂商最根本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7.
让车代言     
张乃超 《车时代》2014,(8):36-41
“车的一切,让车代言。”这是我从事汽车媒体职业三年以来,看过的最有态度的一句广告语。不请任何明星,一切都靠产品和质量说话。对于观致这个新生品牌来说,在品牌建立初期,它不仅仅做到了通过质量建立起口碑,还通过观致逸云系统的应用开创了车联网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听车断车病     
说到“听车断车病”,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很高深的东西,起码它需要一双特别灵敏的耳朵,是的,要想从汽车发出的一些细微的声音里诊断出车的毛病出现在哪里,不仅需要一双特别灵敏的耳朵,还需要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不过,对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趁开车前,倾听一下爱车所发出的一些特别的声音,却未必需要很灵敏的耳朵,但是说不定还能让你提早发现问题,避免路上抛锚呢。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站在全局的高度,处理好“非典”防治和搞好经济的关系。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一手抓“非典”防治这件大事,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据了解,企业直接捐钱、捐车的不少。有的还出色地完成了特殊情况下的非常任务。  相似文献   

20.
罗晓宵 《汽车杂志》2005,(3):163-163
每个进入汽车社会的国家似乎都有属于自己的国民车,而且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国民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价格低廉,能让社会中的大部分人享用的起。昨天无聊的时候我想了想对中国来说,我们自己的国民车究竟在哪里呢?可能有人会想到夏利,可是大家不要忘记夏利虽便宜,但始终不能与日本脱离干系,可能还有人会想到QQ,可QQ不耐用、维修费用也达不到国民车的标准……有点可悲,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到如今,我们竟然没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国民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