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代用能源汽车生命周期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代用能源汽车的各类及其生命期评估的系统边界和评估指标,并分析了国外代用能源汽车燃料周期的整体能源消耗、化石燃料消耗、石油消耗、5种标准排放物(VOC、CO、NOx、PM10、SOx)和温室气体排放物(CO2、CH4、N2O)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要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并且对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本文参考国外有关资料,介绍了汽车用能源的现状、将来汽车用能源的应用与发展和代用燃料汽车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要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并且对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本文参考国外有关资料,介绍了汽车用能源的现状,交垭汽车用能源的应用与发展和代用燃料汽车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4.
环保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汽车厂家投资进行特种车的研制,加混合动力汽车、代用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和电动汽车。特别是1990年美国加州颁布了新的“清洁空气法”,规定自1998年开始,凡销售的汽车中必须包含2%的零排放汽车,同时对各种排放物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限值,这就迫使厂家不得不在发动机和代用燃料上打主意。但要满足零排放的要求,只有氢能汽车和电能汽车才能办到,而氢能汽车实用化程度还远不成熟,于是大家都把精力集中到电动汽车的开发研制上。电动汽车与内燃机汽车是同时代问世的,就性能而言,只要不…  相似文献   

5.
以某轻型商用货车为研究对象,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以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获取、生产运输、零部件制 造和车辆装配阶段为边界的碳排放量计算模型,探讨了轻量化措施中所涉及材料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差异,对比分析了该 车轻量化前后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替代材料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增强塑料的生命周期碳 (CO2 ) 排放量显著高 于被替代材料钢和铸造铁,分别为 6.23 kg/kg (锻造铝合金)、6.92 kg/kg (铸造铝合金)、14.76 kg/kg (车用镁合金)、 20.2 kg/kg (车用碳纤维增强塑料)、2.85 kg/kg (普通钢)、0.67 kg/kg (不锈钢) 和0.81 kg/kg (铸造铁);轻量化后的动 力总成系统、传动系统、底盘和车身部分的碳 (CO2 ) 排放量分别增加了0.57%、525.51%、11.57%和33.29%,车辆生命 周期碳 (CO2 ) 排放量增加了 36.22%;钢和铝生命周期碳 (CO2 ) 排放量的降低对于轻量化前后车体部分的减碳效果均 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食用植物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代用燃料,它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更新生产的一种能源。通过用废食用油制得的柴油机代用燃料,在小型高速柴油机上与0号柴油做了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燃用柴油相比,用废食用油作为代用燃料输出功率几乎相同(仅低2%),燃油消耗增加了6%~12%,排气温度降低了20℃,所排出的CO2降低了10%~15%,CO降低了10%~18%,HC降低了47%。  相似文献   

7.
我国车用燃料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不少国家为降低汽车的排放物,开始开发代用燃料代替矿物燃料,以减少排放物对空气的污染.我国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与开发.了解车用燃料发展的历程及当前燃料现状对开发汽车新品种、适应用户的需要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从长远来看,交通领域的能源供应安全必须要求使用替代能源汽车。电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池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能够降低交通领域对石油的依赖性,减少二氧化碳(CO2)以及区域性有害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9.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新能源汽车环境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全生命周期和新能源汽车概念,然后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对目前几种典型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与环境影响及能源转换效率进行了评估,经过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了几种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最后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氢燃料电池汽车(FCV)是未来交通运输的理想解决方案,由于其在使用过程中仅消耗氢气,寻找对资源、能源和环境影响最小的氢气来源,对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和评估了4种不同的制氢方法,通过建立FCV燃料循环的全生命周期评估数学模型,并与GaBi软件的基础数据库相结合,实现对FCV的全生命周期评价。选择丰田MIRAI FCV作为实例对象,对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基于建立的评价模型,对FCV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价,探讨不同制氢方法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影响,研究中国电力结构和制氢效率改进对电解水制氢法的积极作用,分析了以不同清洁能源作为电力来源时对电解水制氢法的影响程度。在对中国的人口、能源分布情况和能源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后,结合建立的清洁能源电价预测数学模型,提出了短期内适合推广FCV的区域,明确了考虑环境成本时的各区域推荐的制氢方法或清洁能源发电类型,给出了考虑经济成本时的各区域在当前和未来30年内推荐的清洁能源发电类型。通过所建立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和清洁能源电价预测模型,确定当前阶段的最佳制氢方法,发现了中国当前电力结构存在的问题,明确未来中国各地区能源结构发展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只有以清洁能源发电作为电力来源时,电解水制氢法才是未来大规模制氢的理想方案,清洁能源使用优先级顺序为核能、水电、风能;人口密度小于150人·km-2的地区(除中心城市外)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应大面积推广FCV,推广的重点应该在中国的东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