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传递系数法和FLAC的强度折减法,对猴子石滑坡在天然状态、三峡蓄水及地震等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结论基本一致,但FLAC法能反映出滑坡体内的应力和应变变化规律,能跟踪关键点的位移、速度以及应力随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FLAC数值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针对耒宜高速公路k255 800~960段左侧路堑滑坡,利用FLAC数值模拟分析了滑坡的演化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滑坡破坏机制。分析表明以锚杆加固的抗滑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滑坡的发展,其成果已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3.
利用FLAC自带的强度折减法,分析了镇安县水泥厂后滑坡的稳定性,并与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镇安县水泥厂后滑坡在天然状态下,整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饱和状态下稳定性差,有整体失稳的可能。数值结果表明,当滑坡处于饱水状态时,滑坡稳定系数F s只有0.95,与极限平衡法计算得到的结果F s=0.99基本一致,同时能更为直观的反映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相似文献   

4.
公路沿线松散体滑坡发育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松散体滑坡是丘陵地区公路沿线常见的滑坡类型,滑坡体滑动面多为松散介持和基岩的交界面。滑体物质的强透水性和基岩的弱透水性构成了该类滑坡发育的主要水文地质和基填土加载及车辆振动是其发育的主要动力机制。有元数值计算表明,该类滑坡体路基部分应力梯度较大,路基内侧边坡脚出现较大范围的拉应力区。  相似文献   

5.
深基坑开挖与锚杆支护FLAC3D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FLAC3D软件对某市影视城及商办综合楼深基坑进行了开挖与支护的模拟.计算中采用摩尔-库伦弹塑性模型.通过计算得出深基坑的竖直位移、土体水平位移、锚杆的内力、土体应力应变分布,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最后采用强度折减法对基坑开挖和支护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可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地层-结构模型,利用FLAC3D软件对前龙高速公路路基开挖及公路运营期对大准铁路龙王渠隧道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了公路施工前、施工期以及运营期三个阶段共计四种工况隧道衬砌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状态,表明铁路隧道衬砌结构在四种荷载工况下的强度和变形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向蠕动型滑坡隧道的病害防治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调查分析,建立了3类分析隧道变形规律的地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隧道变形预测的灰色等维新息模型,并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建立了通过预测隧道变形进而预测滑坡体应力和位移的关联预测模式.经模型试验验证,该预测模式能可靠地预测隧道变形量、滑坡体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刚体理论和整体极限平衡原理,建立力学传递模型,分析滑坡在崩塌体堆积作用下的稳定性,建立链式计算关系,最终可确定滑坡破坏的极限阈值。以重庆市李子坝一化龙桥危岩滑坡为例,对该计算理论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理论能很好地反映在崩塌体堆积作用下发生滑坡灾害链的实际情况,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以为此类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FLAC3D软件为平台,基于收敛准则利用内嵌FISH语言二次开发,依据不平衡力-折减系数判定滑坡的稳定系数。应用FLAC3D强度折减法分析滑坡在不同的c,φ值的稳定系数,并分析c,φ值对滑坡稳定系数的敏感性,与极限平衡法对比,二者分析均认为φ值较c值对滑坡稳定性更为敏感。通过对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的比较分析,综合取值作为滑坡的抗剪强度参数,用于滑坡的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结果表明:滑坡的剪应变主要集中于中下部,滑坡呈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10.
深基坑开挖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深基坑开挖时支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位移、应力等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其中,土体用修正剑桥模型模拟,支护结构按弹性考虑。推导了修正剑桥模型的增量型本构关系及空间等参元的计算格式;采用了新的开挖荷载计算方法,并在ADINA程序的基础上编制了一个能模拟实际开挖全过程的空间有限元分析程序;利用所编程序进行了工程实例计算及结果分析。理论计算与实测的位移、应力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颗粒离散元的分析原理,以太(原)—大(连)路堑滑坡为实例,构建了计算模型;各种属性不同的颗粒间划分出了节理。用此模型对该滑坡的运动过程进行了计算预测,对整体的变形、不同部位的位移和应力等运动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部粉质黏土区系拉裂引起的下滑,下部碎石土区因挡墙损坏而产生滑动,拉应力变化不大;指出了在该滑坡存在2个滑动面,为治理工作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存在偏压隧道的某在建公路边坡因切坡施工的影响问题,采用FLAC3D分析其稳定性。首先通过对存在隧道的原状边坡进行开挖数值模拟计算,根据计算所得水平位移和剪应力、应变张量分布特征,分析其潜在滑动面和隧道围岩受拉影响区,确定其加固范围。并进一步分析了锚索加固处理措施的效用,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锚索加固设计,边坡坡脚和坡面的受力变形均可得到明显改善,隧道围岩拉应力区域显著减小,稳定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3.
抗滑桩因其良好的抗滑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滑坡治理中。针对宝成铁路109隧道改线段高家坪滑坡设置了两排抗滑桩,滑坡体前缘支挡防护措施,做好坡面排水和防水;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和传递系数法对滑坡体稳定性、滑坡推力和抗滑桩内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说明双排抗滑桩设计合理。实践证明抗滑桩方案整治效果良好,确保了改线段铁路工程的稳定,该滑坡整治经验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描述岩石的流变变形特征,提出了考虑岩石蠕变过程中材料劣化效应的黏弹塑性模型,并导出了该模型的有限差分格式.基于FLAC3D软件的接口平台,采用C++语言实现了模型的二次开发.在此基础上,采用粒子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与FLAC3D相结合的智能方法,用已有试验数据进行了参数反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反映岩石的黏弹塑性以及损伤特性,能模拟低应力下岩石的两阶段蠕变和高应力下岩石的三阶段蠕变变形效应;只要反演算法参数取值适当,算法在40代左右就可以收敛到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分析抗滑桩的破坏模式入手,运用Rosenblueth法计算滑坡推力、桩身承受的弯矩、剪力、桩的设计强度、嵌岩深度等中间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以及各功能函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假定各功能函数中的参数均符合正态分布,计算出抗滑桩的失效概率.  相似文献   

16.
吴晓 《广西交通科技》1994,19(4):8-12,19
按弹性理论,对柔性路面路基顶面的应力和位移计算并与实测值比较,计算结果为计算值与实测相符,计算值能反映土基工作状态,计算土基顶面的应力小于1kg/cm^2以及路基整体稳定性是路基正常使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依托实体工程,利用FLAC3D程序对压力分散型悬锚式挡土墙的位移及受力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模拟试验得出如下结论:运营期墙顶水平位移最小,底板水平位移最大,位移量沿墙高线性增长,施加预应力后墙体整体水平位移减小;墙体上部水平应力较小,底板水平应力最大,锚索位置出现应力集中,施加预应力后应力集中更为明显;锚索长度越长其运营期水平位移分量越小,轴力越大;压力分散型悬锚式挡土墙土压力大致可分为无压力区、线性增长区和土压力减小区。  相似文献   

18.
船舶结构强度直接计算分析中应力的选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船舶结构进行有限元直接计算分析和评估中,一般采用舱段板梁模型,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应力的选取问题.对于弯曲板单元,有限元计算输出的应力包括上下表面的应力,是否选取上下表面的应力作为强度评估的依据,这与有限元网格和边界条件有关.在船舶结构有限元分析评估中一般采用中面应力作为工作应力,它是上下表面应力的平均,文中对在船舶结构有限元分析评估中采用中面应力作为工作应力的原理、方法做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滑坡稳定性分析点安全系数法的应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用于点安全系数法的滑坡发展阶段,通过算例对点安全系数法与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详细分析了影响点安全系数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计算点安全系数的应力状态是滑带岩土体刚开始全部处于塑性流动状态,即点安全系数法的应用条件是滑坡启动阶段.此时,二维条件下计算的整体安全系数与二维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吻合;而在三维条件下,计算结果符合“滑带抗剪强度参数降低K倍,滑坡的安全系数也降低K倍”的强度储备理念.  相似文献   

20.
FLAC^3D在高速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西省某高速公路项目中,进行路基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除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外,还采用了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分析,在该项目中运用了岩土工程领域知名度很高的有限差分软件FLAC^3D。通过FLAC3D软件建立模型并运用自定义强度折减法对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高边坡的安全系数以及应力、应变、位移、速度等相关云图及矢量图,从而对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有效分析,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