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阐述了榆林车站地下水处理工程概况及采取的处理措施,详细地阐述了排水量和排水管直径的计算方法,简单介绍了排水构造及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东宝河新安特大桥主桥通航主跨156 m,是我国首座采用混合梁结构的波形钢腹板桥梁。该桥排水采用横向桥面排水和纵向排水管排水相结合,根据降雨强度,复核汇水量和管径排水量设计,同时依据广东地区降雨重现期降雨历时,计算总结容许最大汇水面积所对应的管径大小表格,便于其他桥梁排水设计参考和查询。  相似文献   

3.
排水管垫块法施工技术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清华  董泽福 《中南公路工程》2006,31(2):124-126,137
以工程事例为材料,讨论了排水管垫块法施工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南方湿热多雨条件下,灰岩隧道地区排水管化学结晶淤堵是影响隧道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为有效解决排水管化学结晶处治养护技术难题,有必要探究湿热条件下灰岩隧道排水管化学结晶淤堵机理。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元理论及刚-柔接触理论,对灰岩隧道排水管化学结晶淤堵全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获取了隧道工程排水管渗流作用下位移场与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及特征,验证了模型试验结果的正确性;(2)根据模型试验及数值计算得出的泄水量-时间变化规律,提出了灰岩隧道排水管最佳破晶第一养护时间节点与最晚破晶第二养护时间节点;(3)揭示了灰岩隧道排水管长期性能及化学结晶淤堵机理。  相似文献   

5.
以工程事例为材料,讨论了排水管垫块法施工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李治国 《隧道建设》2020,40(11):1615-1624
为了防止和减少隧道渗漏水病害,通过分析复合式衬砌隧道防排水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隧道排水量和水压力控制值分级、上下分离的防排水体系、围岩防水能力、防水层和二次衬砌混凝土整体防水效果检验评价等,并对防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参数选择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如果能满足环境保护及使用功能要求,其全隧道排水量宜控制在1.0 m3/(m·d)〖JP〗以内,二次衬砌背后承受的水压力最大宜控制在1.0 MPa以内; 2)为了减少隧道渗漏水发生的概率,并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可考虑将拱、墙防排水体系和仰拱防排水体系分开设置,拱部、侧墙部位的渗水直接排入侧沟,仰拱部位的水主要通过纵向中心排水盲管排出,当水压力高时,通过与中心排水盲管连通的横向排水管将水引入新增的侧沟,并通过在横向排水管出水口安装的阀门进行限量排放; 3)通过地面隔离墙(咬和桩)、地面注浆、洞内注浆、旋喷、超前管棚、超前管幕、施作双层衬砌等措施,阻断和减小来水通道,提高地层强度和完整性,降低隧道涌水量和衬砌背后的水压力,并降低大量排水对运营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对桥面横坡低处铺装层内的两种排水通道形式(即碎石盲沟和不锈钢弹簧排水管)的对比试验研究,发现碎石盲沟的排水效果比较好且易于施工、质量容易控制,故推荐桥面横坡低处铺装层内的排水方案采用设置碎石肓沟的形式。此外,还提供了碎石盲沟的施工技术要求,以供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上海内环线高架建成以来,随着路龄增长,排水管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以及因排水管流量小,而在降水量较大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路面积水。目前,高架管理部门正调集各类机械设备,采取夜间封道方式进行施工。整个工程将换排水管3740m,并于2005年年底前完工。同时,对调换下来的废料即时清理,保证道路整洁畅通。  相似文献   

9.
以某高速公路斜坡地段红层填料路基因排水管堵塞引起路基边坡发生曲面式沉陷为背景,借助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不同因素变化对路基三维渗流场及破坏范围的影响,并提出此类路基病害的防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渗流场在平面投影图上呈"扇形"分布,在空间上呈现为靠近排水管处位置较高、远离排水管处位置较低,边坡呈曲面式沉陷破坏;管内水头越高...  相似文献   

10.
浅谈埋地PVC-U排水管设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勇 《华东公路》2004,(4):75-77
介绍了埋地PVC-U排水管设计施工中常见的问题,阐述了<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中对应处理方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余常俊 《中外公路》2006,26(4):37-39
该文介绍了非开挖牵引管施工技术在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央分隔带横向排水管铺设中的应用,对非开挖法施工工艺及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非开挖牵引管技术用于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是一种新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艳  毕德义 《路基工程》2011,(1):114-116
简要介绍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的特点,根据不同的荷载比例进行室内模拟试验,从应力路径、强度、沉降量及排水量等方面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真空荷载的比例越大,排水量越大,土体收缩量越大,土体越安全;堆载的比例越大,沉降量相对大,应力路径更易靠近破坏线,不稳定因素增加。  相似文献   

13.
肖泽荣 《隧道建设》2020,40(10):1471-1479
为解决富水地区隧道开挖后地下水过量排放导致水位下降,进而破坏植被的正常生长和生态平衡的问题,提出基于地下水生态平衡埋深确定隧道排水量的有效方法。依托福州市某在建公路隧道,根据工程水文地质学,同时结合地下水生态平衡埋深的概念,提出隧道允许排水量的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地下水动力学中的面井法,建立单洞隧道的地下水渗流模型,揭示地下水排放量与地下水位降深的关系。其次,根据所提出的地下水渗流模型,在植被存活的前提下,得出满足地下水生态平衡埋深要求的隧道排水时间,继而得出地下水排放疏干漏斗的影响范围。然后,通过降雨入渗系数法得到在影响范围内降雨补给量W与总地下水排放量Qt进行比较。通过调整隧道每延米平均涌水量q,使W等于Qt,q即为隧道的最大允许地下水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 1)地下水生态平衡埋深一定时,随着隧道单位排水量的增大,隧道影响范围逐渐减小,降水补给总量也逐渐减小,排放总量逐渐增加,因此存在一个单位排放量使排水总量等于降雨补给量; 2)未考虑水分胁迫时间效应得到的排水量较考虑水分胁迫时间得到的排水量偏于保守。最终,确定在建隧道的排水量q=0.4 m3/(m·d)。  相似文献   

14.
硬质聚氯乙烯排水管(UPVC)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针对其在施工安装中容易产生的伸缩和固定、噪音防漏和组配等问题,阐述防治措施和施工工艺,提高工效、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隧道排水系统出现的岩溶地下水结晶堵塞问题,设计模型试验,研究了岩溶区隧道排水管结晶规律.首先,基于腐蚀性分析及饱和指数法,测试了隧道岩溶地下水的离子成分和浓度,分析了隧道排水管内结晶物的形成及结晶趋势.其次,基于供水系统、回水系统以及目标管道系统3个部分,设计组装了模型试验装置,模拟了隧道现场结晶现象.通过模型试验...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21,66(9):398-402
在隧道运营甚至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排水管结晶堵塞的现象,而我国西藏、云南等地区建设的高地温隧道越来越多,因此需要探究高地温对隧道排水管结晶的影响规律。依据隧道地下水和结晶物的现场取样分析,在实验室配制试验溶液以综合考虑地下水和隧道初支混凝土的相互作用;通过自制水循环和加温试验装置,进行5组水流温度区间的隧道排水管结晶56d生长模拟试验,分析水流温度对宏观结晶体生长规律和微观电镜扫描(SEM)晶体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水流温度升高,试验管段内的结晶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水流温度在40~50℃范围时,试验管段内结晶生成量最多(4.11g)。水流温度高低会对结晶体晶型形貌和晶体间堆积方式产生明显差异,且与温度无明显规律;其中水流温度在40~50℃时,结晶体形态多为规则的块状晶体且晶体尺寸最大,其长边约为7μm。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下通式公路铁路立交桥路面排水的新方法-渗漏排水法,即通过具有较强渗透性能的自然地层或人工建造渗水井,将路面汇集的降水,通过渗漏排到地下,从而保持车辆畅通的方法。该方法可节省建设资金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李健 《交通科技》2002,(6):11-13
水泥搅拌桩在市政道路工程的应用还不普及,文中着重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排水管渠工程施工的技术及安全两方面进行论述,并通过案例对解决质量、工期与成本之间的矛盾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向坤  周杰  张学富  黄超  宋琳  刘士洋 《隧道建设》2019,39(Z2):207-212
我国西南地区修建的隧道存在着日益突出的排水系统结晶堵塞问题。为研究该环境下排水管结晶规律,基于地下水和结晶物分析结果,在实验室以PVC 管模拟隧道排水管、以纯CaCl2 和NaOH 试剂配制4 种pH 值(8、9、10、11)饱和溶液,分别进行试验管半充水和满充水2 种状态下8 种工况的56 d 结晶生长试验; 通过对晶体质量、XRD 和SEM 图分析,得出结晶规律。结果表明: 排水管结晶量随pH 值增大而增加,但受pH 值和充水状态的耦合影响;当pH 值为8~10 时,半充水管结晶量更高,结晶量受充水状态影响较大;当pH 值为11 时,在试验开始23 d 后满充水管结晶量逐渐高于半充水管,结晶量受pH 值影响较大。结晶体均为方解石,pH 值越大,晶体晶型以纺锤形为主、堆积越紧密、晶粒尺寸越小且均匀。  相似文献   

20.
通过自制的人工降水仪器,在常德—吉首高速公路路面现场进行中央分隔带降雨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了中央分隔带填土的初始含水量和空隙率与排水情况之间的联系,即中央分隔带填土初始含水量和孔隙比越大水渗透的速度越快,横向排水管的出水时间越短。估算出中央分隔带的排水量与降水量的比值,以此来评估中央分隔带的排水能力与效率。阐述了该路段的中央分隔带在排水设计和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改善中央分隔带排水的建议:(1)在横向排水管埋设的位置设计小窨井,以便于清理,并保证横向排水管的排水能力;(2)可将中央分隔带汇水直接排入人孔,在每个人孔处须预埋管径能满足流量要求的横向排水管;(3)改变中央分隔带内渗沟集水井尺寸,增大集水井的汇水能力,并及时将集水井中的水排出路基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