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边坡稳定性计算中,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浸润线位置的确定尤为重要。从一维非稳定渗流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出发,建立库水位下降作用下坡体内浸润线计算模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推导浸润线计算方程,并拟合得到简化公式。通过Visual-Modflow程序对简化公式的验证分析表明,简化公式可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3.
4.
为研究重载组合列车中的中间机车承压能力,在分析13A/QKX100钩缓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非线性迟滞特性的弹性胶泥缓冲器及具有钩尾摩擦弧面的车钩仿真模型。采用由1台HXD1八轴机车及2节C80货车组成的列车模型,分析了不同特性钩缓系统的承压动态表现,并研究了配备不同特性钩缓系统时中间机车的承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没有摩擦稳钩作用的车钩,中间机车轮轴横向力最大值随纵向压钩力及车钩自由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当车钩自由角较小时轮轴横向力相对纵向力的增大不明显;当车钩自由角小于6°时或钩缓系统具有摩擦稳钩作用时中间机车的承压能力大于2 500 kN。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磁浮车辆用高压分线箱结构与基本设计思路,分析了磁浮车辆高压分线箱技术要点,并对相关参数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6.
文章依据较高线电压的扩展比较了具有扩展安全工作区(SOA)的2个4.5 kV二极管.为了改善反向恢复特性,必须降低通态过程中靠近阳极的过剩载流子浓度.为了控制阳极的注入效率,比较了工艺技术的2种状态,即发射掺杂降低和在p掺杂区离子辐照.根据正向低电流密度(如2 A/cm2)恢复时50%的低开关损耗,表明局部寿命控制技术比发射掺杂降低技术更具优势.因此,通态特性一致的器件选择了这种改善.此外,观察到了离子辐照二极管的软开关性能.由校准的计算机仿真提供了用实验方法得到的这种性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8.
HXD1B型机车用BT25.07高压隔离开关额定电流提升至700 A,文章对高压隔离开关额定电流提升导致的温升及动热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技术分析,并对相关参数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了通用异步电动机传统的以模型为基础的无速度传感器磁场定向控制方法.为了使控制能力扩展到电机零速运行,提出了电机速度和定子电阻在线估算器的改进方法.该方法仅需要测量电机定子电气端,非常适合于多用途的逆变器场合.引入了转子电阻在线调整以对温度漂移进行全面补偿.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驱动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1.
12.
根据接触网的特点建立雷击悬挂系统的等值电路,提出悬挂系统波阻抗的计算方法。建立雷击回流线时的物理模型和等值电路,得出雷击回流线任意部位时接触网的耐雷水平计算公式。基于等值引雷宽度法和雷击距理论建立接触网的引雷范围模型,提出直接雷击条件下承力索和回流线分别遭受雷击几率的计算方法。对于典型接触网进行计算的结果为:悬挂系统波阻抗为233.8Ω;集中接地方式下的接触网耐雷水平有很大差异(1.25~26.37 kA),如采用分散接地方式,其耐雷水平将达到26.75~43.69 kA;雷击典型接触网悬挂系统的几率为14%。 相似文献
13.
14.
15.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结合我国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的管理模式,提出利用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谱进行不同管理等级轨道不平顺限值估算的方法。以中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不平顺谱激扰作用下中国典型高速车辆在板式无砟轨道上运行为例,进行350km/h行车速度条件下轨道高低、轨向、水平、轨距不平顺各管理等级(Ⅰ~Ⅳ级)对应限值的估算,并与传统单一谐波(波长为10、40m)激扰作用下计算获得的限值和国内外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标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提的限值估算方法,以包含多种波长成分的随机不平顺作为输入激扰,相比单一谐波的计算方式考虑更为全面,可反映轨道不平顺各波长成分对行车品质的共同作用;相比国内外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标准,在本文仿真计算条件下,利用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谱估算的各管理等级轨道不平顺限值总体居于国内外标准之间。因此,本文利用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谱进行轨道不平顺限值估算的方法是可行的,为采用动力学仿真手段获取轨道不平顺理论限值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载蓄电池的电压值无法准确反映当前蓄电池剩余容量值。采用安时积分法作为蓄电池电量变化量的基本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初始误差和累计误差,将老化程度、温度变化及放电倍率作为误差补偿因子,建立估算蓄电池剩余容量的数学模型。根据估算模型设计算法流程,并将其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蓄电池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向列车操作人员提供蓄电池剩余容量的实时信息,便于维修维护等操作。 相似文献
17.
以单体蓄电池为研究对象,为解决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在工作状态下的剩余容量(SOC)进行实时估算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动力电池剩余容量估算方法。通过外接一个处于工作状态下电池周期性的恒定电流负载,测得一系列的电池工作电压,这些工作电压采用阶段斜率的计算方法求电池该时刻的剩余时间,从而推算出电池的SOC。证明了动态工作点折算到静态工作点的可行性。该方法的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7%,通过软件可实施对温度、老化等因素的补偿。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误差小,测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