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黄生  王大元 《机电设备》1991,(2):13-13,21
气动隔膜泵是一种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新型泵。它用隔膜将压缩空气和输送液体完全隔开,能使该泵输送腐蚀性、含颗粒、高粘度的液体。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皮革、食品医药等行业,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泵。1 主要技术参数公称压力 0.1~0.5 MPa额定流量 400 l/h外形尺寸 180×142×214 mm重量 4 kg2 工作原理该泵主要有控制阀芯1、主阀芯2、膜片3和吸排止回阀组构成。当控制阀芯1向右运动,处于右端位置时,压缩空气进入 A、C 腔。主阀芯及 A 膜片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向左运动,液体从Ⅰ排出,从Ⅲ吸入。此时,压缩空气由 C 腔通过Ⅵ进入控制活塞的 E 腔,使1向  相似文献   

2.
塑料、聚合物和复合材料已被广泛应用,并日益有效地替代了金属材料。反渗透海水淡化工业是应用塑料的一个例子。由于在盐水中塑料不易腐蚀并且容易加工,在低压范围内已广泛应用。然而,除了膜片室外,聚合材料至今还未在高压反渗透部件中广泛采用。目前,中等尺寸的小型反渗透系统新设计的正位移高压海水泵,是靠金属合金的组合,诸如:镍—铝—青铜和不锈钢等进行经济性防腐。这种正位移泵要求将马达的旋转运动变成线性泵的位移,还要求用动力密封或膜片在泵的头部将传动油与海水隔开。但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电解作用的灵敏性,可能造成油污染膜片和海水污染传动油等,这些均是主要运行费用项目,而且还要冒“损坏”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主要考虑在膜片组件中片与片之间的接触条件下对其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膜片组件的强度与刚度。通过对膜片组件中不同层膜片应力大小及分布的模态研究,分析了膜片组件层数、膜片组件套垫预紧力对膜片组件强度的影响,并在此状态下分析了膜片组件的刚度。对接触状态下不同膜片层数、不同预紧力情况下的应力、刚度进行了比较,得出了接触状态对膜片组件强度及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林少波  黄建华  陈平山 《水运工程》2011,(2):108-110,119
在浅层加固技术应用过程中,目前仍参照真空预压技术规范进行布泵。考虑到经济因素,如何控制开泵比例并满足设计要求将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以温州丁山垦区软基处理工程为依托,结合现场监测及检测结果,对两个不同布泵密度及开泵比例的试验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布泵密度可适当减小,而开泵比例需根据固结度在相应的时间段内进行调整,可达到较满意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潜没式液货泵工作时液货残留量问题,以一台比转速为81.3的泵为研究对象,采用汽蚀仿真方法分析泵临界汽蚀余量随吸口间距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吸口间距存在临界值,当间距大于该值时,泵临界汽蚀余量基本不随间距变化而变化;当间距小于该值时,泵临界汽蚀余量随间距的减小而剧烈升高,由此可确定吸口间距的变化范围。选取3种吸口间距测试泵的扬程,试验结果表明,当实际吸口间距小于极限吸口间距时,泵就会因严重汽蚀而无法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6.
90型正面吊的液压总泵是一种液控变量式轴向双联柱塞泵, 主要由泵体、柱塞滑靴组件、配流盘、缸体、变量活塞和伺服滑阀等组成. 由于该泵的同轴度要求极高,加上长时间的使用,在工作中常出现配流盘、缸体、柱塞滑靴组件等零部件的磨损故障.为了能更有效、更科学地修复该型泵,本文从该泵的结构、工作原理方面分别对泵主要零部件的故障原因及维修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并结合该泵的液压原理介绍其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膜片联轴器主要结构参数对其振动特性的影响,开展膜片联轴器集中参数简化模型建模研究和轴向振动传递特性分析。基于四端参数法,采用动刚度矩阵方法计算膜片动刚度参数,构建膜片联轴器等效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振动特性模型,通过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理论简化模型及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结构参数对膜片联轴器轴向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片厚度、内径及外径影响振级落差曲线共振频率位置、“穹顶”的个数和“穹顶”峰值、频带带宽大小;膜片弹性模量影响共振频率位置;膜片个数和连接轴段长度影响“穹顶”峰值大小。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膜片橡胶联轴器的结构及工作特点,分析研究了橡胶块与两端膜片组之间不同的连接方式以及不同的橡胶块截面形状尺寸对该联轴器刚度特性尤其是径向刚度的影响,给出了改善该类联轴器刚度特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膜片联轴器膜片结构强度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开奇  孙长江  徐鹏 《江苏船舶》2011,28(2):12-15,17
膜片联轴器在船舶推进轴系中应用广泛,特别用于高速船舶的推进轴系,其中膜片是膜片联轴器的关键部件,为研究膜片联轴器在高速轴段中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必须对膜片进行应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根据膜片联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综合考虑膜片承受的各种载荷及轴线不对中引起的强迫位移,对膜片的受力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实例,利用Pro/E绘...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船用膜片联轴器的膜片组件螺栓连接的复杂性问题,基于薄层单元法对膜片组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简化,提出一种新型简化建模方法——结构分割法。对模型静刚度进行计算,确定结构分割法中结合面单元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薄层单元法计算效率更高。将结构分割法模型的模态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结构分割法模态分析得到的振型与试验测得的前三阶振型吻合较好,固有频率误差均在10%之内,验证简化模型仿真的正确性,可为船用膜片组件结合部动力学快速有效建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建立某型双螺杆泵泵体仿真模型,通过泵壳与衬套不同过盈值下接触应力计算,获合理过盈范围,该过盈值能保证泵体在机组抱轴后能继续使用,提高了泵体衬套使用寿命、可靠性和螺杆泵可维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单螺杆泵工作原理,着重从合理选取泵转子直径D、偏心e、定子导程T等参数以改进泵结构,修正定子模芯曲面,减小定子变形等3个方面论述了研制大型单螺杆泵的技术关键,并介绍了大型单螺杆泵的试验结果和使用情况。试验及使用结果表明:大型单螺杆泵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具有参数合理、结构先进、工作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挖泥船中泥泵与主机的两种不同连接形式,设计了以M68HC711E9单片机为核心的两种泥泵保护装置,介绍其设计原理、功能特点、系统实现与应用调试情况.实船应用表明该装置能有效地保护泥泵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潜艇泵喷推进器转子盘面流场的不均匀性,降低潜艇噪声,提高潜艇的隐身性能。设计一种取消尾舵的潜艇矢量泵喷推进器,基于RANS方法对潜艇矢量泵喷推进器水动力性能进行数值计算,对潜艇尾流场特性、矢量泵喷推进器的推进性能和操纵性能进行研究,并与常规泵喷推进器作比较。计算结果显示,潜艇采用矢量泵喷推进器可取消尾舵的布置,降低转子盘面流场不均匀性,整体总阻力降低,推进器收到功率减小,推进效率提高19.9%;在0°~30°操舵舵角范围内,矢量推进器最大偏转力矩大于常规泵喷推进器+尾舵的偏转力矩。在相同的操舵角度下,矢量泵喷推进器偏转力矩大于常规泵喷推进器,说明潜艇安装矢量泵喷推进器可满足航行机动性的要求。这项研究为降低潜艇桨盘面不均匀性,提高潜艇声隐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挖泥船中泥泵与主机的两种不同连接形式,设计了以M68HC711E9单片机为核心的两种泥泵保护装置,介绍其设计原理,功能特点、系统实现与应用调试情况。实船应用表明该装置能有效地保护泥泵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当疏浚工程施工区存在大量石块时,常导致耙吸船在施工过程中频繁堵耙、堵泵。为此,对不同类型的防石格栅进行试验和研究。结果表明钢丝绳格栅最适合多石区域的施工,能大幅减小堵耙几率,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7.
主冷却剂泵在全压启动时,电机会产生很大的启动电流,而变频启动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主冷却剂泵电机启动电流.本文建立了主冷却剂泵电机电磁转矩、电流数学模型,对主冷却剂泵的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变频启动有效降低了主冷却泵电机的启动电流峰值,启动电流的峰值随着变频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用常规方法为某高速巡逻艇设计了喷水推进泵和进水流道,将其安装于该艇后通过数字自航发现艇底高速水流进入流道后难以充满整个流道及喷泵。运用流动类比分析法,分析流量不足、推力减小的原因:流道高度偏大、流道长度偏短、流道背部形状不适用于高速进流条件。通过改进设计:降低流道高度、增大流道长度、利用原流道内自然流动中最佳流线形状构成流道背部形状以及进水流道与艇体的连接,这显著改善了"艇体-进水流道-喷泵"流场性能及推进性能。  相似文献   

19.
泵制造业正沿着保持或提高技术-经济指标(特别是效率)、同时减少材料用量和劳动量的道路发展,这一发展途径只有靠提高泵转子的转速、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方案来实现。增加转子转速(达n=3000转/分),可以减小泵的外形尺寸、材料用量和制造工作量。然而应该指出,这将导致泵的通流部分产生空  相似文献   

20.
1前言 三菱重工DF-200型液压舵机采用泵控型闭式控制系统。该舵机的液压系统由两台电机分别同轴驱动变向变量主油泵和定向定量辅助油泵工作。油泵通过液控两位四通换向阀向主阀箱提供压力油。本系统所设辅助油泵的功用是:(1)为主油路补油,补油压力由补油压力阀设定。(2)向主油路伺服变量机构提供控制油,该控制油虽然可以由主泵的单向阀提供,但为了在主油泵零流量时仍然可以保证控制油压以及保证备用泵变量机构和工作泵能同步动作,所以还是在辅助泵管路上设置了单向阀和旁通阀,使工作泵的辅助泵能同时向两台主油泵变量机构供油。(3)对主泵进行冷却和润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