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通过各种弯道时,对驾驶技术有一定的要求,这个要求归结为2点:一是找准最佳行车路线;二是选择最佳行车速度。具体操作要领如下:  相似文献   

2.
3.
4.
大家知道:汽车转弯时会产生“往外甩”的现象,下坡转弯还会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并且随着车速的加大而增大。其缘故就是车辆的离心力和惯性作用。所以要顺畅、安全地通过弯道,必须熟练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6.
这个综合的弯道其实就是一个缩小的赛道,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之前所有的项目,在这里得到一个综合的体现,为什么我们总是提到弯道呢?  相似文献   

7.
8.
车辆要维持转弯时的运动平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人车倾斜时的向心分力必须等于人车转弯时所需的离心力;轮胎与地面的横向摩托车必须大于或等于人车转弯时的离心力。在骑乘者将驶入弯道以前,要根据弯道中半径的大小、车速的快慢、弯道驾驶技术的好坏来决定是采用联合制动减速、后制动减速或发动机牵阻减速。  相似文献   

9.
贾为民 《驾驶园》2010,(7):69-69
1、通过一般的弯道时,选择先外侧后内侧再外侧的转弯路线:在转弯时既想要快速通过弯道又不希望产生太大的离心力便转过弯道的话,就必须充分利用道路的宽度,尽量以趋于直线的大弧度来转弯,所以,在转弯开始前要沿着弯道的外侧进入弯道,到中间的时候要沿着弯道的内侧行驶,也就是说在弯道弧顶的地方应该紧沿着弯道的内侧行驶.  相似文献   

10.
汽车弯道制动是一种危险而复杂的工况,其复杂性表现在影响因素多和评价方法两方面。文中通过试验,分析了影响汽车弯道制动性能的主要因素。从试验结果来看,用稳定性和偏移量两个评价指标,可以较全面评价汽车弯道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11.
12.
主要针对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平,纵面设计,提出公路弯道超高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彭飞 《路基工程》2006,(6):45-47
介绍如何求解公路路基内侧加宽边线坐标数值以及用AutoCAD在计算机上将其精确成图。借助于Mathematica和Excel,结合成功实例,阐述探索得出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1)通过一般的弯道时,选择先外侧后内侧再外侧的转弯路线。在转弯时,若想快速通过弯道又不希望产生太大的离心力,就必须充分利用道路的宽度,尽量以趋于直线的大弧度来转弯;所以,在转弯开始前要靠着弯道的外侧进入弯道。到中间的时候要靠着弯道的内侧行驶,也就是说在弯道弧顶的地方应该紧靠着弯道的内侧行驶;在过了弯道弧顶之后,再切回弯道的外侧,靠着弯道的外侧驶出弯道,即过弯时要选择“外-内-外”的转弯路线。  相似文献   

15.
弯道,按其道路情况可分为平曲弯线道(即平路转弯)、竖曲线弯道(即上下坡转弯)。汽车要安全、平稳地通过弯道,就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合理地选择车辆行驶路线,以保证行驶平稳;二是尽量选择较大的转弯半径,合理的控制好行车速度,使离心力降到最小。 平路转弯 汽车平路行驶时,由于道路阻力小,较易提高行驶速度,在运行速度较高时转弯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急转弯就会产生更  相似文献   

16.
王凯 《华东公路》1994,(5):32-37
本文首先介绍了现行公路路线设计中提高缓和段长度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其次,对现行<<公路路线设计手册>>超高计算表中的一些公式进行了讨论,指出其中一部分公式所存在的问题,并推导了正确的公式。  相似文献   

17.
18.
一、连续弯与角道弯。通过连续弯时,即使是明弯,没有什么情况,也应走小弯,取直线行驶。若遇到明暗结合弯,暗弯处一定要做到减速、鸣号、靠右行,随时准备停车,明弯处应行小弯。通过角道弯时,(指窄山谷路)两边全是树木,完全看不到前面的弯道时,左转弯要尽量靠右,右转弯应减速鸣号先靠左行,这样可以提高发现情况,以便提前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雾天环境下不良的视距条件使得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利用驾驶模拟器,选取雾天环境作为典型干预因素进行驾驶模拟实验,同时考虑驾驶人职业和性别作为可能的影响因素,实验设计直角弯道和S形连续弯道2种道路线形,从实验数据中抽取平均车速与车辆驶出弯道率作为关键变量,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均值统计等方法分析雾天环境下驾驶人的驾驶速度和驶出弯道率,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车辆驶出弯道可能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驾驶人在弯道雾天行驶时的平均车速要比无雾情况下略高,且职业驾驶人的平均车速较非职业驾驶人明显偏低;随着雾的浓度的增大,驾驶人在直角弯道处和S形连续弯道处驶出弯道的比例均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速公路设计要求高的特点,运用数值计算方法中样条插值原理,建立超高缓和段立面曲线过渡的样条函数,并将计算结果与现有曲线超高方法相比较,证明样条函数适用于高速公路超高缓和段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