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互通式立交匝道的特点,提出了立交匝道线元法,即将复杂的立交分解为相互独立的匝道单元,利用AntoLISP和ADSRX系统生成各个匝道单元,再根据匝道的内在联系组合在一起,经过适当的剪辑,形成立,利用这种方法可以生成复杂的立交系统,而且非常适宜编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三次B样条拟合的原理与方法,在地形图上徙手绘制立交匝道平面线形的控制位置,并求出徙手线的长度与起终点的方位角,然后反 算出曲线上离散点的曲率和半径,得到徙手曲线的曲率图,进而利用鼠标在屏幕上对曲率图拟合,获得立交匝道设计所需要的曲线要素,最后以“Ls Lr”为设计单元,进行立交平面线形的设计与绘制。  相似文献   

3.
根据交通污染评价的需要,对道路立体交叉的分解方法进行了研究.选取典型的左出左入式、左出右入式、右出左入式、右出右入式、环圈式左转匝道和斜线式、单(复)曲线式、反向曲线式、平行线式右转匝道,对常见的三路立体交叉和四路立体交叉分解方法进行了研究.以黑龙江省鹤大立交为例进行了实际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将常见的立交形式分解成为一个个的组成单元,进行交通污染评价时,可以先研究这些组成单元的污染情况,再将多个单元进行组合研究道路立交整体的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4.
喇叭型互通式立交内环匝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集散交通,排除横向干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设施。喇叭型互通式立交内环匝道布设不仅影响互通式立交建设规模和等级,而且直接关系立交的服务水平。内环匝道设计是喇叭型互通式立交设计的关键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匝道是互通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运行速度的匝道设计理念是目前公路及互通立交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本文以互通立交匝道小型车辆的运行速度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分析互通立交匝道运行速度的影响因素,制订正交实验方案,运用车载高精度 GPS 设备,采集了北京市4 座互通式立交共14 条匝道车辆连续运行速度数据.根据其中 10 条匝道的数据,按照车辆在互通立交匝道上的运行速度特性将匝道分为三段:减速段、匀速段、加速段,构建互通立交匝道各个分段运行速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并使用另外4 条匝道的实测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 5%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公路和城市立交的数量逐年增加,弯梁桥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互通式立交的匝道桥设计中应用更为广泛。互通式立交是不同方向车辆进行转换的纽带,匝道是互通式立交基本单元,多为小半径曲线桥梁,其设计合理对整个立交以及与其相连的快速道路的交通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介绍了互通式小半径曲线桥设计的依据、基本原则,并指出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辛伟 《北方交通》2007,(1):58-60
通过速度图检验互通式立交匝道线形组合是否恰当,对匝道线形组合进行优化调整,使立交线形设计更加合理,符合汽车在立交区短时间内加速和减速的变化,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李洪涛 《北方交通》2023,(8):67-69+72
在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中,需要对沿线部分互通立交匝道实施封闭,不可避免要对沿线地区出行带来很大影响。以京哈高速公路绥中(冀辽界)至盘锦段(以下简称“沈山高速”)改扩建为例,介绍了沈山高速改扩建互通立交建设分布情况及匝道封闭方案,分析了互通立交匝道封闭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为今后类似改扩建匝道封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分析国内20个快速路立交上的37条环形匝道平面线形组合情况,取七种具有缓圆比代表性的平面线形组合分别建立匝道模型,然后通过模拟实验对不同平面线形组合的立交匝道安全性影响做详细分析,从而对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环形匝道安全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主要探讨互通式立交匝道端部设计方法和设计时的一些注意事项,结合自己设计时遇到的问题,对互通立交匝道出入口的设计方法做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1.
匝道横断面宽度的确定是立交设计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匝道的运行效率和运营安全。对匝道横断面各组成部分宽度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匝道横断面宽度灵活确定的实际意义,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的线性交叉射击工作中。匝道是互通式立交必不可少的重要设计组成部分,其线形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立交枢纽的使用功能、营运能力及交通安全问题。匝道的设计形式多样化,按照匝道的功能及其与相交道路的关系,一般分为左转匝道和右转匝道两大类。右转匝道是从右侧驶出后直接右转约90°;到相交道路的右侧驶入,一般不设跨线构造物。左转匝到是车辆需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速公路立交匝道线型组合的特点,结合现场施工放样的实际情况,总结并提出一种适用范围广,理论可靠,现场操作灵活,放样精度较高的匝道中线点测设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互通式立交匝道线形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通式立交作为高等级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线形的优劣对立交交通功能的发挥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从运行分析的角度对加减速车道的行车状态和设计理论进行探讨,建立了车辆行驶的速度模型,提出了用匝道平均速度、线形协调系数、耗油量作为指标评价互通式立交线形质量的方法。它的运用对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评选及已建成立交的评价、改造有 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互通立交匝道转向交通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讷尼公路讷河西互通为例,对互通立交匝道转向交通量预测的计算方法作一系统阐述。对互通立交匝道转向交通量的预测思路、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黑龙江省今后互通立交建设项目的匝道转向交通量的预测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互通立交匝道端部纵断面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匝道纵断面设计是互通立交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位于匝道起终点端部处的设计高程及设计坡度的计算更是其中一大难点.笔者根据多年设计经验,结合现有规范,对这一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互通立交曲线匝道的超高设置是互通立交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匝道端部附近的超高设置,在立交设计中也堪称难点。虽然规范中对此都有明确规定,但本文中将对此更详细地加以总结归纳,以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炅 《交通标准化》2010,(15):186-190
通过对互通式立交进出口的详细分析,阐述设置单车道匝道和双车道匝道的理论依据,并提出单车道和双车道匝道在不同条件下的进出口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解决高速公路卵型立交匝道施工放样简便快捷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志宏 《北方交通》2002,25(4):34-35
互通立交曲线匝道的超高设置是互通立交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匝道端部附近的超高设置,在立交设计中也堪称难点.虽然规范中对此都有明确规定,但本文中将对此更详细地加以总结归纳,以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