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模光纤双折射色散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光纤偏振模色散是限制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传输容量的极限因素,在国内首次用两种方法实现了对光纤偏振模色散的测量;波长扫描法能测量较大范围内的偏振模色散,可以做为基准测量法,改进的OTDR可以近似测量偏振模色散较小的光纤,但它可以看到光纤中的每一段的具体双折射特性。  相似文献   

2.
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是限制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传输容量的极限因素,利用模耦合理论,采用在光纤拉丝过程中同时旋转预制模的工艺来增强模耦合,实现了光纤偏振模色散的减小,能保证普通单模光纤的偏振模色数值小于0.5ps/√km。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受激布里渊散射光纤陀螺(SBS-FOG)敏感环中,在保偏光纤熔接点处进行θ角的偏振主轴旋转后传输光的偏振稳定性。得出当θ=90°时,在敏感环中的传输光不仅具有最大偏振度,而且还使其中的两个本征偏振态(ESOP)达到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熔锥型偏振分束器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制作偏振分束器的方法,与以往的制作方法相比,所采用的方法简便易行,实验中,我们用一个低温热源加热耦合段,并采用圆偏振1312nm激光源作为监测源,在功率转换曲线上第一个偏振调制点处停止熔拉操作。结果表明,在波长为1312nm时,偏振分束器直通臂和耦合臂的消光比分别达到了-14.14dB和-14.11dB。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光纤通信的发展,分析了从因特网空前繁荣到“效率时代”的原因,并首次提出了基于可变波长激光器的光交换网,这种光路交换网将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安全问题,首次提出可消除偏振模色散的长距离传输的光微带,提出了建立原料废料相互循环利用的光电子,微电子基础材料的环保工业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具有啁啾的任意脉冲在弱非线性色散光纤中的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线性色散补偿技术的成熟,光纤通信的另一个限制因素-非线性,将随着光纤链路的加长而积累起来。就每一段光纤而言,均属弱非线性的色散光纤,因此,有必要对光脉冲在这种光纤中的演化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次得出非线性薛定谔方程(NSL方程)的频域级数解,它适用于具有初始啁啾的任意脉冲。结果表明:频谱的演化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将非线性引起的频谱展宽集中于始端,并将这个频谱展宽了的信号在线性色散光纤中传输;另  相似文献   

7.
在光通信系统高速、宽带的发展中,光纤的色散、偏振模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等特性对光通信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这些因素对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机理、降低影响的主要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DWDM系统的色散管理和系统规划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扭转DBR光纤激光器的偏振特性,并导出PMB频率和偏振模方向的解析公式。  相似文献   

9.
1 概述 近年来,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使长距离、高比特率数字通信变得尤为重要.同时高速光通信技术又对光纤的工作波长、衰耗、色散、非线性效应以及偏振模色散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距离主要由光纤衰耗以及光纤与光纤之间的接头衰耗决定.  相似文献   

10.
减小偏振模色散的施工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施工实践经验提出了工程施工中减少PMD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三种保偏光纤的偏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全矢量模型对3种保偏光纤——椭圆芯光纤、椭圆芯光子晶体光纤和六角芯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特性进行了分析。3种保偏光纤的基模场均具有较强的线偏振特性,光子晶体保偏光纤的模式双折射和走离幅度比椭圆芯光纤高1~2个量级。其中六角芯结构更为有效,该结构不仅能有效地限制模场,而且模式双折射和走离幅度比椭圆芯光子晶体光纤高1倍。在所讨论的光子晶体保偏光纤中,大的走离使x和y两个偏振基模无法满足耦合所需的相位匹配条件,耦合效率大幅度下降,更易实现光的保偏传输。这为研制高性能的保偏光纤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色散位移光纤的特性,并以同步数字传输系统为例,分析了色散位移光纤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光纤通信的发展.分析了从因特网空前繁荣到"效率时代"的原因,并首次提出了基于可变波长激光器的光交换网,这种光路交换网将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安全问题.首次提出可消除偏振模色散的长距离传输的光微带.提出了建立原料废料可相互循环利用的光电子、微电子基础材料的环保工业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详细讨论了双模光纤的特性,分析了双模光纤用于色散补偿的原理。  相似文献   

15.
光纤色散是制约骨干光传输网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保证网络的可靠稳定,需要从网络设计、配置规划、安装调试、系统联调、系统验收及运行维护等方面做好色散补偿工作。本文结合铁路骨干OTN (光传送网)的1、4号环工程实践,介绍如何做好色散补偿工作,以供工程与运维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压电偏振控制器辅助POTDR(PPC-assisted POTDR)测量光纤不同弯曲半径下的双折射分布。在光纤弯曲半径不变的情况下,双折射系数仍然是一个随机变量,因此通过计算双折射系数并不能估算弯曲半径,必须对光纤进行多圈弯曲,通过平均双折射系数计算弯曲半径。提出引用计算被测弯曲半径的光纤双折射系数的分布函数与标准弯曲光纤(光纤标准弯曲半径为8cm)双折射系数分布函数的相关系数,来估算光纤的弯曲半径。这种方法有利于在光纤弯曲很复杂的情况下确定光纤的弯曲位置和弯曲半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铁路光传输系统,阐述了光纤色散指标对传输系统技术性能的影响,建议修改现行光缆线路工程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增加光纤色度色散指标验收测试项目,有效保证高速铁路传输系统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未来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要求同时支持列车控制、面向运行安全的在途检测数据传输以及旅客信息服务。无线信道是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准确认知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是设计无线通信系统的前提条件。然而,现有高速铁路宽带信道传播特性的研究存在一定空白,无法为下一代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足够参考。本文基于标准信道探测仪获取的测量数据,研究高速铁路信道的大尺度和小尺度衰落特性。统计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参数,建立高速铁路典型场景的大尺度传播模型。根据提取的多径时延、多普勒和角度相关参数,探讨高架桥和U形槽场景的信道时间色散、频率色散以及空间色散特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2005年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的网络主轴之一,沪宁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将首次尝试铁道部与地方政府联合投资的模式,但具体的股份比例以及经营权归属还未明确。该线自上海站,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至南京站,全长约296km。双线列车速度为200km/h,工程投资总额224亿元。  相似文献   

20.
浅谈PMD对长距离高速率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PMD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PMD对长距离高速率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及其改进措施,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PMD的测量方法及指标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