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王洁芳 《中国港口》2009,(11):10-10
由中国交通运输部主办.外交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协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港口服务网络(APSN)港口发展大会于11月2日至3日在深圳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APEC港口业:合作与发展”。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深圳市副市长张思平、外交部中国APEC高官陆慷以及APSN理事会主席杰瑞.雷萨内克先生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港口业经历了多年高速发展后,已经是世界上拥有亿吨港口及千万集装箱港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成为全球港口业名副其实的港口大国。研究全球港口业未来趋势、探索全球港口发展方向,再也不能缺少对中国港口的高度关注。当今的中国港口业正在进入盘整期。船舶大型化、航运联盟化、港口安全、港口环境保护以及港口技术与管理的进步,都给港口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港口业发展,帮助各港口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问题,以泉州港为例,分析其发展内贸集装箱的背景、历程及其发展内贸集装箱运输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泉州港内贸集装箱运输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事》2008,(11):72-73
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港口服务网络(APSN)成立大会于11月5日在浙江宁波召开,大会宣布:由中方倡议,并经APEC领导人一致批准的APEC港口服务网络正式成立。据了解,作为网络的决策机构,网络理事会将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下一届理事会会议将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  相似文献   

5.
<正>据亚太港口服务组织(APSN)消息,首届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GPAS)名单发布,来自亚太地区4个经济体的7个港口(港口管理局)获评绿色港口。我国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六港务分公司首获绿色"认证"。APSN是APEC(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亚太地区第一  相似文献   

6.
全球港口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超大型集装箱船船队、班轮公司形成超级联盟和拓建后的巴拿马运河开闸这三个方面。面对这三大挑战,全球港口业即将全面洗牌。2013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了4.1%。据德鲁里海事研究中心(Drewry Maritime Research)的预测,2014年增长率有望上升至4.9%;未来五年的年均增长率为5%至5.5%。但是,不同地区港口的增长率各不相同。全球港口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超大型集装箱船船队、班轮公司形成超级联盟和拓建后的巴拿马运河开闸这三个方面。面对这三大挑战,全球港口业即将全面洗牌。  相似文献   

7.
陆海祜 《中国水运》2009,(11):16-17
从2007年开始显露、2008年逐渐升温、2009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国际贸易包括港航业带来巨大冲击,我国的许多重要港口也都面临货源不足、吞吐量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的严峻局面。面对危机影响,是畏缩不前,还是积极应对,这既是每一个有进取心的港口当局和有责任感的码头运营商不容回避、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水运文献信息》2006,(11):15-18
1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发展综述 1.1主要区域港口发展概况 北美地区、欧洲地区和亚太地区是全球集装箱运输主要干支线的起讫点。2006年上半年欧美地区主要集装箱港口持续繁荣,亦曾出现压港现象;亚太地区的直达港保持着较快的增长,而以转口为主的部分港口增长则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9.
秦萍  刘广宏 《中国船检》2008,(12):90-90
2008年11月24日,第九届东北亚港湾局长会议在北京举行。在媒体见面会上,三国港湾局局长就如何加强区域性港口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中国交通运输部水运司司长宋德星表示,在当前这种特殊形势下,中日韩三方围绕港口经济的发展进行坦诚、开放的交流,有助于共同应对港口经济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马鞍山市港口管理局积极发挥行业管理职能,采取多种举措,努力创造宽松的港口发展大环境,全力帮助港口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力促港口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全球港口可持续发展中问题的挑战,支持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梳理总结国际港口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层面的趋势和经验,对标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为建设交通强国提出的战略,提出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推动智慧港口技术和标准"走出去"、海外港口布局与管理国际化、吸收国际先进港口战略、强化国际合作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外资的中国港口投资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迪 《中国水运》2006,4(7):36-37
近年来,伴随亚太地区特别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港口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航运业繁荣兴旺的引擎。2005年我国港口吞吐量达到49.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580万标准箱,10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大港行列,上海港吞吐量达到4.43亿吨,跃居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00万和1618万标准箱,分别跃居世界第三和第四位。中国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由港口大国进入港口强国。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全球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增长率连续3年递减,首次跌破5%,为自金融危机爆发后增长最缓慢的一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较上年下降4个百分点,除2009年以外,成为1980年以来增速最低的一年一、全球经济低迷复苏,港航业陷入最冷寒冬  相似文献   

14.
钟彩 《珠江水运》2013,(20):29-31
过去,中国内地港口在世界港口中默默无闻,现在它们却正在改变着全球港口业的格局,全球港口业迎来了中国时代。一直有观点认为,我国是航运大国,而非航运强国;我国是造船大国,而非造船强国。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是港口大国,也是港口强国。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中国港口发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21世纪港口发展环境分析 1.21世纪的世界经济贸易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进程加速,全球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目前世界范围内三大经济圈基本形成,欧洲联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区域集团将对21世纪的经济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三大经济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亚太经济圈。这个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增长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80年代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增长分别为2.7%和5.8%,而亚太地区则高达9.9%和13.6%,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出口额1983年占世界出口额的40%,到1995年已超过世界总出口额的50%以上。区域集团化的一个主要结果是各国致力于优先发展区域内部贸易,并在自己伪区域范围内寻求贸易伙伴,加强经济合作。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内部贸易额由1983年的4000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2000亿美元。今后,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其世界贸易中心地位将进一步增强。据估计,今后全球贸易额增长中的50%以上将依赖于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16.
盟岩 《中国港口》2015,(7):I0001-I0001
展望未来,世界是"多极"的,也是"平坦"的,移动互联网、全球供应链将在"地球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海上贸易通道及其供应链就是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新海丝")的主要内容。而作为海上贸易通道中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港口的战略发展,将对"新海丝"建设和全球供应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球第二大发展中国家,为了促进印度物流业的发展,印度政府通过5项新的公私合作发展该圄的港口业。通过引入私人投资的模式,12个印度国有码头预计将在本财年内获得超过20.85亿美元的投资资金。印度内阁经济委员会(CCEA)已经批准了其中5个主要港口的扩建计划,目前正处于项目的招投标阶段.预计将于3月中旬完成。在这5个获得批准投资的项目中,4个为集装箱码头,它们分别位于印度的尼赫鲁港(480万TEU)、坎德拉港(420万TEU)、加尔各答港(120万TEU)、印诺尔港(140万TEU)。这些项目有望使目前印度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从1157万TEU增长至2300万TEU。另一个获得批准的项目是位于孟买港的多用途货运码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TOPSIS熵权法对2011~2019年河北省三大港口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河北省港口物流业创新能力十年间呈波动上升趋势;(2)基础要素投入和经济效益两个要维度对于河北省港口物流业创新水平影响较大,但这两方面在2011~2019年十年间提升幅度有限;(3)创新产出和能源消耗两方面提升趋势明显。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港口基础设施、智慧港口建设、零碳技术采用等方面提出建议,进而为河北省港口物流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发挥港口对全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金秋十月,正值全球各大港口的旺季高峰。在收获今天与开启来年的关键节点上,全球五个大港——荷兰鹿特丹港、美国纽约新泽西港、长滩港、新加坡港和上海港协商创立的“大厦组织会议(Tower Group Meeting)”成员聚会上海。作为每年轮值举办的五大港高层战略对话会议,今年10月25日至26日在上海举行的“大厦组织会议”,主要围绕港口的内河运输、内河港口及码头外的存储;班轮业的发展和港口应对船舶大型化的能力;生态港、绿色港建设及港口环保;港口周边的道路交通管理;发展车辆监控和导向系统;港口在整个供应链的安全上所担当的角色等五大热点,展开了面对面的切磋与交流。[编按]  相似文献   

20.
区域化: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港口群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全球集装箱箱港口业所处的物流环境、发展风险和压力,结合长三角集装箱港口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群的建设目标应当是双枢纽型国际航运中心并以上海港为中心建成高效有序的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港口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形成企业主导型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网络体系.港口群应协调港口规划、通过多式联运和物流合作、培育运输市场机制、推进运输网络建设、建设高效信息网络等手段促进集装箱港口群的区域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