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骅港人工航道兼具狭水道和浅水区的特性,编队航行船舶在人工航道发生失控险情极易造成航道内船舶连环碰撞、搁浅等事故,故人工航道编队船舶进出港的安全监管研究迫在眉睫。通过对黄骅港一起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海事监管的角度来探讨将主动搁浅作为一种应对突发失控险情应急措施的科学性和安全可行性,为船舶、港口及海事部门减少险情发生提供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骅港航道水域属于受限水域,船舶在此种水域中航行时,会发生浅水效应及岸壁效应,重载船舶这种效应更甚。文章根据黄骅港水域的特点,提出了航行于黄骅港航道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安全操纵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船舶走锚,避免险情、事故发生,本文从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对黄骅港锚地船舶走锚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走锚的预防措施及为港区锚地的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骅港拥有我国最长的人工航槽,受大风、海流、浓雾、冰凌等不利因素影响,船舶冬季进出黄骅港狭长航道风险较大。文中分析了保障冬季黄骅港长航道通航安全的重要意义及影响通航安全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安全保障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保障此类狭长航道冬季通航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骅港是我国西煤东运的第二通道出海口。在黄骅港现有航道条件下,能否充分挖掘航道的潜力,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给出合理的船舶富余水深,以提高港口煤炭装载量。文章通过分析影响船舶富余水深的因素,探讨黄骅港富余水深的计算方法,并与相关国际通用标准进行比较,进而得出黄骅港安全航行富余水深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滨州港海域水沙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对滨州港规划方案水动力变化、泥沙淤积等进行研究,分析滨州港规划方案对黄骅港海洋动力和泥沙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规划方案的实施未改变大范围海域潮流运动规律,外海涨落潮潮流主向仍为东西向,至近岸转为与等深线基本垂直;滨州港规划方案使得黄骅港外航道内和以北、以及黄骅港和滨州港两港之间区域,涨、落潮时段潮流矢量普遍发生逆时针偏转,潮流向与黄骅港航道轴线方向夹角减小,涨、落急时刻黄骅港航道流速变化很小,对航道基本没有影响;工程后,该海域的波浪场仅在滨州港港岛周围发生了变化,对黄骅港航道及其周围的波浪场没有影响;滨州港规划方案引起滨州港港岛周围含沙量场发生变化,对黄骅港航道含沙量场没有产生影响;黄骅港、滨州港海区泥沙的净输移方向应该是由南向北、由近岸向外海输移方向,滨州港的规划方案遏制了部分泥沙来源,对减少黄骅港外航道泥沙淤积有利。综合分析认为:滨州港规划方案对黄骅港海洋动力和泥沙环境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狭长航道船舶搁浅时脱浅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港口,由于海域地理条件的限制,一般都是采取人工狭长直线航槽的方式解决船舶进出港的问题,诸如秦皇岛港、京唐港、天津港、黄骅港等,而其中以黄骅港的航道最为典型。船舶在人工狭长直线航槽上航行,最易发生的事故就是搁浅。本文仅以黄骅港人工直线狭长航槽为例,就黄骅海事局几年来工作经验的积累提出的相关建议和方法,对船舶在狭长直线航槽上发生搁浅事故时,船长应如何采取恰当的措施,以取得良好的脱浅效果,供同行商榷。黄骅港航道全长近40km,宽140m,目前水深达到-12m,是我国沿海港口最长的人工航道。由于航道条件的限制,再…  相似文献   

8.
黄骅港整治工程前,航道内大风回淤后有大段的强淤难挖段。首先分析了黄骅港整治工程前航道内回淤土难挖段的特点,又以大量实测为依据,分析了黄骅港整治工程后航道内回淤土的各项特性、指标的变化,阐述了黄骅港整治工程对航道回淤土可挖性的影响,分析原因认为:黄骅港整治工程掩护了原有强淤难挖段,改善了被掩护段的颗粒组成,提高了回淤土可挖性,航道淤积重心外移,使疏浚力量重分配,提高了疏浚效率,增加了航道水深。  相似文献   

9.
黄骅港外航道泥沙淤积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杨华  侯志强 《水道港口》2004,25(Z1):59-63
通过对黄骅港海区的气象、水文、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分析,阐述了黄骅港外航道泥沙淤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船舶在离泊过程中遭遇切变流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形,会对船舶的操纵安全带来重大影响。光明码头及其附近水域是宁波舟山港潮流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该码头曾发生多起船舶离泊险情,其主要原因就是船舶在离泊过程中受码头附近切变流的影响。通过介绍2起切变流场中典型的船舶离泊险情,分析切变流场中的船舶离泊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操作对策。  相似文献   

11.
黄骅港疏浚施工对航道回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特点和黄骅港航道施工期回淤特点,分析了黄骅港航道施工期挖泥量、抛泥量、逸泥量、地形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回淤量与抛泥量、地形变化量的关系式。利用黄骅港现场实测资料,率定了公式系数,分析了黄骅港航道的施工回淤量、正常回淤量与各影响因素,得到了施工期回淤量受抛泥影响的系数,并发现黄骅港正常回淤量与风能有较好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黄骅港目前遇到的航道淤积难题,针对航道淤积问题,通过分析几年来黄骅港航道测量资料,并结合其它港口泥沙回淤问题治理的经验,对黄骅港航道的设计提出看法,对黄骅港航道的管理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黄骅港整治工程后沿堤流的发展对评价该工程的合理性及指导下一步整治工作至关重要.依据黄骅港现场实测资料,遥感卫片和二、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等结果,阐述黄骅港外航道延堤工程后沿堤流的发展.结果表明:在北偏西风作用下黄骅港防波堤外侧落潮期出现较大沿堤向外水流,其它条件下沿堤流发展不明显;沿堤流不是造成黄骅港外航道淤积的主要原因,黄骅港整治工程后影响航道回淤的决定性因素仍是波浪.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全面分析影响黄骅港航道的各种因素,论证了实行双向通航的可行性,并在船舶安全操纵方面提出了参考建议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文章总结了黄骅港航道淤积特点和防沙减淤整治经验,分析了粉沙质海岸上各港区扩建航道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根据黄骅港的发展历程,目前黄骅港建设的起步阶段已经完成,粉沙质海岸建港优势逐渐体现。黄骅港航道整治成功不仅保证黄骅港健康发展,也为其他粉沙质海岸建港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0引言黄骅港综合港区20万吨级航道是矿石码头一期工程的配套工程,自2015年11月25日临时通航后一直受乘潮问题困扰,进港船舶不能达到满载。2016年下半年,在对黄骅港20万吨级航道乘潮问题进行研究后发现,用分段乘潮方法自动计算乘潮潮高,可解决长航道乘潮难题。1黄骅港20万吨级航道概况黄骅港综合港区矿石码头一期工程包含2个20万吨级矿石泊位,设计年吞吐量3 000万t,设计  相似文献   

17.
船舶下沉运动量是影响船舶在黄骅港进港航道富裕水深的重要安全问题之一。通过船模试验研究分析了浅水域影响船舶下沉量的主要因素,非接触式采集技术在试验中得到了应用。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得到了影响下沉运动量的主要条件并给出了考虑航速、波流共同作用、水深等因素的船舶下沉运动量。  相似文献   

18.
滨州港海域沉积物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郝媛媛  冯小香 《水道港口》2009,30(3):164-169
依据2008年1月、2006年3月和7月的黄骅港、滨州港海区沉积物取样资料,对海床泥沙中值粒径、细颗粒泥沙含量、分选程度等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黄骅港海域的泥沙底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滨州港的兴建阻挡了港岛以南床面泥沙的北移,部分遏制了泥沙来源,同时滨州港外航道成为从南到北泥沙输移的沉沙池,对减少黄骅港外航道泥沙淤积有利。  相似文献   

19.
港口航道通航水位的确定直接影响到港船舶候潮时间和航道疏浚量,从而影响港口通过能力和基础建设投资。本文对黄骅港综合港区、散货港区20万t级航道工程通航水位的选取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分段乘潮方法,确定合理的乘潮水位,在满足港口通航作业要求的前提下,节省疏浚投资。希望为沿海港口航道参数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黄骅港煤炭港区人工长航道通过能力有限的现状,研究LNG船舶等超限船舶严格的通航规则对煤炭船舶通航效率产生的影响。基于通航管理现状,采用多智能体仿真建模方法,构建煤炭港区船舶-航道-泊位作业仿真模型,通过6组工况分析定量评价超限船舶进出港产生的通航效率影响。结果表明,年到港超限船舶达到70艘次时,单船造成的延误船舶超过2.4艘次,延误时间超过1.1 h,且超限船舶管制规则越严格,产生的影响越大。建议煤炭港区严格控制超限船舶数量,保证煤炭船舶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