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据交通运输部长江航道局2013年3月21日发布消息,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复《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昌门溪至熊家洲段工程》,荆江航道整治建设就此全面开展。据批复,建设工程总投资约44亿元,将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昌门溪至熊家洲约280.5 km河段,自上而下整治枝江、江口、太平口、斗湖堤、周公堤、  相似文献   

2.
针对长江中游芦家河水道浅、陡、急的航道问题,对本水道治理思路进行研究。采用三维数学模型分析芦家河水道水流特性,并针对浅滩碍航特性提出初步治理方案。结果表明,通过"疏槽维稳"可同时解决本水道"浅、陡、急"三方面的航道问题。研究成果可为枯水期水浅、流急、坡陡的卵石浅滩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2,(4):320-320
本刊长江航道局获悉,《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昌门溪至熊家洲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2年7月26日在武汉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查。荆江航道位于长江中游,上起湖北宜昌枝城,下至湖南城陵矶,全长347.2km。由于河床性质特殊,航道变化剧烈,存在10余处碍航滩段,荆江航道历来是长江航运的“瓶颈”河段。据介绍,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将遵循统筹兼顾、系统整治、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三峡建坝后荆江重点浅滩河段的变化,以及对航道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芦家河、周公堤、天星洲、窑集老、监利、大马洲六个重点浅滩在天然情况下.特别是下荆江系统裁弯及葛洲坝建坝后河床演变对航道的影响.同时提出治理措施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长江渝泸段滩险整治小尺度船模通航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上游泸渝河段,全长270km,为典型的山区河流,河段内滩险众多。在天然状态下,本河段共有碍航滩险52处,其中大多为枯水急流险滩。文中主要以泸渝河段斗笠子滩和城背嘴滩为例分析小尺度船模在滩险整治通航试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枝江—江口河段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前后实测资料,分析一期工程前后枝江—江口河段航道条件、水流条件变化。结果显示:一期工程实施后河段内关键洲滩稳定,航道条件改善,河段内水位快速下降的趋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工程效果显著,达到了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从长江航道局2013年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将投资40多亿元对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进行系统整治,以进一步释放长江黄金水道航运潜力。荆江位于长江中游,上起宜昌枝城,下迄湖南城陵矶,由33个水道组成,全长347.2 km,共有沙市太平口、马家咀、周天、碾子湾、窑监等重点碍航浅滩17处,历来是长江航运的瓶颈河段。据介绍,荆江河段属平原砂质河床,河道九曲回肠,洲滩演变剧烈,实施航道整治是一项世界  相似文献   

8.
谢凌峰 《水运工程》2001,(10):47-51
通过分析西江下游河流及水沙特性、近期河床演变,对西江下游不同河流特性河段提出相应的整治原则,计算出适合各河段的整治尺度,给出主要浅滩整治工程布置方案,并分析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游航道整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长江中上游重点清淤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和"长江中游典型浅滩演变规律与整治措施研究"依托长江中游航道系统整治工程,通过河床演变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实体模型试验、水槽试验及现场试验等多途径、多技术手段,对长江中游典型分汊浅滩河段-沙市河段、典型弯曲分汊浅滩河段-瓦口子至马家咀河段和典型长直过渡段浅滩河段-周公堤至天星洲河段的演变规律及三峡建库后的演变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航道整治对策与措施进行了大量探索.同时针对当前航道整治前期研究及设计工作中遇到的有关整治建筑物结构型式及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开发应用研究.通过研究,对长江中游典型分汊、弯曲分汊、长直过渡段浅滩的演变与治理措施、中细沙河流的实体模型模拟技术以及长河段一、二维嵌套水流泥沙数值模拟方法、整治建筑物新型结构型式与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有所突破,弄清了长江中游典型浅滩的演变规律和演变机理,揭示了三峡建库后的演变趋势,明确了整治思路和方向.提出了新型护滩、促淤建筑物及迎流顶冲丁坝结构及施工工艺,解决了大水深、大流速条件下的护底、沉排技术,创新了分流鱼嘴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确定了不同冲刷条件下的整治建筑物防护范围和防护措施,开发了高效率的航道整治建筑物CAD辅助设计系统.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长江航道清淤应急工程以及长江中游沙市河段、瓦口子-马家咀河段和周公堤-天星洲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前期工作中,为前期工作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和技术支持,加快了工作进度,节省了前期工作量.有关整治建筑物结构及工艺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长江张家洲、碾子湾、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中.对提高整治建筑物设计水平和可靠性、稳定性起到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肖兰  肖衎 《中国水运》2010,(6):126-127
窑监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的中部,是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河段之一,它的主要问题是"上浅下险",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亟待整治。本次设计通过实体模型试验,研究第一届枯水期工程实施的项目,分析工程后河道地形、流速等相关参数的变化,找出较优的施工顺序方案,以达到既保证第一年度内所实施整治建筑物的稳定,又有利于下一年度剩余工程顺利实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游芦家河水道碍航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后长江中游芦家河水道演变特征,分析了航道条件的变化,指出该水道当前的主要碍航问题是"坡陡流急",并对其成因与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研究的成果提出了该水道的治理原则和治理对策,并给出了物理模型上该水道在方案实施前后的效果对比.  相似文献   

12.
<正> 1 航道概况 淮河淮滨至润河集段航道位于淮河上中游结合部,全长98km,其中上游段(淮滨至洪河口)16km,中游段(洪河口至润河集)82km.主要支流有洪河、白露河、史河等.本河段河道蜿蜒曲折,河床宽窄相间(150—250m),滩槽高差较大(一般6-10m),且无明显的低矮边滩,主槽呈“U”型,水流归槽时间长,河床纵坡平缓(平均0.03‰),沿途多洼地,两岸筑有不连贯的堤防,河床质以中细沙为主,悬移质含沙量小,输沙集中于汛期,多年河势相对稳定,天然状况下泥沙冲淤大体平衡,碍航滩险位置、滩势多年变化不大。近年来沿河群众过量采沙至使本河段河床展宽下切,枯水位下降,进而导致部分河岸坍塌严重。受不均衡降雨及支流人汇与洪水的分流影响,来水过程暴涨缓落,水位流量关系散乱(多呈逆时针绳套关系)。  相似文献   

13.
航道面貌有改观,天然状况未扭转 长江源远流长、水量充沛,发展水运条件十分优越.但是,其上游水流湍急,弯窄浅险,碍航滩险多达210处;中游河床演变剧烈,目前有18处浅水道碍航;下游河道虽岸线相对稳定,但主支汊易位现象普遍,有碍航浅水道20处.同时,长江下游河段是干线运输最为繁忙的河段,货运量的75%通过下游河段,通行密度大,同时还是进江海轮航道,对通航条件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4.
三峡蓄水后芦家河河段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下游河段发生河流再造床过程,河床进行冲淤调整.基于芦家河河段三峡蓄水后2003-2008年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了蓄水后该河段的冲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河段在三峡蓄水后总体处于冲刷状态,石泓较之沙泓冲刷严重,碛坝尾部大范围冲刷,这对河段沙石泓分流比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航道.本河段有些部位抗冲刷能力强,冲刷下切并不明显,这可作为宜昌枯水位在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没有大幅度下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杨祥飞 《水运工程》2012,(10):115-119
山区河流具有滩多流急、水位暴起暴落、卵石推移质普遍存在的特点,对整治建筑物结构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已实施的长江上游泸州—重庆河段、宜宾—泸州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对长江上游河流整治建筑物新结构新材料应用、施工工艺等进行总结,得出多项应用实例,在该河段航道治理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这些治理经验的总结,可为其它山区河流航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河床演变频繁、剧烈,历来是长江黄金水道上的'瓶颈'。为了适应长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对航运的需求,改善三峡工程投入运行以来清水下泄给荆江航道条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长江航道规划目标,交通运输部提出长江中游重点实施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本文在系统分析、总结荆江河段演变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了碍航特性,提出了航道整...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游重点河段——芦家河河段2019—2020年度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顺利交工验收,该项目由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承建。本次交工验收过程分为资料验收和验收两个阶段。4月26日已完成资料验收。4月29日,在交工验收视频会上,各参建单位对施工情况及管理工作进行了汇报,专家对第三方提供的完工测图进行了分析评价,最终业主、监理、设计、质监及出席会议的专家一致认为,项目符合工程验收标准,同意通过交工验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长江中游芦家河、枝江等重点碍航水道的航道条件、水位变化特点及维护疏浚方式,对上述水道维护疏浚时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芦家河、枝江等水道年度维护疏浚时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彭秀琴  罗秀娜 《水运工程》2011,(12):123-126
各支流入江口门是沟通各支流和长江的关键部位,其河床稳定性对保持航道畅通具有重大作用.选择南京河段梅子洲汉道段秦淮新河口和城南河口为研究对象,分析入江口门岸滩演变特征,并结合入江口门历年疏浚资料,分析岸滩演变对入江口门航道的影响.研究成果表明,岸滩演变不仅形成了入江口门的河道局部条件,并且制约口门的水沙条件,因此,对入江口门的水流、泥沙运动和航道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下游河段发生河流再造床过程,河床进行冲淤调整。基于关洲水道三峡蓄水后2003—2013年原型观测资料,分析蓄水后该水道河床的冲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水道在三峡蓄水后总体处于冲刷态势,尤以左汊冲刷明显,这对该水道两汊分流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主航道条件,同时进一步恶化下游芦家河水道进口航道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本水道航道条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认为目前比较优良的航道条件在自然作用下存在恶化的可能,为本水道航道治理思路的形成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