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刊从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获悉,三峡通航管理局承担组建的"内河枢纽通航技术研发基地"已被交通运输部专家评审认定。此前,内河枢纽通航科技研发首次纳入交通运输部科技发展规划。据介绍,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将立足三峡、葛洲坝枢纽通航管理,面向中国内河枢纽通航行业,建设国家第一个内河枢纽通航技术科技研发基地。研发基地将围绕提升内河通航枢纽运行维护水平,开展枢纽通航安全和通航建筑物健康  相似文献   

2.
三峡通航是长江航运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河段是贯通长江黄金水道中上游水域的咽喉要道,其间的三峡、葛洲坝船闸及升船机更是畅通物流的关键节点,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三峡通航管理至关重要,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三峡通航局将充分发挥综合管理优势,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持续提升三峡枢纽航运效益,全力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三峡枢纽航运扩能后续待闸锚地建设问题,基于通过能力分析、运量预测、过闸规划船型等前期成果,通过经验公式和排队论方法分别对枢纽上下游待闸锚地所需泊位数进行分析测算,同时研究分析两坝间待闸锚地容量需求。三峡坝上、葛洲坝坝下锚地需满足96艘船舶待闸,两坝间上下行待闸锚地均需满足28艘船舶待闸。结合三峡枢纽河段锚地设置现状、未来通航交通组织需求,研究提出了待闸锚地规划建设方案,旨在为三峡枢纽航运扩能后续待闸锚地规划建设提供方案参考,更好满足船舶待闸需求,发挥枢纽航运效益。  相似文献   

4.
建设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是交通运输部2019年推进12件更贴近民生实事之一,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以"三峡"独特的区位优势及其影响力,运用其特有的安全、绿色、便民服务,创新形成现代交通运输服务新模式,是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和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在三峡通航水域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5.
1999年,是长江三峡工程进入第二期施工的重要一年.三峡局(即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下同)为进一步改善辖区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保持辖区水域安全形势稳定,为"服务三峡工程建设,服务长江航运事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沿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新的高潮。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又是沿海城市的重头戏,其中的码头、海堤建设、航道疏浚等水工工程比比皆是。然而,这些施工作业所带来的通航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海事作为水上安全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有义务更有职责要维护好通航环境,既确保船舶的正常航行,又要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正>一、总结"十一五",温州港航建设发展成效显著"十一五"是温州港建设与生产管理各方面取得成效最大的五年。一是实施"一港七区"新规划,明确了港口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部于2011年4月18日正式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教育与培训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指导行业教育培训工作,使交通教育培训工作更好地为建设高素质的行业从业人员队伍服务,为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提供有力支撑。《规划》回顾了"十一五"时期交通教育培训工作取得的成绩,认为"十一五"时期,交通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长江航道部门获悉,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设将全面推进。2010年前,12.5深水航道将延伸至太仓港,可通航5万吨级海轮。据悉,为改善长江南京以下航道的通航条件,去年底南京以下深水航道水深达到10.5米,可满足2.5万吨级海轮全天候通航,以及5万吨级海轮乘潮通过的要求。按照交通部门“十一五”规划,为给长江南京以下港口发展提供直接支撑,有关部门将进行巩固现有的10.5米深水航道成果,  相似文献   

10.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1,(4):290-290
<正>据《福建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将以3倍于"十一五"规划投资的力度,投资4 000亿元,着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到2015年,福州港、湄洲湾港、厦门港三大港口群基  相似文献   

11.
吴月君 《中国水运》2006,6(9):177-178
三峡通航文化建设就是运用一定的形式和载体实现通航管理的价值导向、凝聚力增强和规范运作的功能,挖掘提高通航管理水平,形成一种提素质、凝人心、聚合力作用的一种行为。工会组织在三峡通航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船检》2007,(9):24-27
2007年8月30~31日,在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船舶工业战略转型,把发展的目标从主要追求做大向全面推进做强转变。此前,为全面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国防科工委先后印发的《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绘制出中国船舶强国蓝图。在未来的5到10年间,中国船舶工业将围绕下述目标,向造船强国冲刺。  相似文献   

13.
<正>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会议指出,"十一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五纵五横"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14.
刘书含 《珠江水运》2014,(24):34-35
11月25至29日,澜沧江—湄公河泰中、洪、枯水期联合考察,于2000年4国际航运发展规划(2015年—2025年)月四国签订了《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磋商会在昆明召开,中、老、缅、泰四国河商船通航协定》,2001年6月实现澜沧代表团对《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江—湄公河国际航运正式通航。自正式展规划》进行了讨论和审议,达成共识,通航以来,我国先后建设了思茅、景洪、并签署了会议纪要。  相似文献   

15.
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三峡通航的统计数据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长江航运经济形势,反映重庆、四川等上游地区沿江经济的发展水平,其所呈现的货运物流信息已成为我们实施交通强国战略、编制区域发展规划、精准科学施策的重要依据,为交通主管机构、通航管理部门开展规划研究、实施通航管理和各级领导进行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数据参考。本文利用三峡通航现阶段主要货种近五年来每月的货运量、装载船舶尺度、平均待闸时间、过闸频次等方面因素作为研究对象,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聚类模型构建,结合相关因素产生新的具有三峡通航特色的17个货物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长江三峡通航管理体制过程中,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以其大胆改革,组三峡河段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通航管理机构;做好稳定工作,保障改革成果,以及他们坚持发展方向,提高三峡通航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唐元近日率领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海事局、珠江航务管理局、三峡通航管理局组成的调研组到贵港调研珠江水系水运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刘长俭  袁子文 《水运工程》2020,(10):106-109
针对长江口航道发展问题,对航道面临的形势要求、现状条件进行研究,采用航道服务供给与实际需求对比分析的方法,剖析长江口航道总体通航能力、南槽航道通航水深、南港航道通航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北槽通航管理、推进南槽一期工程建设、研究北港航道开发建设、提升南港航道通航安全水平、谋划北支航道发展方向等建议,希望能为"十四五"期长江口航道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航道发展规划应当根据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的原则,结合水利、城市建设以及铁路、公路、水运发展规划等因素而制定.凡修建临跨河工程,事先应将有关设计文件送交航道管理机构,以便审查其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通航标准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满足三峡枢纽河段大通航、大安全新发展的需求,增强三峡枢纽河段通航安全综合监管能力。本文立足三峡通航数据采集及应用现状,结合三峡河段航道水文条件及过闸船舶通航形势,分别从船舶流量趋势预测、水文气象趋势预测、通航安全形势预测、待闸船舶动态预测四个方面着手,深入研究其在实现三峡河段智能监管背景下的决策应用需求,为下一步三峡通航监管智能平台的开发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