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海上运输业的发展,海上石油运输在石油运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蓬勃发展的海上运输导致了船舶溢油事故频发,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本文在研究风险评估原理和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评估方法的特点。采用Oilmap模型对溢油事故进行建模,推导溢油事故发生概率。研究溢油风险评价原则,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溢油风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船舶溢油损害索赔与评估的现状与发展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以及船舶溢油事故的频繁出现,国际上已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船舶油污损害索赔机制;相应的溢油对自然资源损害评估技术也较为完整,并得到了法律的认可与执行。而我国由于尚未有成熟的机制和技术,使得管理工作中出现了种种困难,海上自然资源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本文不船舶溢油损害索赔与评估这一对不可分割的问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粗浅的介绍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溢油事故威胁程度的模糊神经网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与溢油事故感受程度有关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上,使用模糊神经来确定各因素的权重,进而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来确定溢油事故的威胁程度,为进一步的溢油事故应策奠定基础,以期避免溢油事故处理决策中的盲目性和主观性。  相似文献   

4.
一、"溢油应急计划"的由来及其在中国的进展 1.主要海运国"溢油应急计划"的制定情况 60年代末到70年代是世界油轮船队大发展的年代,接踵而来的船舶重大溢油事故给沿岸各国带来了巨大危害,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开始确立专门的海上执法机构负责对船舶排污进行监督和对船舶溢油事故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5.
海上石油开发及油轮运输中发生的事故都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损害。此文以船舶溢油事故为例,深入分析我国海洋环境损害赔偿面临"海洋生态损害"概念模糊、损害赔偿难以量化以及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索赔存在交叉等的困境。传统侵权法理论无法确定海洋环境损害的范围,更无法将海洋环境损害量化。尽管有关船舶溢油海洋环境损害赔偿法律体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侵权法无法解决的难题,但仍需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以期有效、及时地赔偿海洋环境损害。  相似文献   

6.
港口船舶溢油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瑞婷  胡宗敏  梁刚 《水运工程》2011,(11):137-141
在港口装卸作业以及船舶航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引发溢油事故,对周边海域环境造成损害。港口船舶溢油环境风险评价对船舶溢油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港口船舶溢油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石油水上运输量的增加,海上不断发生船舶溢油事故.据统计,1976~1999年,中国沿海共发生大小船舶溢油事故2353起,平均每3.5d发生在一起.其中,溢油量在的50t以上的重大溢油事故53起,总溢油量29754t,海上溢油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与生态损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船舶溢油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海上石油运输量不断增加,油轮船队不断增多,可以预料,今后海上发生突发性的各种溢油事故会有增加。当然,发生溢油污染海洋的事故,不会随着油轮增多、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等因素成正比例增加,但发生溢油污染海洋事故的机率必会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评估的模糊类比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油污事故损害赔偿案例之间所具有的类比性,以及事故产生损害程度与溢油种类、数量、油膜扩散面积、受污海岸类型和长度等指标密切相关的特点,提出油污损害赔偿评估的多指标模糊类比分析方法,通过等评估的油污事故与历史赔偿案例之间的多指标综合类比进行关于损害程度的模糊排序,从而分析得到的此次油污事故的损害程度大小及应赔偿索赔的范围和具体数值,与直接统计评估法相比,分析方法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较少而且易得,评估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事》2011,(10):70-70
国际油轮船东防污染联合会(ITOPF)主席比约恩穆勒指出,虽然航运业本身有提醒规则制定者改善船舶安全性、处理溢油事故和制定适当补偿限额的能力,但是国际海域油船溢油事件频发对航运业来说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ITOPT在遏制溢油污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油轮船东防污染联合会将把研究和开发作为其首要任务,以更好地防止石油和化学品泄漏导致海洋环境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11.
陈卓欧  黄明  延飞 《船海工程》2013,(1):174-177,180
以三峡库区为例,综合利用熵值法和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方法,综合考虑溢油发生的概率和产生的后果,建立溢油风险评价体系,实现了船舶溢油的定量评估。提出的评价模型可以有效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且能够有效识别出溢油风险高的水域,为海事管理机构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船舶溢油是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之一,对船舶溢油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预测和评估,揭示其发生的复杂规律,采取相应的预防及应急措施,使船舶溢油污染降到最低程度,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本文对船舶溢油的几种预测方法进行了实用性和局限性的讨论,从中得出灰色系统理论较适用于溢油数据记载不完备及新建港口的溢油预测,可作为制定有效的船舶溢油事故应急措施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内河水上交通运输快速增长,溢油风险不断加大。近年来,许多研究员设计了评估海洋环境损害的评估模型,文章就国内外几种溢油损害评估模型进行了概述,并结合内河水上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加强内河溢油损害评估模型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侯旭可 《水运管理》2009,31(8):39-41
为更积极地发挥海事部门在船舶溢油事故处置中的作用,介绍海事部门在船舶溢油事故处置中的职责,详细分析海事部门在船舶溢油事故处置中8个方面的作用,对限制海事部门作用发挥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为船舶溢油事故处置提供法律保障和工作依据;建立健全溢油应急反应机制;进一步加强船舶溢油监视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船舶溢油事故已成为导致海洋污染重要的因素之一,采用科学方法对船舶溢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将船舶溢油风险分为操作性溢油风险与事故性溢油风险两类,通过分析历史数据与借助专家经 验识别风险因素,构建了船舶溢油风险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和条件概率表CPT,并利用HUGIN软件进行了概率推理和风险因素灵敏度分析,定量评估了船舶溢油风险,找出了影响最突出的风险因素.将贝叶斯网络模型应用于我国沿海港口水域,得出两类船舶溢油风险概率分别为0.013 8和0.000 3,指出了加燃油、装卸油品、人员疏忽和船舶密度等风险因素对船舶溢油风险影响最突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溢油应急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上物流运输业和石油开采业的迅速发展,海上船舶密度不断增大,加之船舶的大型化发展,油轮特别是超大型油轮在我国水域频繁出现,通航环境日趋复杂,导致船舶溢油污染隐患增加,特别是重特大船舶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重大海上溢油事故频发,其中尤以去年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因蓬莱19-3油田溢油污染面积累计达到5500多平方公里,造成河北、辽宁部分养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渔业资源巨大损失而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当今社会注重环保、对海上污染"零容忍"的今天,如何从法律层面为环境损害买单,如何界定赔偿范围为个人财产损害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中国沿海溢油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由于评估方法和索赔机制的不健全,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赔偿。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在司法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溢油损害评估方法,主要有美国的自然资源损害评估技术和生境等价分析技术、中国的渔业损害评估和“塔斯曼海”轮溢油索赔案中的生态损害评估方法,分析了中国在索赔机制与评估方法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后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中国应尽快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建立船舶油污保险和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积极探索新的溢油损害评估模型与方法,并制定适用于中国不同海域的国家标准与规范。  相似文献   

19.
就国内外对溢油等级的划定作一概述,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对溢油事故的威胁程度和溢油事故等级确定的相关研究工作,提出内河水域船舶事故威胁程度和溢油事故等级确定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未雨绸缪防油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洋污染中,石油污染非常严重.石油污染海洋的方式,主要是油轮事故、海上油井管道泄漏、船舶航行时的排污与泄漏等,其中以油轮事故溢油最为严重.油轮事故一次溢油量少则数百吨,多则数十万吨.出现这种情况,大片油膜覆盖于海面上,污染海滩,造成局部"海洋沙漠"化.而滞留于海洋中的重油,有的含有致癌物质,海洋生物吸入后会大量灭绝,其"后遗症"可长达数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