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年代初,中国民用摩托车开始量产;90年代中后期。全面普及,中国成为摩托车产销大国,但是,研发技术没有多大提高。老百姓消费的摩托车品质低,停留在“能骑、能载”的基本功能层面。  相似文献   

2.
每一张的图片背后,都蕴藏着一段意义深远的故事。《摩托车信息》与中国摩托车行业相伴相行,走过了近30个年头,在这段征程上留下了无数的脚印与,故事。其中便有最为闪亮的9个瞬间。让我们认真去审视这9组图片,去领略《摩托车信息》坚定不移的前行步伐;让我们解读这9段故事背后的深意,去感受《摩托车信息》对中国摩托的不变坚守。  相似文献   

3.
以龙为坐骑,是传奇故事中作为骑士最高的荣誉。而现实生活里,以"骑"为动作的载具当中,摩托车是最快的存在,将之比喻为巨龙,可谓当之无愧。5月17日,由济南轻骑铃木摩托车有限公司、铃木车友总会在成都金港国际赛车场举办的"铃木GSX赛道特训营"成都首站,更是将这一深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4.
这种款式的车很古老,骑摩托车的小伙子们都想引起姑娘的注意。这种从零开始动手制作的摩托车含有真正的艺术、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构思。一个制作前轮伸出式摩托车的能工巧匠如不能载着靓妇女逛一圈,还有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5.
范晓东 《摩托车》2004,(12):33-34
在我国的摩托车制造史上,曾经有一个直立并列双缸、排量750mL 的偏三轮摩托车,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它的排量和发动机的独特设计都是一流的。可惜的是,它在我国的摩托史上仅仅是昙花一现,为爱好摩托车的朋友留下很多遗憾。至今,我国也没有自行设计和制造过如此大排量的并列双缸摩托车,它就是“东海750mL”摩托车,您听说过吗?我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认识并拥有了它,我的“东海”是1973年出厂的,比我小两岁,提起这辆车还有一段故事。  相似文献   

6.
近日,越南金融危机有越演越烈之势,由于越南已不再是中国摩托车的主要出口国,中国摩托车行业整体受越南经济危机影响不大,但是一些在越南投资设厂的中国摩托车企业,已经选择停产或者减产,以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7.
时间 《摩托车》2004,(12):35-35
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与国内几家知名的摩托车企业有过一些接触,并且有一些业务往来,经常吃吃饭,聊聊天。下边摘录两则在饭桌上的故事,也许会对企业有所启发。故事一一般的摩托车企业每年都会按区域进行几次定货会或经销商会议,作为推广新品,摊行渠道政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苗苗 《摩托车信息》2005,(10):53-56
在世界摩托车厂家中,有这么一个绝对不容忽视的摩托车制造商:它以自身80年发展的风风雨雨、起死回生的故事,在世界摩托车历史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以设计合理、运转协调、输出强劲动力的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与美国哈利-戴维森的V型双缸遥相呼应;它创造的无数个第一,为摩托车精彩纷呈的历史做出独特的贡献:它的BOXER系列、K系列、F系列有力地抗阻日本摩托车大军在世界各地一统天下的野心,为世界各地的摩托车发烧友提供风格独特、性能优异的多样选择——它,  相似文献   

9.
街车裂变     
街车是有故事的。1885年,德国巴德康斯塔特市,当载姆勒将一台汽油发动机装载到一辆两轮车上时,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燃料的动力摩托车诞生了,从那一天开始,摩托车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完善,确定了它在世界交通工具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历经100多年的沧桑巨变,一代又一代的开拓者以他们辛勤的付出,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将现代人领进摩托车的奇妙世界。今天,这个家族的成员已相当庞大,种类丰富,不过  相似文献   

10.
5月18日,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简称洛北易公司)隆重向国内摩托车市场推出大阳载载DY125T-28摩托车,该车是洛北易公司针对未来摩托车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外客户使用习惯深入调研与分析,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以全新的设计理念打造而成的国内第1款全能商用踏板产品。  相似文献   

11.
杜克 《摩托车》2007,(6):16-21
对于日本摩托车的四大天王,摩友们都已经耳熟能详,以本田、铃木、川崎.雅马哈为代表的东瀛摩托车.裹挟咄咄逼人之势,游荡在世界各地的街头巷尾和林荫大道。尽管占据明显优势,但是日本摩托车企图“一统江湖”的野心依然是一场春梦.因为除了日本之外,世界很多国家、地区的摩托车行业已经强劲崛起或者重展雄风,有力地狙击东瀛强敌的前进步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刘峙 《摩托车》2014,(3):118-123
在世界摩托车发展史上,曾有着诸多名声显赫一时的品牌——如与哈雷分庭抗礼数十载的美国“印第安”(Indian)品牌,如素有“摩托车中的法拉利”美誉的意大利品牌MVAgusta,又如已成昨日黄花的英国摩托车巨人“BSA”——它们均凭借着各自独特的设计理念及当时出众的技术水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初,中国民用摩托车开始量产;90年代中后期,全面普及,中国成为摩托车产销大国,但是,研发技术没有多大提高.老百姓消费的摩托车品质低,停留在"能骑、能载"的基本功能层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摩托车产品格局基本以生产基地或者企业性质进行划分,而对于直面消费者的国Ⅲ终端产品,一年多来,多数企业保持了集体缄默。这一缄默在2010年被打破,摩托车行业由来已久的德、日、美3系才完全地、真实地在中国消费者面前敞开。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信息》2014,(1):14-14
权威是一种使人自愿信服的力量。近30载的深厚底蕴、有口皆碑的业界风评、匠心独具的诚意策划、传承至今的行业责任……点点滴滴汇聚成了《摩托车信息》在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绝对权威,而权威的源头正是我们对中国摩托的不变坚守。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14,(5)
在世界摩托车发展史上,曾有着诸多名声显赫一时的品牌——如与哈雷分庭抗礼数十载的美国"印第安"(Indian)品牌,如素有"摩托车中的法拉利"美誉的意大利品牌MV Agusta,又如已成昨日黄花的英国摩托车巨人"BSA"——它们均凭借着各自独特的设计理念及当时出众的技术水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这些头顶着荣耀光环的品牌中,尽管其中的一些已慢慢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中,但仍旧有一些品牌依托于各自的"独门武功",坚挺地屹立于世界摩托车之巅,为一众摩托车爱好者们所津津乐道。今天,我们就为您遴选出了两个有着部分共同之处的著名摩托车品牌——以采用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即"拳击手"发动机)而著称于世的德国摩托车界"百年老店"BMW,以及将水平对置六缸技术进一步发扬光大的日本摩托车业骄子Honda——深入讲述与其各自所引以为豪的发动机技术相关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刘连营 《摩托车》2004,(2):12-13
提起我与摩托车的故事,要追溯到10年前。那时候,我初中毕业后到一家机械厂工作。在那里,我学会了车工、钳工、电焊等技术。 那时候.拥有摩托车的人并不多,马路上偶尔有一辆摩托车疾驶而过,留下一股淡淡的长烟.总会引来路人驻  相似文献   

18.
王怀广 《摩托车》2009,(6):28-29
你需要一款什么样的摩托车?动力强劲,爬坡能力强?或者灵活轻便,易于操控?或者实用耐磨,经济实惠?一款能够征服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摩托车能否让你动心?2008年,当时还未正式上市的鑫源“越能”XY150—17型摩托车以民用车的身份参加了“2008环塔拉力赛”专业车组的比赛,并获得同组的第6名,用完美的表现佐证了“越能”的名号。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2011,(4):106-109
顾名思义,迷你摩托车(minibike或者pocketbike)是相对于常规摩托车而主的概念,是在动力、尺寸等方面都显得很"袖珍"的摩托车;但是迷你摩托车不是模型,它们能够跑,而且驾驶起来如同真正的摩托车,让人感觉趣味盎然。本田的Z50系列可谓是迷你摩托车的元老,自上个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历以几十年而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20.
王震明  倪巍  郑亮 《摩托车》2009,(10):102-103
赛车手在每个进出弯都有许多线路可以走,即便是今弯点在内线,赛车手也可以限据车速选择内线、外线或者中线出弯。可以说,在弯道中的变化是无穷地,而且摩托车的路线比汽车的路线还要多出许多,例如上海国际赛车场,汽车有126种不同的进入弯的方式,而摩托车有150种进出弯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