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汽车维修》2005,(8):1-2
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已经成为汽车产品出口的主力军。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汽车零部件的出口金额大大高于整车、整机,汽车零部件出口也由单一的产品型开始向资本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材料密集型的低端产品开始向附加值较高的机电类产品转变。  相似文献   

2.
张正智 《汽车情报》2006,(19):11-22
近几年,汽车零部件出口增长发展很快。2005年真正实现了汽车产品出口额大于进口额,从多年来进出口逆差变为顺差,根本上改变了汽车产品进出口的被动局面。虽然整车出口发展也很快,但影响汽车产品进出口变成顺差的主要因素,是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我国出口受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日益严重。有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出口因技术壁垒影响损失达170亿美元。 尽管目前中国汽车产品出口遭遇国外技术壁垒的案例还不多,但随着出口数量的增多,特别是在美国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中国危险论”的说法,一旦他们认定中国产品有可能对本国产业或劳工产生威胁,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出口数量已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分布较广,且多为发展中国家。在研究出口目标市场时发现一个被中国汽车企业忽视的国家——印度。2007年前10个月,中国汽车出口到印度只有1000多辆。印度是一个有着超过10亿人口的大国,其汽车市场2007年也呈快速发展趋势,2006年汽车产量超过200万辆,汽车保有量接近1800万辆,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和中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工业》2003,(1):27-28
2002年我国汽车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均呈上升趋势。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由于国内汽车产品进口配额增加,进口关税下调,进口增长大于出口增长。2002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总额335890万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整车出口28645辆,同比增长9.9%,出口金额24777万美元,同比增长15.8%,零部件出口额221006万美元,同比增长35.4%,摩托车出口额65007万美元,  相似文献   

6.
张正智 《汽车情报》2007,(12):16-23
2006年实现汽车整车出口34万多辆,同比增长近99%;特别是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出口9.3万多辆,同比增长近200%;全年全部汽车产品(包括发动机、汽车零部件和摩托车产品)出口总金额达289.1亿美元,超过总进口金额(212.74亿美元),净顺差达76.36亿美元。继2005年实现历史性出口顺差后,又进一步扩大了顺差。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后,国外向中国出口整车的力度将会加大,我国汽车产业将面临巨大压力,进口车将占领一部分国内市场巳成定论。但是,由于汽车关税是逐步减让的。配额限制的取消也非一日之一事,进口车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中国加入WTO后,由于中国国内的自身优势和跨国汽车公司本身的因素,跨国汽车公司将会“以本地化生产为主,而向中国出口整车为铺”,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通过合资合作,将有助于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汽车出口市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始于1957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汽车产品主要是按国家间的协定,以无偿援外的形式出口。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汽车产品贸易的出口,但这一时期,汽车产品出口的整体水平比较低,整车出口量少,汽车零部件出口品种不多、数量不稳定,主要是标准件、摩擦材料、点火线圈、万向节和千斤顶等,  相似文献   

9.
1汽车产品进出口概况 近年来,中国汽车整车进出口的发展与变化对国内汽车市场产生着重要影响:进口汽车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中的一个有益补充;出口汽车是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具体体现。2004~2008年,  相似文献   

10.
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影响依然很大。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使世界大多数国家居民收入大幅度降低、财富缩水、失业率上升、购买力下降、对未来信心不足,对汽车产品需求大幅下滑,直接影响了中国汽车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1.
一个汽车企业有可能和全球的汽车产业的脉搏联在一起跳动,使全球汽车产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变成太容易了,但竞争也变成越来越激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光祖认为,汽车产品的协同性很强,是一个全球化开放水平很高的一个产品。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产品开发的变化,不仅仅是在产品自身,而其方法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光林 《时代汽车》2007,(10):22-24
汽车产品大规模出口能力是世界汽车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尽管我国汽车产业目前还是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为主,但由于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特性,中国汽车产业走国际化道路,实现“汽车强国”的梦想只是迟早的事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汽车驾驶员》2005,(2):49-49
奇瑞汽车公司日前与一家美国Visionary Vehicles公司签约,向美国出口汽车,2007年销售目标为25万辆。这将是中国汽车企业首次向美国这一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出口汽车。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近几年发展很快,已全面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7年出口汽车整车61万辆、发动机(含摩托车发动机)411万台、汽车零部件总金额近309亿美元、摩托车近946万辆。2007年全部汽车产品出口总金额达到418.5亿美元,实现顺差15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产品贸易大国。预计今后汽车产品出口仍将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汽车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出口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表明,我国汽车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持续提高,并在座椅等两大类产品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在汽车整车及发动机方面仍然处于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一、汽车产品技术转让、资本输出情况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汽车企业自身实力的持续增强,在整车出口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开始放眼全球、进军海外,以CKD等多种形式在海外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输出技术、资本,向当地市场渗透,拓展国际市场,寻求新的战略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汽配行业鱼龙混杂,存在大量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56%的中国汽车用户在他们的车辆上发现了仿冒产品,近三年里,由于使用伪劣零配件而发生事故的车约占事故车的13%。同时,仿冒产品的出口,也严重影响国内汽车零配件行业的形象,尽快建立起我国汽车零部件知识产权战略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森林 《汽车情报》2006,(19):4-6
目前国内汽配行业鱼龙混杂,存在大量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56%的中国汽车用户在他们的车辆上发现了仿冒产品,近三年里,由于使用伪劣零配件而发生事故的车约占事故车的13%。同时,仿冒产品的出口,也严重影响国内汽车零配件行业的形象,尽快建立起我国汽车零部件知识产权战略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是汽车产品引领汽车文化,还是汽车文化引领汽车产品?”这是所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中国车企目前都在研发产品和销售产品。但是没有引领汽车文化的发展潮流,汽车文化建设必然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2013年1月作者走进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配件》2006,(20):13-13
为推动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减少自主品牌汽车出口风险,国家质检总局正着手建设国外汽车产品准入制度信息库。这是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披露的信息。国产汽车特别是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呈现高速增长势头,但也面临着汽车使用国技术法规、标准、准入制度等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