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强 《铁路航测》2003,29(4):36-38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探讨新建铁路中线桩测设的一种实用方法,并阐述铁路施工复测的程序。重点介绍极坐标法在任意点置镜测设线路中线桩的原理和方法,该方法计算简便、使用灵活,已多次应用于铁路施工测量中,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2.
测设铁路曲线传统上采用置镜于曲线中线上的偏角法,测设时测站多,工作进度慢。采用置镜于任意点的极坐标法,则可便捷地完成铁路曲线中线的测设。详细介绍了如何置镜于任意点用极坐标法测量铁路曲线中线,并指出在测量设备和地形等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测量曲线中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交点中线定测软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稳  曾学贵 《铁路航测》1998,(1):14-17,27
本文介绍了交点中线定测软件系统的功能特点,设计思想并重点介绍钉设中线中桩的计算方法,公式推导过程以及对现场选定中的桩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GPS-RTK技术在新建铁路中线测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际工程,研究了GPS-RTK(Global Posiljon system.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在新建铁路中线测设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了将GPS-RTK测量获得的WGS-84坐标转换为线路设计坐标的方法.实践结果表明,采用GPS-RTK技术进行新建铁路中线的测设工作,只要作业方式及数据处理方法得当,即可保证测量精度,又可节省成本,缩短工作周期.  相似文献   

5.
根据线路两侧任一点的实测坐标 ,解算出离该点最接近的线路中线点坐标 ,并快速地测设出来 ,是本文论述的主要问题。这些放样方法和所编制的软件 ,对铁路、公路的中线测设和质量检查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线路中线快速测设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线路两侧任一点的实测坐标,解算出高该点最接近的线路中线点坐标,并快速地测设出来,是本文论述的主要问题。这些放样方法和所编制的软件,对铁路、公路的中线测设和质量检查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目前铁路工程定测中线的几种常用测设方法进行了说明,详细分析各测设方法所具有的优缺点,强调因地制宜合理选用不同的中线测设方法对保证测设精度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测站坐标系,利用全站仪坐标测量功能测量特征点的坐标,以解析法计算涵管轴线与既有铁路中线的交叉点坐标,并用放样的方法测设出交叉点的实地位置,为铁路既有线困难地段准确确定涵洞实地位置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述了天津站交通枢纽地下连续墙施工及中间桩柱施工技术。首先论述了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垂直度、精度控制的方法和地下连续墙槽壁塌孔,接头止水控制技术。针对钢筋笼难以入槽,接头箱难以起拔及混凝土夹泥等施工难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其次介绍了在中间桩柱施工中钢管柱安装定位技术,钢管柱底高程的测设技术,定位器的桩心测设及柱体调整就位控制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10.
GPS交切技术在隧道地区测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交切技术是隧道地区交切桩控制测量的一种全新测设方法,主要针对传统的全站仪交切放线在越岭地段受到地形限制难以实施而提出的(特别是植被茂密山势陡峭的越领地段)。结合生产实践,以西康铁路增建二线为例,介绍隧道地区GPS交切贯通测设原理和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建立GPS区域独立工程控制网,设计理论中线的转换,区域独立工程控制网下确定中线,中线理论坐标计算及放样等。  相似文献   

11.
对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精密控制施工测量工作进行有效监督提出新的思路。详细介绍CPⅢ平面、高程控制网监督测量的精度指标、技术要求及作业方法。指出,为确保CPⅢ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精确可靠,提高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几何线形平顺性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测量建立独立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永 《铁道工程学报》2006,(7):34-36,53
研究目的:在高速铁路线路测量中,由于线路长,常常跨越多个投影带,在统一坐标系中投影变形大,不能满足高速铁路测量精度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约束条件和措施,使得长度变形小于1/40 000,从而满足铁路测量精度要求. 研究方法:本文从解决铁路测量坐标系中存在的长度变形出发,首先分析了高斯投影长度变形,然后提出了建立分段独立坐标系的方法,使其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1/40 000. 研究结果:文中给出了高速铁路测量建立独立坐标系的4种数学模型,有效的解决了在投影过程中长度变形问题. 研究结论:利用模型可以很好的解决投影变形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容易满足高速铁路测量精度要求,方便了工程施工测量,对高速铁路的建设有很好的实用性.若在铁路测量中应用,可极大地提高勘测精度,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既有线铁路进行绝对位置控制,参照高速铁路CPIII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网,提出一种既有线偏差约束精测网作为既有线绝对位置的控制基准。并对这种控制网的布网方案、测量方法、相邻测站间坐标转换搭接,以及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论述。这种精测网采用单边控制网,建网简单、成本低,且可在V形天窗期进行测量;测量采用全站仪直接测量,测量效率高。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既有线偏差约束精测网可以作为一种新型轨道控制网在既有线铁路控制绝对位置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宁 《电气化铁道》2013,(4):45-47,54
以普速线既有线工务需求为背景,解析铁路受自然环境影响以及防护性路基设备维护的现状,提出铁路应对灾害险性事件的本质是界定路基设备的完好状态和是否受到冲击。提供了捕捉路基设备状态突变的物理特征并以数字化描述的系列思路。进而对这种信息化建设的工程化实施中,点段勘定、现场探测设备布设、突变门限阈值、系统判别逻辑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海拔地区铁路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高海拔地区的铁路控制测量中,控制网的边长将产生较大的长度投影变形,在这个区域如果采用国家坐标系建立控制网,其长度变形不能满足铁路施工控制网精度要求,这会对线路施工放样及隧道贯通测量等工作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合理评价及处理长度投影变形对坐标成果的影响,建立适合高海拔地区的铁路施工控制网,已成为这个区域工程控制测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结论:在高海拔地区铁路施工控制测量中,长度变形主要是以高程归算变形为主,所以选择“抵偿高程面”作为投影面,按正形投影3°带建立独立坐标系应该是最佳选择。该方法换算简便,而且换系后的新坐标与原国家统一坐标系的坐标十分接近,有利于测区内外之间的联系。如果线路东西向跨度比较大,而且测区中心离中央子午线比较远时,应该考虑“选择任意投影带”或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16.
郑西客运专线渑池至灵宝段地质综合勘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郑西客专线为中国第一批建设的无砟轨道客运专线,其中渑池至灵宝段为越岭段,地形起伏大,沿线分布煤矿采空区、滑坡等不良地质;分布人工弃土、深厚湿陷性黄土层等特殊岩土。对彻底查清沿线地质条件,取得合理岩土参数对客运专线建设具重要作用。研究方法:本段地质勘察过程以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方法为基础,制定合理的勘察方案;合理选择勘探测试方法,对重要对象采用多种方法对比勘察。本文总结了本段地质勘察采用的方法及综合运用技术。研究结果:本段地质勘察工作已于2005年结束,勘察成果通过了相关审查鉴定。研究结论:郑西客专线开工建设至今已近二年,经施工验证,地质勘察成果与实际地质条件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7.
介绍区块链的主要特点、演进历程和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形式,探讨区块链技术在铁路系统的应用方向,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在铁路建设、运营养护、机车检修、货运物流、权益证明方面的应用主张,分析了区块链技术所能带来经济和管理效益。结果表明,采用区块链技术能减少铁路建设、运营和养护成本,有利于铁路系统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8.
铁路工程勘测技术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系统回顾并分析了铁路工程勘测技术自建国以来的发展历程,重点叙述了铁路勘测技术在工程测量、航测、遥感、物探、钻探、原位测试等各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当今科技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系统地、全面地对铁路勘测技术在以上各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研究结论:勘测装备更加轻巧、精度更高、功能更加齐全、操作更加方便,数据采集和处理数字化、模块化和自动化,技术应用集成化,建立“工程勘测设计数据库”,完善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的应用模式,是今后铁路勘测技术总的发展方向,以更好地满足我国今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以及跨江、跨海隧道建设项同越来越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高速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锚段关节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速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锚段关节施工关键技术的讨论,将设计院安装图与现场实际相结合,并针对实际施工中的规律分别对中心柱和转换柱的装配形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