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ZB207组合仪表是借鉴曼组合仪表设计的。文章阐述ZB207组合仪表的工作原理,对仪表中带液晶转速表和里程表的主要故障提出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敏  刘革 《汽车技术》1995,(3):10-18
介绍了奥迪100型轿车组合仪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主要技术参数,在消化理解国外汽车组合仪表先进技术的同时,利用奥迪100型轿车组合仪表和比较成熟的电子技术,改制成了“红旗”牌轿车用的组合仪表,使改进型“红旗”牌轿车组合仪表电性能指标和结构性能指标达到80年代中期国外先进汽车组合仪表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刘斐  孙宇 《客车技术》2010,(4):26-28,30
阐述了基于人机工程的汽车组合仪表的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对汽车组合仪表的相关知识,如视觉校核、信号指示器标示、信号类型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论述了汽车组合仪表的发展趋势。为汽车组合仪表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国标对电动汽车组合仪表显示信息的要求,然后分析国内外多款纯电动汽车组合仪表的造型、布局、功能,最后总结电动乘用车组合仪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从汽车维修实践出发,提出检测和维修汽车电子组合仪表的注意事项,叙述各型号电子组合仪表的控制策略,列出帕萨特B5轿车组合仪表常见故障代码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6.
组合仪表是汽车内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为驾驶员提供各种信息和数据。随着科技发展,驾驶员对组合仪表的结构造型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提供高科技显示效果和更舒适的驾驶体验。文章对汽车各种组合仪表氛围灯结构设计进行研究,最终通过对透明上盖、前框、导光板、黑膜、RGB-LED等结构进行分析,设计一种组合仪表隐藏式氛围灯结构,解决了汽车组合仪表氛围灯颜色单一、背光不均匀、成本高等难题,提升了汽车组合仪表氛围灯显示效果,提升驾乘体验。同时为汽车组合仪表结构设计提供有效的借鉴,从而实现一种时尚、高档的汽车内饰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7.
主机厂组合仪表开发过程中,组合仪表的开发往往是开发完成后,装配在实车上才能进行全功能测试,导致测试时间较短,出现问题后更改周期较长。本文讲述一种基于Vector总线开发工具CANoe进行组合仪表功能测试方法,利用该方法能够在组合仪表开发到一某阶段,利用CANoe搭建测试环境,Panel Designer插件设计测试界面,对仪表进行全功能测试,提高仪表测试效率,缩减开发周期和成本。  相似文献   

8.
吴江 《汽车维修》2006,(5):44-46
七、组合仪表别克君威轿车组合仪表供电电路见图1,指针式仪表及档位指示器电路见图2,仪表照明电路见图3,报警指示灯电路见图4、图5。组合仪表中有各报警灯及指针式仪表,它们的控制方式有些是专线,有些是通过Class-2数据通讯总线由其它模块控制,为使维修技术人员在维修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现将各报警灯和仪表的控制方式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9.
电动汽车组合仪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电动汽车组合仪表的一些基本知识,用开发实例来说明电动汽车组合仪表上必须显示的最基本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组合仪表的设计是汽车仪表台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关键因素。因此组合仪表是否可以提供给驾驶员清晰可视的显示界面,及时传达汽车状态是组合仪表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使管棚受力分析模型能更好地模拟管棚的实际受力状态,基于注浆加固区域的受力特性分析,提出了考虑注浆加固区整体性的管棚受力分析模型。考虑注浆加固区的整体性,对管棚超前支护体系进行受力特性分析,提出可表征注浆加固区整体性的特征参数。综合考虑管棚注浆加固区整体性的特征参数、开挖面前方松动岩土体的支撑作用以及初期支护变形滞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将管棚划分为二次衬砌段、初期支护段、开挖无支护段、开挖面前方扰动段和未扰动段;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建立可考虑管棚注浆加固区整体性影响的管棚受力分析模型,并推导了管棚挠度和内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工程实例的对比分析,考虑注浆加固区整体性的管棚受力分析模型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测数据,从而验证了构建管棚模型的合理性。基于建立的管棚受力分析模型,分析注浆加固区的整体性对管棚变形和内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固区弹性模量可显著减小管棚的变形和内力。管棚的参数分析表明,在实际工程中,增加钢管直径不能有效降低管棚挠度和内力,减小管棚挠度和内力最有效的方法为合理布置管棚的安装间距和采取合理的注浆量。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大型客车上的空调壳(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与顶蒙皮存在干涉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及排查,对其安装支架焊接过程、空调侧边轨(固定支座)的制做精度、空调壳下边缘出厂时的精度检验、整个空调安装过程、空调与顶蒙皮之间的弹性件尺寸及安装完工后的检测方式进行了优化和改进,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实施,验证结果表明,能较好地解决客车空调壳与顶蒙皮存在的干涉问题,避免了客车在市场上因磨穿顶蒙皮出现的漏雨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百花大桥震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汶川大地震的地震作用特征,通过实地调查,对在汶川大地震中遭到严重损坏的百花大桥进行详细的研究.主要研究第5联整体倒塌过程以及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的主要损坏特征,对震害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对连续梁桥的震害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合料是多级多相颗粒性材料,其复杂的颗粒特征、界面效应和迁移行为决定了离析特性、压实效果与力学响应。为了解析沥青混合料的微细观作用机理,为混合料组成优化设计、施工控制及性能预测提供理论基础,进而提升沥青路面的耐久性,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矿料-沥青体系的研究成果,并将摊铺、压实、服役阶段的沥青混合料分别看作不同状态及迁移自由度的矿料-沥青体系。首先,针对矿料体系的颗粒特性,分析了颗粒几何形态以及尺寸效应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多级矿料复合几何特征表征方法。其次,针对松散态的矿料-沥青体系,梳理了矿料颗粒体系的接触摩擦特性、界面交互作用等细观特征,介绍了沥青混合料的离析行为评价方法,分析了颗粒迁移行为对离析倾向的影响,并讨论了离析形成机理;针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描述了动态压实特性与颗粒的迁移行为,分析了矿料几何特征、矿料-沥青界面效应对颗粒迁移行为的影响,从内部颗粒迁移角度讨论了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过程;针对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合料,介绍了矿料-沥青体系的颗粒迁移行为,并分析了颗粒微迁移特性对沥青混合料力学强度的影响。最后,将运输摊铺过程的松散态、压实过程中的错动态、服役过程中的成型态...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旁通道(泵站)的功能、设置和优化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两种类型的地铁区间可不设旁通道的方案,建议参考大隧道(黄浦江越江)的成果,来进一步优化地铁旁通道(泵站)的设计。文章运用人工冻结法原理,分析旁通道(泵站)建设的施工、冻融沉降和运营维护风险,建议加强针对冻融沉降规律的试验和研究,提高人工冻结法施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盾构施工中通过不断地调整区压控制盾构姿态,然而在实际中如果将各分区压力参数设置差距太大会发生盾构姿态偏差反而加剧的情况。结合某城市地铁下穿江河段时遇过饱和软土发生沉降的案例,说明在盾构本身出现沉降偏差时,由于区压调整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盾构推力不均匀反而加速盾构下沉的情况,对盾构推进的区压参数设置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盾构姿态持续下沉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分析区压过度调整对盾构姿态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根据盾构推进压力对于管片的反作用力,从力学角度分析盾构姿态的调整是盾构区压设置的调整原理,阐述盾构姿态形成的受力状态是盾构自身偏转量与成型隧道管片受力不均呈现逆向偏差的结果。二者的偏转量是相反的,当调整区压设置导致成型隧道偏转量大于盾构自身偏转量时,盾构姿态将呈现越纠越偏的现象,即为区压过度调整。该结论指出盾构施工过程中姿态调整的误区,并对盾构施工推进参数设置的合理性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7.
杭州湾跨海大桥滩涂区50 m箱梁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滩涂区大吨位箱梁的结构设计和施工环境的特点,对预制场规划、制存梁台座、模板、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施工和箱梁场内搬运、提梁、梁上运输及箱梁架设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麻文焱  王巍  闫亚坤 《汽车技术》2007,(3):41-42,46
某汽车公司2001年底投放市场的轿车,在我国海南使用中有个别车的油箱锁紧盖回油管座根部出现裂纹,存在燃油渗漏故障。针对该车的相关零部件(油箱、油管及油箱锁紧盖)进行了测试,结合车辆具体结构和海南的使用条件,通过分析得出了油箱锁紧盖的失效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通过对改进后的油箱锁紧盖进行的试验测试,证明了对该油箱锁紧盖失效原因的分析是正确的,改进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9.
以陕西宝汉高速公路连城山隧道(双洞六车道)绿泥石片岩段为例,分析了大跨度软岩公路隧道仰拱病害原因,建立了隧道仰拱的弹性地基曲梁模型,推导了仰拱结构内力、仰拱地基反力等计算公式,分析了原设计仰拱二次衬砌极限承载力和受力规律,评价了原设计仰拱结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仰拱参数对仰拱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及敏感度,计算了参数变更后仰拱二次衬砌的极限承载力,并结合仰拱受力测试,进一步考察了参数变更后仰拱结构安全性。结果表明:隧道墙脚以沉降变形为主,导致仰拱两端承受很大的竖向荷载,而原设计仰拱本身承载力较弱,加上仰拱地基软弱并且受地下水的软化效应和高应力下的蠕变效应影响,是连城山隧道仰拱开裂破坏的主要原因;仰拱最危险截面距离仰拱端部约为半幅仰拱相应圆心角的1/5~1/4处,即位于墙脚附近,与现场观察到的墙脚附近仰拱回填开裂、仰拱与仰拱回填脱离等破坏现象一致;增大仰拱厚度、减小仰拱半径、增大仰拱钢筋直径和减小仰拱钢筋间距均能显著提高仰拱极限承载力,其中减小仰拱钢筋间距的效果相对最为显著;而由于仰拱最危险截面的受压区高度很小,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对于改善仰拱整体安全性并不显著;参数变更后的仰拱二次衬砌采用C35钢筋混凝土,厚度为1 m,半径约为13.4 m,钢筋直径为28 mm,钢筋间距为20 cm,极限承载力可达原设计的3.6倍以上,结构安全性大幅提高;为提高材料利用率,建议仰拱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  相似文献   

20.
由于缺乏合适的激振和接收位置,传统竖向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检测带承台或未凿桩头的桩基动力特性时存在明显不足.为进一步拓展低应变检测波法应用范围,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考虑桩身材料阻尼、附加轴力及桩顶等效质量作用,建立了一种横向激励条件下承台-桩-土耦合振动模型,并求解了该模型的频域内解析解及其时域半解析解.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