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何京 《天津汽车》2003,(1):34-35
汽车的安全运行,主要依靠能够正常工作的制动装置.制动装置零件的磨损或损坏,就会降低制动效能,造成制动距离拖长,及完全失去作用,严重地影响着汽车正常行驶.因此,做好汽车保养工作,发现制动故障就要及时检查,以确保制动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2.
重型汽车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效能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在山区丘岭地带公路上,尤其是夏季下坡行驶时,由于制动频次较高,行车制动器易热过载,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性,因此,在重型汽车上大多装有无衰退性辅助制动装置。文章以典型车型为例,对重型汽车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过程、特性、效能及其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合理使用排气制动以及改进其效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制动系技术状况的变化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对制动性能的检测和故障诊断尤为重要。制动系常见的故障是制动效能不良、制动施滞、制动跑偏等。制动系故障不仅在于制动装置本身,而且还与车架和悬架装置有很大联系。下面以真空助力液压制动为例,介绍其故障现象、原因和诊断过程。  相似文献   

4.
探讨车辆装用防抱制动装置(ABS)后的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稳定性以及噪音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南京依维柯系列汽车制动装置及制动效能的检查方法南京依维柯系列汽车的制动装置是真空助力液压制动系统。南京依维柯系列汽车的制动装置由制动踏板操纵,采用独立双管路液压制动系统。由真空泵、真空助力器、制动总泵、制动分泵、制动管路、前轮滞后阀、后轮感载阀、后制动蹄、前制动钳、真空筒组成。  相似文献   

6.
1 引言对于城市公交车辆,由于经常停站,行驶中需频繁减速制动;重型货车在下长坡时,必须利用制动装置以保持一定的车速。然而,在以上情况下仅仅依靠摩擦式行车制动系统是无法满足制动要求的,因为制动器长时间频繁地工作将使其温度大大提高,以致制动效能衰退甚至完全丧失。因此,在这些行驶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排气制动装置是在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管内装有一个片状阀门,当汽车下长坡时,将该阀门关闭以加大发动机的排气阻力,使本来是汽车动力源的发动机变成消耗汽车动能,起缓速作用的空压机,这套制动装置称为排气制动装置。 排气制动主要用于柴油车,这是因为柴油机比汽油机的压缩比大。作为空压机其制动效能优于汽  相似文献   

8.
应急制动装置是用手操纵开关(手控制动阀)使压缩空气不需通过制动阀,而只在双向阀的作用下以充气形式在后轮制动器中发挥作用,使车辆及时停驶。此装置是脚制动失效时应采取的一种应急制动措施,制动效能可达60%以上。一、应急制动装置的特点1.车辆在行驶中,当脚制动产生故障或完全失效时,操纵手控制动阀,可使后轴车轮产生高强度的紧急制动,确保安全停驶;2.车辆在上、下坡行驶时,若发生半  相似文献   

9.
赵忠初 《汽车技术》1991,(1):56-59,53
介绍了双腔三回路半挂汽车列车制动系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原理。装有这种制动系的车辆,在行驶中任一制动回路失效后,仍有两个回路保持制动效能。还介绍了双轴应急制动装置,它能在脚制动失控的情况下使车辆中、后轴车轮产生充气制动。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汽车制动性能、制动效能两个概念的差异以及GB7258-1997国标中的“检验行车制动性能”的不确切性,并提出了制动效能恒定性的保证措施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跨连拱桥韵律感强烈,造型优美。该文以软弱地质条件下建造的十一跨钢筋混凝土连拱桥为例,剖析该类多跨连拱桥的结构受力特点及设计思路,提出了采用体外预应力解决墩台拱脚间的不平衡推力的解决方案,并通过设置制动墩将拱桥分联以解决施工期间分次落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刚  张明俭 《路基工程》2011,(3):120-121,125
基于桥上无缝线路线-桥-墩-基础一体化计算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优化技术研究了40 m+64 m+40 m客货共线铁路连续梁桥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的限值,以制动力作用下的梁、轨快速相对位移作为控制标准,得出该梁型墩顶每线纵向水平线刚度不宜小于1 000 kN/cm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鉴于传统电子液压制动系统连续制动易产生"热衰退"现象,结构缺陷导致的制动响应慢,制动系统与电控系统衔接差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杂自动机模型的电磁与摩擦集成制动方法。首先分析集成制动器制动时的工作特点以及不同情况下对应的工作模式(纯电磁制动、纯摩擦制动以及集成制动),并确定3种制动模式的切换条件,通过逻辑门限算法将其实现。根据制动时车辆既具有连续运动状态又有离散状态的混杂特性,使用MATLAB/Stateflow建立基于制动模式切换系统的推广自动机模型,并根据制动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对3种制动模式切换进行试验,验证制动模式切换控制策略的合理性。最后选取车辆制动初速度为28 m·s-1的直线制动工况,分别在高附着系数(0.85)以及低附着系数(0.3)的路面条件下,通过试验平台对控制算法和制动系统性能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汽车混杂理论模型以及优化方法在在低附着系数(0.3)路面条件下,集成制动方法较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缩短5.12%的制动距离,缩短制动时间0.3 s;在高附着系数(0.85)路面条件下,集成制动方法较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缩短5.66%的制动距离,缩短制动时间0.2 s,能有效提高制动效能。  相似文献   

14.
长大下坡货车制动器温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在道路长大下坡上载重货车制动器热衰减的温度曲线,应用能量守恒理论建立了载重货车在发动机制动和排气制动时制动器温度预测模型.通过在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进行制动器测温试验,得到了制动器在不同制动方式、载重时的连续升温数据和连续上坡时的连续降温数据;同时通过室内台架试验,得到了载重货车发动机功率曲线.最后通过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
发动机辅助制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各种发动机辅助制动器工作时不同发动机转速和机油温度下的气缸压力,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制动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升高,最大缸内压力增大;制动功率随转速的升高而增大,减压制动功率最大,发动机倒拖制动功率最小;当发动机转速一定时,发动机的制动功率随机油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但过低或过高的机油温度都会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电涡流缓速器和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优点,提出了能量回收式电涡流缓速器制动补偿策略。利用再生制动系统提供的制动力矩为电涡流缓速器在持续制动过程中的制动力矩热衰退予以补偿。以GB12676-2014政策法规为验证标准,车辆在满载情况下在7%的坡道上保持以30km/h的车速匀速行驶5km为仿真目标,对某商用车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策略使得实际产生的总制动力矩始终能满足驾驶员的制动需求,可以延缓电涡流缓速器温升,保障车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道路情况的进一步改善,商用汽车不断向着重型化、高速化发展。持续制动系统可以在不使用传统制动系统的情况下,实现能量转化,为汽车提供持续的制动效果。避免由于持续使用传统摩擦式制动装置而引起的热衰退,提高汽车的安全性。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对于持续制动系统的研究,提出使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来分析持续制动系统和车辆匹配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程序平台,进一步开发后得到了一套商用汽车持续制动模拟计算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现行桥梁设计软件上进行连续梁桥的隔震分析,模拟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在地震、温度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研究了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进行桥梁隔震分析的步骤与精度。假设支座初始刚度,加载计算支座的相对位移,并得到支座水平刚度,经过反复迭代得到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等效刚度。在此基础上将体系简化成线性系统按弹性方法进行计算,以安装了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双层连续梁桥为例,分别计算等效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在水平地震、均匀升温、横向风荷载和制动力作用下的响应,并讨论了等效线性化方法计算时的相关问题。与非线性分析结果比较,等效线性化法可以模拟水平地震和温度荷载作用下支座的非线性,结果满足桥梁工程的精度要求。隔震支座在横向风荷载和制动力荷载作用下一般不会屈服,使用第一刚度计算即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现象日益突出,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限制因素。智能网联汽车被看做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案,因此智能网联汽车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正处在不断研究发展的阶段,智能网联汽车的研究逐渐的专业化、产业化。制动系统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智能网联汽车是否可以被高效的应用。本文主要对智能网联汽车和制动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制动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情况,并探究了智能网联汽车制动系统进一步发展的作用,希望能够使智能网联汽车被更加高效的使用,推动汽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汽车发动机减压缓速器进行台架试验,并结合汽车参数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验证了发动机减压缓速器能满足汽车在常见坡道上的制动要求。在此基础上,以汽车实际速度和加速度作为输入、发动机减压缓速器的挡位作为输出确定发动机减压缓速器的离散控制系统,并提出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设计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在虚拟的多坡度道路上,计算实际车辆在发动机减压缓速器的辅助制动作用下的行驶过程,表明设计的离散控制系统可使汽车在预期目标速度下行驶,且行驶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量小,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