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我厂在LG528B汽车变速器齿轮开发中所研制的重点工装夹具,该夹具是专门磨削斜齿轮光滑内孔的专用夹具。由于该系列齿轮光滑内孔类斜齿轮的结构特点,在热处理后磨孔加工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使用"节圆棒"或"节圆球"定位和夹紧,需借助专用工装夹具来完成磨孔工序,另外该系列齿轮有单联和双联两种结构形式的区别,因此工装也有所不同,一种是弹性膜片工装,用于精加工单联斜齿齿轮内孔;另一种是双锥套胀紧工装,用于精加工双联斜齿齿轮内孔。本文重点介绍弹性膜片工装在设计、制作、使用和调整中的要点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2.
由于齿轮热处理之后会发生变形,这就导致了基准孔也跟着变形,以致热处理前所作的基准孔在热处理后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为了保证齿轮的加工质量,提高其传动性能,我们就不得不作齿轮内孔留热处理后的磨量,以便热处理后作修磨的处理。那么如何找对热处理后齿轮孔内磨的基准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由于齿顶圆在齿轮啮合中是不接触的,它与齿轮传动精度无直接关系,再加上齿顶较尖,容易磕碰,因而它不能作为工序基准使用。而热处理前的基准孔一般是各工序的基准,如果热处理后磨齿轮内孔还用它作为工序的基准,就达到了统一基准的目的。因此在齿轮精度要求不高,热处理变形不大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内孔作为基准来磨削内孔,因为这确实是一种最简单、经济而无需任何其它的工艺装备的方法。但我们也要看到用此种方法,受到热处理前各工序的影响较大, 容易造成累积误差,而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又比较难控制,所以如果想加工出精度较高的齿轮是不能采用此法的。还有此法的效率也不是很高,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3.
1981年4月,第二汽车制造厂为了提高东风 EQ140汽车变速器低速档齿轮的强度,对低速档齿轮进行了更改,更改的齿轮有中间轴齿轮,第二轴一档及倒档齿轮和倒档双联齿轮。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括介绍带孔齿轮轴磨内孔工艺及夹具的改进,从改进前后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加工精度进行比较,充分证明工艺、夹具改进后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一汽集团开发某款双中间轴变速器,其双斜齿轮压装焊接后在圆周方向有对齿相位要求。试制过程中,为满足双联斜齿轮位置精度要求,通过采用热装后焊接的工艺方式,辅助设计专用对齿定位工装夹具,经使用及质量验证,该方法有效保证副箱焊接中间轴总成双联斜齿轮位置精度,满足总成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双联齿轮坯加热次数多、飞边大、其后续机加式余量大、浪费材料、能源、成本高和投资大的现状,提出了一次加热、压机一次工作循环就可成形的双向挤镦复合工艺,实现少无飞边双联齿轮毛坯的成形。根据双联齿轮形状特点及挤镦复合工艺要求,确定了挤镦复合工艺模具的结构,并通过试验对其模具结构和挤镦复合成形双联齿轮坯工艺加以检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通过改善磨前齿轮质量、改进机床磨削的切削参数,来提高F15输入轴llZ CBN成型磨轮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双联齿轮是手动变速器的关键零件,对整个变速器的工作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都有较大的影响。从选料、毛坯成形、机械加工、热处理等各个流程着手,介绍并分析了双联齿轮的主要加工成形工艺,结果表明精选原材料27 CD4、采用双向挤墩一次成形锻造方式、碳氮共渗后喷丸处理,可使齿轮齿面硬度达730 HV10、心部硬度达500 HV50,硬化层深达0.4~0.65 mm,金相组织及齿向变形符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双联齿的特殊结构特点及工艺要求,对原有的单薄膜盘磨内孔夹具进行创新设计,增加一个薄膜盘,从而达到同时夹紧两个齿部的工艺要求,很好地满足产品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0.
剃齿产生中凹的原因及剃齿刀修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剃齿刀修磨的问题,提出了控制齿形中凹的修磨剃齿刀方法。解决了齿轮加工中的难题——剃齿工艺的质量问题。提高了齿轮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11.
提高圆柱齿轮滚、剃加工质量和效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齿轮加工理论及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提高齿坯精度、滚齿精度、剃齿精度及齿轮生产效率的方法;详细介绍了提高滚齿精度的措施及调整方式、滚齿齿形的保证方法、影响齿向误差的因素等;还介绍了影响剃齿精度的因素及保证措施,以及冷加工应力对零件热变形的影响及保证措施;同时介绍了一些齿轮加工的技巧和生产现场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保证总中心距、总传动比、齿宽、材质等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建立了推土机终传动齿轮的变位系数优化模型。以2对齿轮的变位系数和最大共轭啮合齿轮齿根的最大滑动系数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合理选择分配齿轮变位系数和参数,达到改善齿轮传动性能的目的,并利用蚁群算法求解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康明斯起动机单向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明斯起动机单向器为棘轮式单向器,其驱动齿轮被设计成双模数制齿轮。介绍了棘轮式单向器的结构以及该双模数制齿轮几何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汽车驱动桥发响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驱动桥发响,是目前汽车生产、使用维修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在单、双级驱动桥中都有发生)。它直接影响到汽车的高速行驶和驱动桥使用寿命。本文以JN150车的八部发响驱动桥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观察、检测、分析,找出并排除了引起发响的因素,并重新装好驱动桥,使汽车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主动圆锥齿轮尾部螺纹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热处理后主动圆锥齿轮尾部螺纹硬度达不到技术要求的问题,进行了几种热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重保险工艺处理的主动圆锥齿轮尾部螺纹硬度完全可以达到产品技术要求,质量稳定可靠,但成本较高;采用感应退火工艺,尾部螺纹硬度可以达到技术要求,其特点是节能、生产效率高,但需要定期对尾部螺纹进行力学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16.
双排行星齿轮机构在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动力复合装置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所应具有的功能,分析表明一种双排行星齿轮机构可以工作在混合动力汽车的多种工作模式下,建立此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学方程,基于ADVISOR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排行星齿轮机构能有效的实现两种动力的复合。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变速器某挡位齿轮运转时工作温度测量,避免变速器齿轮高温、台架耐久性试验过程中边界条件不当风险,降低研发及生产成本,从而达到目标用户使用需求的目的。通过增加齿轮齿面啮合过程中测温试验,将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齿面温度超出油品设计要求。可见,在变速器开发及台架耐久试验工况设计过程中,引入齿轮表面温度测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许纯新  徐善继 《汽车工程》1993,15(4):242-249
本文根据齿轮轮齿受载特点及失效形式,提出概念上更清晰的两种齿轮载荷谱编制方法,采用了齿轮扭矩转速双信号同步采样法。对采样方法和计算方法做了分析,并编出程序框图,给出实例。本文方法比传统方法更符合轮齿受载实际情况,将有助于提高齿轮强度分析、试验、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机械式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高晓杰  余卓平  张立军  蒋励 《汽车工程》2006,28(10):918-921,932
以宝马轿车上选装的主动转向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双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及工作模式,以及该系统可变传动比、稳定车辆等功能的实现原理和系统安全性设计。指出通过与其他动力学控制系统一起实现底盘一体化集成控制将是主动转向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军用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交通量换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翁兴中  孙建斌 《公路》2003,(6):82-86
将飞机的主起落架的形式分为单轮、双轮和双轴双轮,双轴双轮按轮径比分为3种类型;建立以飞机作用下道面结构层最不利位置的应力疲劳等效和道面结构厚度一致的交通量换算原则,推导出了不同起落架之间交通量的换算公式;经设计验证,其交通量换算公式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