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春先 《路基工程》2009,(3):129-130
结合条形药包硐室控制爆破工程实践,采用LS-DYNA程序对条形药包的不同起爆方式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了相应的硐室控制爆破不同质点振动速度的变化规律,为路基工程中的硐室控制爆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评价起爆点位置对隧道掏槽爆破效果的影响,分别基于一维等熵流爆轰理论和柱状药包爆炸应力场叠加模型,分析了柱状药包爆轰波传播的方向效应和时间效应,揭示了起爆位置对爆炸能量传输的影响作用机理;通过单孔爆破现场试验,对比分析了正向起爆、反向起爆和中点起爆等传统起爆方式下孔口岩体的破裂形态及地表爆破振动峰值,佐证了起爆位置对爆炸能量传输的影响作用规律;依次建立了普通单孔爆破和隧道掏槽爆破数值模型,模拟计算了正向起爆、反向起爆和中点起爆3种传统起爆方式下的炸药爆轰加载特征与爆破损伤演化规律,评价了传统起爆方式下掏槽爆破效果的优劣,并探讨了掏槽孔起爆方式的改进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起爆位置的影响作用机理源于柱状药包爆轰波传播的方向效应和爆炸应力场叠加的时间效应,柱状药包起爆后爆轰产物和爆炸能量偏向于爆轰波传播的正向传输,其应力场也在爆轰波传播的正向叠加增强;试验结果显示,反向起爆时孔口岩体破裂与鼓包痕迹最为显著,中点起爆次之,而正向起爆最小;传统的反向起爆、正向起爆和中点起爆均有各自的利弊,反向起爆利于形成爆破漏斗,但易于造成根底,限制了掏槽爆破进尺,正向起爆虽有助于孔底岩体破碎,但容易在孔口形成大块,岩体抛掷效果也较差,中点起爆可兼顾孔口与孔底岩体的破碎,但孔中部岩体的破碎不充分,为此尝试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孔反向传爆的混合起爆方式,其结合了传统起爆方式的优点,且增强了邻孔之间的拉伸和剪切效应,岩体破碎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3.
郝飞 《隧道建设》2007,27(3):21-23
分析了硐室爆破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硐室爆破自动设计系统的开发途径、基于理论计算法的炸药单耗的计算机选取以及安全因素的合理预测。对药包形态、微差时间、导硐堵塞也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4.
李彬峰 《公路》2003,(8):39-42
结合公路工程实际,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了施工工期的同时,降低了成本。重点讨论了爆破设计和爆破参数的确定。从爆破施工、堵塞设计、起爆网路优化等着手,分别对个别飞石安全距离、爆破振动安全距离和爆破空气冲击波等进行了安全验算。最后,给出了该设计下的爆破效果和技术经济分析,突出了峒室松动控制爆破方法应用在公路工程土石方开采中的高效性和经济性特点。  相似文献   

5.
谢文清 《路基工程》2014,(3):192-195
以某大型地下硐室为依托,对台阶梯段爆破参数和施工组织进行了系统介绍,同时从安全、质量、进度、经济性4个方面对台阶梯段爆破与水平台阶爆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归纳总结了花岗岩地层的施工技术指标,据此施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类似工程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逐孔起爆技术因其优良的减震效果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露天土石方开挖中,有效预测和控制振动爆破速度、减少振动危害是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重点。本文从爆破振动传播的原理出发,结合现行规范制度,依托工程实测数据,分析了在逐孔起爆系统下爆破振动速度的预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正雄  郭维林 《公路》1994,(10):6-11
318国道和中尼公路的路堑石方开挖中,采用中小型条形药包爆破技术获得成功,装卸时间完成28万m^3的石方爆破任务,取得了一次爆破基本成形的效果,同时保证了安全,结合工程实践就爆破的设计,施工及经济效益做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陆域近建筑物段爆破施工为背景,通过对钻爆引起的基岩振动传播规律以及裂隙扩展等研究,从段药量选取、开挖方案选取、起爆方式、起爆网格布置等方面提出了控制爆破振动的技术方案。首先,通过监测得到了平整场地的振动衰减规律,通过萨道夫斯基公式求得设计药量;接着,考虑高程放大效应,对坡形地貌下的萨氏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到通用的振动速度预测公式。然后对采用不同起爆方式的波形图进行分析,确定了分段延时起爆方法的优势;最后,对于不同方向裂隙分布情况下的起爆网格的布置进行了详细说明。论文从多个方面揭示了爆破施工过程中控制裂隙扩展以及控制不同地形地貌下地表振动的原理和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复杂环境下中深孔爆破在石质路堑开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在复杂环境下单响药量控制严格及高速公路路堑爆破开挖的特点,研究了中深孔控制爆破与预裂爆破和毫秒延时爆破相结合的综合爆破技术,重点介绍了毫秒延时爆破毫秒延期时间间隔的确定,确保安全振动一次齐发起爆药量的确定方法,以及安全校核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结合博莱高速公路深路堑山体一次性控制爆破技术设计实例,简要介绍了多点式条形药包爆破原理,详细叙述了多点式条形药包爆破与预裂爆破技术组合设计。经过几年的定期追踪观察检测,证明其是一种先进的爆破新技术,具有推广应用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1.
广东梅州市梅县雁洋~坳头段公路是梅州市旅游干线。在改造工程路基开挖施工中 ,由于爆破点靠近民居且地形陡峻 ,采用挤压等控制爆破技术 ,有效地控制了爆破飞石和震动对附近民居的危害 ,提高了爆破效果 ,保证了工程进度。同时 ,应用预裂爆破技术 ,使路基边坡平整 ,保证边坡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2.
韦猛  熊冰 《路基工程》2007,(5):116-117
针对山区高等级公路石方路基工程的特点,探讨了控制爆破技术在山区高等级公路路基施工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实践表明:路基施工中推广和应用控制爆破技术是保障安全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和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路堑石方爆破工程中,石方块度的控制直接关系到后续工序的效率和施工成本。充分研究影响爆破块度的因素和规律,将极大地改善爆破效果,提高爆破后石方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抛丸工艺在公路、桥梁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前言 抛丸工艺是一种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应用的表面处理方法。世界上第一台抛丸设备诞生于100年前,开始是应用在各种金属或非金属表面去除杂质、氧化皮,增加粗糙度等方面。经过百年的发展,抛丸工艺以及设备已经相当成熟,其应用已经不仅仅是在各个重工业的工厂。随着世界上第一台水平移动式抛丸设备在美国佰莱泰克(BLASTRAC)诞生,其应用领域迅速扩展到混凝土表面涂装处理和船舶甲板金属表面处理上,并且直接引导了该行业的标准制订和行业施工方法的规范。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静态爆破施工的作用机理和施工工艺,通过与常规爆破工艺相比较,论证了该工艺具有的造价低、无振动、无噪声、无粉尘、无飞石、无毒气污染等特点和其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万石山隧道施工为研究背景,总结了爆破施工中降振常用的技术措施,并通过工程现场的四次钻爆设计,探讨和研究了满足复杂环境下万石山隧道施工安全要求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特大断面硬岩隧道爆破参数的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广客运专线鹰嘴山隧道为例,论述了特大断面硬岩隧道爆破中影响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重点介绍了掏槽眼和光面爆破的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18.
青花坪隧道从古滑坡体下部穿过,需要判定隧道施工爆破是否会引起古滑坡体坍滑。经对爆破地震危险半径、爆破振动速度的评估结果:隧道爆破为局部振动,对古滑坡体稳定性影响较小,不会引起古滑坡体坍滑。实测资料显示,施工中古滑坡体没有发生大的位移,说明评估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9.
针对狮子坪水电站在隧洞掘进爆破中,炸药单耗高、进尺小、成形差等问题,通过现场爆破漏斗试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岩体结构面走向与掘进方向的关系对隧洞掘进爆破的进尺、成形有极大影响。遂对爆破参数作了一些修改,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