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汽车与配件》2006,(15):8-8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时期”,”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国宝。日前在合肥举行的2006年中国汽车行业年会暨中汽协会五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议如是说。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汽车制造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基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结合《汽车产业政策》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对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提出的具体措施和发展战略,从4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指出金融危机下,我国汽车工业要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水平,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勇 《汽车情报》2005,(32):4-6
自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一路高涨,不断突破人们的心理防线,最近更是突破70美元一桶的大关。油价的持续高涨给汽车工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2004年和2005年前10个月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也印证了国际原油价格攀升带来的压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国宝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的一句“燃油税的问题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让沉寂已久的燃油税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燃油税一旦实施,不仅将改变我国汽车产业的结构,也将对有车族的有车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那么,燃油税的实施将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呢?本文拟对此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天津汽车》2005,(5):20
在“2005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会”上.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陈斌等有关专家就“十一五”期间国家对发展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方面的问题发表了讲话。专家表示,“十一五”期间.发展环保型汽车将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同时,部分重点城市将积极发展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5.
汽车产业政策出台之前,世界汽车工业掀起了向亚洲“四小龙”和巴西、墨西哥转移有第三次浪潮。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了四十余年,但产销量仍徘徊在100多万辆,千人轿车保有量仅0.5辆。在这种情况下,希望用一支“产业政策”的强心针拯救一个产业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加快发展汽车电子技术,是改变我国在汽车工业技术方面受制于人的有效途径汽车电子就是让汽车更安全,更环保、更节能,更人性化的技术。它把汽车产业推进到数字化时代的同时,也把IT 产业推进到了“4C时代”:电子与汽车的结合成就了一个集半导体、通信光电、信息技术、电子控制为一体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发展是经济控制权、产业联动发展、获得长期市场效益的需要。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市场机遇以及受经济、技术上支持等方面看,自主发展是可行的。在世界汽车工业 新一轮技术转换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汽车产业通过官、产、学、研大联合,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可实现新一代汽车和新技术的创新突破,取得自主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9月8日,在2007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做了题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要求,推进汽车节能工作>的主题发言,指出在汽车工业产业发展的同时,要认真贯彻节能减排政策,使我国汽车工业走上健康、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发言虽然针对汽车产业,但对我国摩托车产业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悍马”-EQ2050东风猛士已于2007年上市.这标志着东风猛士抢占了国际同类技术制高点.并可持续发展。反映出我国工业,尤其是汽车产业技术从大国到强国发展的总体水平.是我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扩大汽车产品出口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上看,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轿车实现批量出口,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汽车出口是检验一个国家汽车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汽车产业只有实现大规模的出口,才能说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从微观  相似文献   

11.
“第一辆车买,第二辆车学,第三辆车造”,这是韩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中国汽车工业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已经越过了买车和学车的阶段,正在致力于“造车”。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强调自主开发,汽车市场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胶着拚杀的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向何处去?是继续走开放竞争的道路,加强同跨国公司的合作,成为跨国公司的一部分,还是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扶持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同时,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努力建成一个自成体系、自我满足的完整汽车工业?围绕中国汽车产业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业内对这一问题有各自的说法,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就此,记者采访了我国汽车界知名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张老强调.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应当走第三条路.即走开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西部地区汽车工业振兴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强 《上海汽车》2010,(1):31-35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西部地区汽车产业的振兴对于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文章基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历史性机遇,以郑州、柳州和济宁为例分析了中西部地区汽车丁业普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振兴中西部地区汽车工业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汽车市场"十五"回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令人难忘的“十五”正在渐渐地离我们远去,然而,这时期中国汽车产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迅速成长为一个汽车产销大国的运行轨迹却被永远地留在“十五”的历史画卷上。“十五”时期,是我国汽车产业加入WTO、与国际汽车工业正式接轨的时期。在这5年中,人们对当初中国汽车产  相似文献   

14.
《时代汽车》2008,(12):34-34
11月6—10日,“纪念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30年”系列活动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由“2008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表彰大会和纪念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30年展览会”等四个板块共同组成。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等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和各汽车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并讲话。  相似文献   

15.
我国汽车消费的约束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正面临由“供给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变。汽车的有效需求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分析我国汽车消费的约束条件,提出科学合理的汽车消费政策,对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1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分析(1)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不断升级,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从2009年开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以来,在国家及地区政策中,“新能源汽车”这一词汇频繁出现。经过多年培育,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拥有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技术优势,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和销售,我国打造了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  相似文献   

17.
向汽车制造强国迈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进入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时期,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由此确立了我国汽车工业支柱产业和汽车产业大国的地位。其特点是:(1)汽车产销持续高速增长,产业格局日臻合理我国汽车产量从2002年的325万辆到2006年的727万辆,平均年增长22.3%,并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工业阅尽50多年沧桑,发展至今,无论是体制、机制还是管理,也无论是生产规模、制造水平,研发能力、品牌创新,还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以致消费者的消费心态、购车喜好、品牌认同等均发生了全方位的质的变化。历史延续到现今,这些深刻的变化已经呈现出鲜明的历史特点,凝聚成其发展里程的斯标志一些业脊专家以历史的眼光做出敏锐的洞察,并满怀发展中国汽车工业责任感地屡屡提示本刊: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或称新的发展“阶段”,研究新的发展阶段意义重大。至此,本刊提出研究“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新阶段”的重大命题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续探讨、阐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新阶段的标志、内涵、特征、宏观战略目标、实施步骤,以及汽车企业、相关产业、汽车消费者适时转变和应对等诸多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以求汽车产业、社会和政府共鸣、互动,而促进中国汽车工业加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于1994年7月3日正式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该政策是指导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实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将为我国汽车工业在本世纪末打下坚实的基础,力争到2010年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有较大的发展,并带动其它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当然,这要求与汽车制造业紧密相关的汽车维修业也必须迅速地发展,无疑使汽车维修业获得了强有力的生机。但是,由于现代汽车在结构上所产生的“革命性”的变革,也使现代汽车维修业的发展面临困境。1现代汽车维修业的困境自从1886年第一辆汽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 ,考察了我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状况 ,研究表明 ,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长期存在的产业集中度低、无规模经济效应、产业进入壁垒低而导致的过度竞争等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为改善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 ,顺应国际汽车工业发展趋势 ,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 ,必须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