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速公路雾天交通安全措施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影响高速公路雾天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得出雾天安全行车限帛车速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建立高速公路雾监控系统框架的初步构想,采用多种有效手段保证雾在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雾天行车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雾天交通安全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目前我国通行的做法是在雾天封闭交通,这样虽然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但是却以完全丧失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为代价。本文通过对2006年全国主要高速公路受雾影响预报的分析,得出全国范围内各地雾发生频率,主要高速公路受雾影响特征及各路段影响频率,总结出雾对高速公路的影响规律。为今后雾天气下全国高速公路交通气象预报提供参考和指导,为驾驶员雾天行车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并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重点监控雾的频发路段,有针对性采取有效地管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雾”是道路交通的大敌,对行车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被人们称之为高速公路行车的“无情杀手”。雾使能见度降低、驾驶员视距变短,妨碍驾驶员视觉,浓雾还易使驾驶员产生错觉,所以雾天在高速公路上行车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雾天连续追尾撞车是世界性的难题。在高速公路上,由于交通流量  相似文献   

4.
雾天如何走高速公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是交通运输的大敌,对行车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因此,人们称雾是高速公路行车的"无情杀手".雾使能见度降低及驾驶员视距变短,妨碍驾驶员视觉,浓雾还易使驾驶员产生错觉,所以,雾天在高速公路行车非常危险.  相似文献   

5.
美国高速公路雾天通行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雾严重地影响了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交通、法律等问题。该文根据美国道路天气管理计划的资料报告,简要介绍了美国高速公路雾天通行管理技术和策略。最后针对国内高速公路雾天通行管理技术的现状,提出了研究和应用高速公路雾天通行管理技术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雾对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现象,分析了雾对高速公路的行车影响和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雾天条件下的交通安全系统,主要包括大雾的检测、交通监视和控制以及轮廓指示。最后提出了大雾天气下高速公路管理和控制的其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姚明 《驾驶园》2008,(11):72-73
"雾"是道路交通的大敌,对行车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被人们称之为高速公路行车的"无情杀手",对行车极为不利,驾驶员稍有不慎,就会酿成碰撞事故。雾天安全行车有七忌:  相似文献   

8.
王红燕  文洁玲  李玮 《公路》2012,(5):229-232
主要对山区高速公路长下坡及雾区等易发事故路段进行分析,重点针对长下坡路段以及雾区路段监控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想法,以提高该路段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雾警自动限速标志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对高速公路安全运营有很大影响,雾警自动限速标志系统可根据雾况实时向高速公路使用者发出限速警告,有效提高雾天高速公路运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启事     
雾是交通运输的大敌,对行车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因此,人们称雾是高速公路行车的“无情杀手”。雾使能见度降低及驾驶员视距变短,妨碍驾驶员视觉,浓雾还易使驾驶员产生错觉,所以,雾天在高速公路行车非常危险。在高速公路上,由于交通流量大及车速高,因浓雾经常发生多车追尾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199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至纽约方向的高速公路上,因大雾引发的一场世界上最大的交通事故,共造成300多辆车相撞,死伤1000多人。我国也有数十辆车追尾相撞的恶性交通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雾区安全分级控制标准和分级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洪启  张巍汉 《公路》2007,(10):134-138
在我国部分地区,雾的频繁发生已经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通行安全、制约了高速公路运输效能的发挥,成为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瓶颈。采用科学合理的分级控制标准和分级控制策略,能够明显提高高速公路雾区路段的安全水平和通行效率。雾区控制指标的选取以及控制指标和控制策略的分级,以雾对高速公路安全的影响规律为基础展开。通过研究,最后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雾区监控分级控制标准和分级控制策略体系表,以期能为国内高速公路雾区安全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团雾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对交通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文中以沪宁高速公路沿线4 174站次的团雾过程和74起团雾天气下的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团雾的发生规律和团雾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研究发现:秋、冬、春三季团雾发生频率高,发生时段主要是在后半夜的00:00时至凌晨06:00时之间,临湖环境和临江路段由于特殊的地形和水汽输送通道而成为团雾高发的区域.1年中的10~11月、1~2月、4~5月,1d中的早上07:00~08:00是团雾天气下交通事故高发期;事故形态主要为追尾,伤亡程度十分严重,死亡人数3人及以上的事故数占55.41%.事故涉及车辆多且损毁严重,涉及10辆以上的事故占75%左右.70%左右的事故造成的交通中断或滞留时间在5h以上.   相似文献   

13.
雾封层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应用得当可延迟路面损坏,维持路面使用功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然而若应用不当,将会导致路面抗滑能力下降,造成路面光滑,严重的情况下将会给行车安全带来不利影响.截至目前,国内对雾封层的应用技术尚无统一的标准和规定.主要对雾封层的适用条件、材料设计和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以利于促进...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浓雾监测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浓雾对高速公路运营的影响,通过建设高速公路环境气象监测站以获取与浓雾发生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和能见度实测值,并结合高速公路沿线历史浓雾个例研究形成浓雾的环流形势特征和局地监测站气象要素演变与能见度值变化规律和特征,由此建成了高速公路浓雾监测预警系统。系统通过多种通讯传输和显示手段,将自动监测站的实况和预报中心制作的浓雾预警、预报结论传送至公路运营指挥中心,供采取决策措施时应用。该系统目前已由无锡段扩展到常州至苏州段,在试验应用期,沪宁高速公路在试验路段未发生因浓雾而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的尾水,最终通过压力管道排入广澳湾海域。该排海管道海域段长1021m,采用DN800~DN1000实壁PE管、法兰连接。考虑工程实际情况,通过选择合适的管材及接口、破波区采用钢板桩支护后开槽敷设、深水区采用铺管船法敷设等措施,确保设计方案安全可靠。施工过程中重点对沟槽开挖、海上运输、配重块设置、下沉敷设进行控制,并制定防台风、防船舶碰撞、防雾等应急方案,保证了工程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16.
不良天气会对城市交通的运行和安全造成较大影响.事实上,不良天气条件下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变化是造成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针对不良天气下的驾驶行为进行综述,对研究不良天气条件下的交通拥堵及事故具有积极意义.面向国内外不良天气条件下驾驶行为研究的进展,从雨、雪、雾3种常见的不良天气出发,对不良天气条件下环境变化及其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不良天气条件下驾驶行为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相关研究发现,不同等级的雨、雪、雾天气下驾驶员选择的车速、车头时距等驾驶行为参数以及反应时间、车辆启动延迟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针对雾天环境下高速公路能见度下降导致交通安全和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套雾天环境下高速公路的可变限速(VSL)控制方法,包括系统布置、工作流程和可变限速控制策略等,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实时道路能见度和交通流数据,考虑最大安全车速、交通流运行状态和驾驶员遵从度等因素的条件下,综合确定目标路段的限速值.利用G4高速公路实测数据,在Vissim软件中进行了2组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无可变限速控制相比,实施可变限速控制的1组,最低车速在平流雾(团雾)环境下提高了27.24%(28.54%),同一控制周期下相邻路段的最大车速差减少了26.42%(41.91%).提出的可变限速控制方法在雾天环境下能更有效地保障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不利气象条件对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利气象条件对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机理及规律,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交通事故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不利气象条件为雾、路面结冰、雪和雨4种。同时从不利气象条件影响能见度和附着系数的角度进行了微观层面的影响机理分析,确立不利气象对交通安全的危害性及影响程度,给出应对不利气象条件的交通安全对策,为公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预警和对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图像景深和天空亮度值的求取是图像复原方法去雾的核心问题,但目前的去雾算法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来求取这2个值的,对于色彩单调、天空区域较大的内河图像去雾效果不理想。通过对内河航道视频图像的研究,提出将直方图多峰均值法和位平面分解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求得天空亮度值并分割天空区域;采用分区域的景深计算方法求得图像任意一点的景深值。然后基于大气散射模型,完成内河雾天单幅图像的去雾处理。为了客观评价去雾后图像的质量,从图像的可见边数目比、平均梯度比和图像熵值三方面进行了去雾效果的比较。实验证明,该算法对内河航道图像有良好的去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