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出发,解读《羞耻》中的边缘女性形象,小说中的女性开始通过有声话语和无声话语来表达自己。本文一方面分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如何为自己发声,挑战男性权威的;另一方面分析指出虽然拉什迪对于第三世界的女性充满关切,但因其双重"他者"的身份,他笔下的女性和他一样都属于精神上的"流散者",在现实国度都难以找寻到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彻底的多元化已成为普遍观念的历史时期,提倡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元性。文章以后现代多元化为视角,在分析井冈山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旅游产品、旅游营销和旅游管理多元化的角度探讨了井冈山红色旅游深度开发的对策,认为应把红色旅游资源看作是中化民族的一种文化遗产资源,并在旅游开发中和其它资源结合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3.
伊丽莎白.毕肖普的诗歌《鱼》,把道德寓意和个人信念糅合在一起,诗中的“鱼”不仅仅可看作是一条普通的鱼,她是自然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主义观点。同时,诗歌中的鱼也是男性象征,表现出了作者超前的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2000年,约翰·厄普代克出版了风格迥异的个人第19部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文章在互文性和消费文化理论的背景下,分析这部小说是对莎剧的重写。并指出小说借古喻今、戏仿名人,一方面利用名人意识,另一方面又充满着浓郁的女性主义色彩,是美国消费文化领域的一位操手。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它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生活上对全球妇女的生存形成了挑战,也为女性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领域和视野。全球女性主义的产生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是全球化语境下女性主义思潮的新发展和新运用。  相似文献   

6.
试图借助自然和女性的双重视角来建构二十一世纪生态女性主义的写作理念,通过对作家的写作个案进行分析,探寻女性写作由性别的极端反抗到身体隐秘体验的展示,渐入死胡同,到最后柳暗花明的双性和谐的写作历程,说明生态女性主义写作是今后女性写作的主流趋势。生态女性主义要建立一种全新的生态文化理念,必须具备二个条件:一是生态文化反思精神;二是要具有生态文化忧患意识。只有建立、健全生态女性的双性和谐的写作路线,才是二十一世纪女性主义写作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张洁和林白是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二者的创作有着源与流的关系。她们的小说文本反映了女性苦难的生存境遇,抨击了男性霸权文化,是为“战斗的女性主义”。但解构男权文化并不是她们写作的终极目标,之所以坚持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和文化姿态,是因为女性作为弱势性别,始终未能从社会的进步中真正获救。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是现代性的科学。随着现代性逐渐分裂为科学现代性与人文现代性,且日益加剧,导致了社会学的困境;作为走出困境的一种尝试,社会学出现了后现代转向——后现代社会学;后现代社会学是在对现代性和传统社会学理论的反思、传统社会学对自身的反思以及后现代社会学对其自身反思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建构其话语的;它没有超越现代性的框架,这种多重反恩的目的是追求现代性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9.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与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是美国文学史上两部非常优秀、极具研究价值的文学作品。这两部作品充分体现了一个共同点:女性主义。本文以这两部作品作为案例,对照分析它们体现女性主义手法的异同,使读者不仅能深刻理解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同时能更多地关注女性主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指评的视角,解读盖斯凯尔夫人在《南方与北方》中所展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通过分析盖斯凯尔夫人在小说中对南方与北方之间冲突的巧妙设计,探讨了她对女性/男性、自然/工业文明之间二元对立的揭露和对这种二元对立社会模式的解构。  相似文献   

11.
《小世界》是戴维.洛奇的代表作,它既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后现代”佳作,又是典型的学者小说.《小世界》具有多重的文化意蕴,它的深层意蕴不仅表现在小说的整体构思和结构形式上,还孕育在作品中的典故和引语之中.《小世界》再现了当今西方学术界和西方社会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2.
《三八节有感》表达了丁玲在性别平等议题上的深深困惑:何以阶级解放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性别压迫现象?终其一生,她都未能获得真正的解答。除却时代的因素,传统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解放问题的阐释,也长久地困囿了丁玲及同时代作家的视野。艾莉森.贾格尔(Alison M. Jaggar)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超越的新视角:用异化取代阶级、压迫等概念分析和理解女性解放命题。本文运用贾格尔提出的情感具有认知价值的观点,对丁玲的创作进行再解读,进而阐述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对性别平等的再认识,及其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拉姆齐夫人是女性主义作品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人物形象,她身上体现出女性生存的一般状态,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视角,以话语分析为依据解读这一人物形象,可以避免主观主义的唯心倾向和形式主义的僵化教条。女性话语和自由间接引语是现代主义女性作家最突出的文体风格和修辞手段,是解读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重要媒介,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可以展示一个立体多维的人物形象,是对吴尔夫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4.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时代背景下,战略传播已经成为开展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因而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章通过梳理战略传播的理论框架、历史脉络及实践路径,对其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功能与意义进行梳理和考察。文章将战略传播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的决策部署视角下,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提供方向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监视居住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未经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或指定的居所,对其行动加以监视,并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监视居住的目的是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选避或妨碍刑事诉讼,以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聊斋志异》翻译的关键是看如何在读者可接受的范围内准确传达出中国风俗,传统和典故等文化信息。本文以跨文化翻译的视角出发,对国外译者译本(翟理斯和马尔的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其在文化信息处理上的差异和相同之处,并试图研究跨文化翻译角度在中国古典文库翻译中的导向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宠儿》作为托妮.莫里森的最杰出的代表作,被誉为美国黑人历史的一座纪念碑.在小说中,不仅女性和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个人、自然与社区的发展也密不可分.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角度看,《宠儿》从身体、自然和地方三个方面体现了生态女权主义意识.小说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有助于提倡男女平等,消除种族与阶级歧视,同时也为解决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提供了良方.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说明了太宰治试图通过《灯笼》这部作品叙述自己苦于世人的歧视、后又释怀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表明了希望世人消除对弱者的歧视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