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智能交通系统(ITS)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是ITS建设投资的重要参考依据. 由于ITS与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是非参数化数据,因此本文选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ITS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结合交通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特性,本文提出了ITS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的初始指标体系框架;接着根据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要求及相关数据的可采集性,从初始指标体系框架中选择关键指标构建了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 最后,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数据,验证了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的可行性,指出北京市ITS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强ITS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正广泛应用,在很多方面需要高质量的视频图像,并对QoS提出了要求。在分析实时视频网络传输难点的基础上,讨论了IP网络中的延迟、抖动、丢失率等特性对数字视频传输的不利影响。针对数字视频的传输处理,提出了系统的技术优化方案,给出了实时视频网络传输系统的实现模型。结合该模型,在视频编码、协议调用和程序实现及流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优化方法,并搭建了一个完整的实时视频传输系统平台。实时视频传输系统通过将以太网与监控图像网以及监控数据网有机结合在一起,完成视频的数字化传输,以实现监控图像的联网管理和共享。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强制控速技术,根据液压原理,利用车辆速度变化引起的液体流量变化,自动进行速度识别。设定一个临界制动速度,对低于制动速度的车辆不起减速作用,对高于制动速度的车辆起减速作用。文章描述了智能控速路面工作的状态方程,研究了其设计长度、组数及应用领域,并对实验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智能控速路面对预防因超载超速引起的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城市快速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中国城市快速路匝道出入口之间距离相对较短,且城市快速路匝道出口经常与城市道路交叉口相连,因此在欧美成功应用的快速路匝道控制方案不一定适用于中国.本文详细描述了如何在仿真中设置模型参数,使得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仿真结果与实际测量值具有较高的匹配精度.在具体阐述自适应与协同信号控制策略的基础之上,给出了各种方案在匝道入口、出口辅路和出口下游交叉口的具体部署方案.最终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和协同控制策略能够提高瓶颈区域道路通行能力8%-9%,有效地缓解城市快速路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5.
6.
突发事故及其所造成的非重复性拥堵会对城市交通系统正常运行有重大影响,其造成的拥堵传播会使得拥堵区域内的大量路段瘫痪.因此研究缓解突发事故下交通拥堵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突发事故下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策略设计问题.建立了ATIS策略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目标从交通管理者的角度追求出行者的系统总阻抗与交通信息运营成本最小化,下层描述在ATIS作用下出行者的动态路径选择行为,并通过元胞传输模型仿真拥堵的传播与路段上车辆的走行.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算例结果表明,优化的ATIS策略能够有效地缓解突发事故所导致的交通拥堵,提高交通网络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7.
排队长度作为评价信号交叉口运行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能有效反映交叉口处的运行状况.传统排队检测模型大多基于线圈检测器,且模型假设过于理想化,本文提出一种面向低采样率浮动车数据、具有良好数据驱动性的信控交叉口在线排队长度检测方法,方法关键在于利用队尾浮动车位置估算最大排队长度.检测过程采用固定时间间隔,主要步骤包括地图匹配、等距划分交叉口进口道并统计停车点数量、判定队尾浮动车的位置、修正得到最大排队长度估计值.实测数据表明,此方法的精度与浮动车比率有直接的关系,在浮动车比率较高的许多主干路交叉口,精度可以达到理想效果,30 m以内的平均绝对误差对高峰期的排队检测依旧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信息采集方式,浮动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浮动车系统中,目前的难点在于浮动车配置数量的确定,即在保证一定覆盖率的前提下,如何合理配置路网中的浮动车数量.本文针对现有浮动车覆盖率模型的局限性,从覆盖率的产生机理入手,以路段为研究对象,研究路段属性对单位时间内浮动车通过该路段次数的影响,建立基于路段属性变量的浮动车覆盖率模型,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求解.最后结合南京市的浮动车数据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为浮动车配置计划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重点区域是我国人口集聚、城镇密集和经济发达的主要城市化地区,也是公路交通需求较高的区域.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各重点区域的公路网络发展水平存有较大差异.本文依据国家相关区域规划,以全国最具有代表性的27个重点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反映公路网络规模、质量、通达、运输等四个方面的9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对重点区域公路网络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划分为三类地区.同时,对于公路网面积密度、平均技术等级、平均路面等级、县级节点连通度、建制村通畅率5个指标,分别遴选出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区域,为分析制订这些区域公路网络优化升级的对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拥挤收费对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提出了考虑收费的非集计交通方式分担模型,推导了乘客的理解期望收费效用。根据实例测试证明了模型的可用性,进行了收费费率对交通方式分担结构影响的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交通拥挤收费将影响出行者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和满意度,造成城市交通方式分担结构的变化;理解期望效用随收费费率的增加而增大,达到某一值后保持不变,而出行者对拥挤收费的满意度均为负值,并随着出行者对收费认知的不同而以不同的速度减小。  相似文献   

11.
物流企业联盟利益分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物流企业联盟利益分配的原则,提出了几种常用的利益分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加权群体重心模型的利益分配方法,实例证明该方法更加具有公平合理性,在物流企业联盟的利益分配中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物流服务组合的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利润分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物流服务组合模式,在一个物流服务集成商和多个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情况下,每个主体自身的产出受到他人努力水平的影响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物流服务集成商和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优化模型.该模型的优化目标是集成商的利润最大化,同时综合考虑了提供商的参与约束(1R)和激励相容约束(IC).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出物流服务集成商提供给每个提供商最优的分配系数和固定支付.结果表明,物流服务集成商给提供商的分配系数与提供商的努力水平正相关,与提供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呈负相关;物流服务集成商的努力水平是与提供商的单位努力成本负相关.且外生不确定因素越多,集成商的努力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3.
城市物流园区需求预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秉镰  杨明 《城市交通》2009,7(5):21-26
针对目前物流需求预测中主要采用的回归分析方法和时间序列模型存在的缺陷,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城市物流园区规划中的需求预测问题。对物流园区系统内部要素作用机制以及与外部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将物流需求预测的影响因素归纳为物流供给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两类,并探讨了这两类因素与物流需求之间的反馈。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城市物流园区需求预测模型,将物流需求、物流供给能力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三者的动态关系纳入其中。指出物流需求预测不仅要考虑当前的资源情况和经济水平,还要用动态的眼光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4.
物流园区是物流产业协同的重要表现形式,研究园区企业的迁移规律,对于政府制定相应的园区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论述了园区企业的迁移规律,构建了物流园区的态度空间和物流产业构形,建立了园区物流企业迁移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园区企业聚集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物流园区企业迁移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此方法可用于指导物流园区的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15.
城市物流配送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物流配送需求日趋旺盛.文中分析了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内涵、组成、功能及优化目标,并从城市物流配送系统功能角度和评价体系角度出发,提出了城市物流配送系统优化的研究架构、基本方法与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村物流小批量分散化特点,构建农村物流共同配送联盟演化博弈模型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联盟演化仿真模型,揭示农村物流共同配送联盟在自组织环境下系统内各方决策行为特征及其稳定状态。结果表明:农村物流共同配送联盟运行受到联盟超额收益、联盟罚金、声誉损失、建设运营成本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联盟收益分配机制及成本分担机制直接关系企业在联盟内的决策行为。联盟超额收益大小是农村物流共同配送联盟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超额收益的分配机制会对企业参与联盟决策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联盟运行维护成本是促使物流企业偏离联盟的重要因素,而联盟罚金及声誉损失对企业偏离联盟有很好的约束作用。优惠的财税支持、合理的联盟激励约束机制是促进农村物流共同配送联盟快速发展和稳定运行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7.
物流信息化的本质在于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节约物流成本,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尽管在物流信息化发展实践中,因物流信息和企业业务等的差异化,作为物流信息化载体的物流信息系统千差万别,但专业化和综合化无疑是物流信息化决策所必须面临的方向选择.本文基于利益导向的市场机制环境,建立了企业进行物流信息化服务的博弈模型,从...  相似文献   

18.
考虑物流服务水平的物流配送规划多目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顾客对物流服务的满意度,以最小化物流系统总费用和最大化物流服务水平为优化目标,考虑配送中心现有货物周转能力和产品配送时间对物流服务水平的影响,构建了三级供应链模式下物流配送规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多目标优化问题不存在单一最优解的特点,利用预先设定的偏好区域和随机生成的权向量构造了适应度函数,提出了基于偏好的多目标进化算法求解模型.算例结果表明:通过求解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10组非劣解,即10种物流配送方案均处于决策者的主观偏好范围内;各方案的物流系统总费用与服务水平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建物流配送中心在选址时不仅要考虑到与已有配送中心的竞争,还要预测到未来可能出现的竞争者,否则将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因此建立了“原有配送中心-新建配送中心-未来加入配送中心”这一框架下的双层规划模型,为竞争环境下的新建配送中心选址提供决策依据. 上层目标极大化新建配送中心在计划期内的市场份额,下层目标极大化未来竞争者的市场份额. 其中市场份额由配送中心与需求者之间的距离作为可观察项的多项logit模型来刻画. 设计了遗传算法求解,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与算法可以有效的避免损失,提高新建配送中心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智能物流系统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提出智能物流系统(ILS)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物流学及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智能物 流系统的结构;根据物流活动的功能,选择了相关智能技术,以便为智能物流系统设计提供参 考.根据上述分析结果,以铁路物资配送系统为背景,提出了铁路智能物流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