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系统是利用电话网及调制解调器通过自动拨号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件自动传输,并使用SQL语言在传输过程中自动形成和修改有关的记录件,此外还具有系统设置、记录查询、统计、传输过程中的实时监控等功能,为系统设计了一个多媒体演示软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软交换网与H.323 IP电话网之间的关系,以基于H.248协议的软交换网与基于H.323协议的IP电话网为例,阐述了两网互联互通时的相关测试内容及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系统是利用电话网及调制解调器通过自动拨号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文件自动传输,并使用SQL语言在传输过程中自动形成和修改有关的记录文件,此外还具有系统设置、记录查询、统计、传输过程中的实时监控等功能,为系统设计了一个多媒体演示软件.  相似文献   

4.
文中研究了基于以太网的列车多网融合技术,通过Vlan划分、优先级调度等方法将维护网、PIS网、走行部内网、列车控制网等多网融合到一条千兆网,并通过MAC帧的分析、传输竞争优先级处理、时效性保障、传输机制、安全保障等措施来保证各承载业务的正常通信,对于多网融合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电信管理网与SDH传输管理网的基本概念,京九铁路京衡段SDH传输网络,SDH传输管理系统的构网原则及其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6.
结合铁通本地电话网的实际情况,从网络规划、网络优化、专网接入及NGN发展等4个方面提出了今后铁通本地电话网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7.
赵颖  柳青红 《中国铁路》2023,(10):128-134
为提高高速铁路突发险情应急处置的及时性,提出基于5G公网的超视距报警信息和实时视频快速传输上车的系统架构,开展列车超视距关键技术研究,并在京张高速铁路开展了基于5G公网的列车超视距应用技术试验。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列车超视距技术在系统应用阶段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报警信息和实时视频快速上车与网络覆盖质量具有强耦合性,一方面用户对超视距危情报警信息的传输时效性提出了极高要求,另一方面当前高速铁路沿线的网络质量和覆盖范围不能满足全天候、全覆盖的车地传输需求。因此,设计2种系统通信架构,一种适用于5G-R专网建成之前,基于GSM-R网络和4G/5G公网的通信架构;另一种适用于5G-R专网建成后,基于5G-R专网的通信架构。2种架构可以满足现阶段和未来列车超视距信息快速传输上车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铁路传真网的现状研究提出了建立铁路高效传真网的设计方案,使用计算机(作为传真服务器)通过电话网和互联网收发传真,自动确认传真接收者身份,突破了传统的传真收发方式和传真接收者身份验证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刘铮 《铁道通信信号》2006,42(11):25-27
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简称TDCS。其基层网的维护是TDCS系统维护的基础。为建立合理的TDCS基层网维护管理体系,保证列车运行透明指挥、实时调整、集中控制,提出改进基层网运行环境,加强站机基本维护;规范调试作业程序,提高现场调试质量;加强网络传输设备维护,保证数据传输通畅;优化基层网维护细节管理;完善维护人员技术培训和考核制度等设想。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推进列车超视距应用系统的开发进程,早日实现该系统的工程应用,提出基于5G公网的高速铁路运营线路列车超视距应用系统试验方案,在北京-张家口高速铁路(简称:京张高铁)开展了列车超视距应用系统的综合性整体试验。试验中全面测试了列车超视距应用系统各项功能及性能,重点验证基于5G公网的车地信息传输通道能够将铁路沿线高清监控视频与安全监测信息实时传输至运行列车上的车载监控终端,在平原地带、山区地带、隧道内、车站附近等不同线路条件下,实时视频、视频点播和危情提示等功能均达到预期效果,系统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铁路通信网的规划与建设,包括传输系统、电话交换网、数据交换网、无线通信、网络管理、可视电话会议系统、运输调度指挥通信系统、维护管理体制等8个方面。对铁路通信的规划建设中应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构造了区域联锁系统测试平台的框架模型,并给出了在模型中承担信息传输的载体(光纤)的选择。传输过程是一个连续和离散相结合的过程,作者选用Petri网对传输过程进行仿真建模,同时还给出了仿真系统的模块图。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兴的网络运营商,铁通公司为改变市场占有率低、网络覆盖面小、传输带宽不足的局面,在近几年大规模建设的传输网络中,多数均采用DWDM系统组建。由铁通山东分公司组织建设的山东铁通省内干线传送网南环,所经地市多、业务量大,需要选择能提供大传输容量的系统组建。经全面比较最终采用了DWDM SDH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要介绍铁路电话网中几种常用的接口和信号方式,并对铁路地区,长途电话网的信号方式和接口配合进行了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15.
分析苏州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警用传输上层网建设的必要性;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提出初期、近期、远期"三步走"的上层网规划方案,从而实现共享传输设备资源、方便新线接入、提高管理效率的目标。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为例,介绍后续线路接入已建上层网的过程,对上层网规划建设进行归纳总结后提出建议:警用传输上层网的建设应统筹规划、尽早考虑,最好在第一条线路建设时便着手规划,在第二条线路建设时进行布局实施;另外建议在线路不断增多带来业务增加的同时,分阶段、分步骤升级上层网带宽,这样既能保护现有设备投资,又能更好地适应轨道交通警用传输系统不断增长的业务承载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从村通工程的实际背景出发,立足于甘肃省本地电话网的现状,结合目前本地电话网组建方案的利弊及其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个扩大本地网网管系统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铁通张掖分公司在承建本地网工程时,传输采用华为Optix系列SDH设备,中心机房网关网元配置为Optix2500 设备,其余网元配置为Optix155/622H型设备,采用无保护链型组网。  相似文献   

18.
在对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中物联网技术应用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分析RFID、无线传感网、智能传感等物联网技术在设备管理、大风报警信息自动处置、铁路崩塌落石及异物侵限监测中的应用前景,提出物联网技术在灾害监测系统设备状态监测、异物侵限监测、车地无线传输等方面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9.
2009年5月10日,皖赣线(芜湖至倒湖段)、芜铜线铁路通信接人网扩能改造工程通过初步验收,经现场测试,传输及接入网络结构和容量、系统保护等满足设计要求,各种性能达到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李忠文 《电气化铁道》2023,(S1):149-155
电力机车通过受电弓与接触网的耦合获得不间断电能,电能的可靠传输关乎高速铁路的运营效率和安全。随着电气化铁路运营速度的提升,弓网燃弧问题已成为制约牵引电能传输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关于弓网燃弧研究成果多侧重于电气理论,与实际运营结合不够紧密。本文主要从动态检测燃弧问题着手,对燃弧缺陷产生原因进行探讨,并结合运营实践经验对弓网燃弧问题的改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