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以下简称“戴-克集团”)日前为其商用车分部制定了“全球优化”计划。这个计划由四个项目组成:优化商业模式,创造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性,在全球商用车市场中份额进一步增长,以及未来产品系列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日前,由全国商用车配件产销联合会筹备发起的“中国商用车企业后市场联谊会”在济南举行成立大会,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福田欧曼、陕西重汽、北汽福田、东风股份、江淮商用车、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汽依维柯等商用车企业售后配件业务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的中国重卡市场上,既有戴-克、沃尔沃、雷诺、现代等国际巨头,也有解放、东风、中国重汽等传统势力,还有北汽福田等新加入者,它们之间有合作,有竞争,共同逐鹿前景巨大、利润丰厚的中国重卡市场。  相似文献   

4.
声音     
《汽车导购》2004,(11):7
“整合中国业务保证了戴-克集团在该地区的活动完整统一,任命董事会成员直接负责中国业务,表明我们充分考虑到该市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10月30日,一向在国内皮卡和SUV市场叱咤风云的长城汽车宣布将在北京车展上展出旗下三款轿车。无独有偶,被称为“国内第一商用车企业”的北汽福田日前也宣布了福田全新MPV将在北京车展亮相的消息。一时间,沉寂多时的中国商用车企业的轿车项目再次聚焦了围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对海外商用车市场造成严重冲击,相比欧美市场,今年不断走强的中国商用车市场显然更有吸引力。随着依维柯、沃尔沃、戴姆勒、雷诺、日野、MAN公司纷纷与中国企业展开深入合作,在商用车领域,跨国企业与中国企业联手争夺中国市场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从单纯引进新车型,到引进资金、技术并发展自主品牌,在这新一轮合资浪潮中,北汽福田和中国重汽分别与戴姆勒和曼的合资合作堪称典范,在业界也最受关注。  相似文献   

7.
中国商用车出口效益明显提升 2007年国内商用车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6月份商用车市场销量累计1289185辆,同比增长25.89%。相比国内市场,中国汽车市场整车国际贸易继续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汽车国际贸易再呈活跃,“中国制造”的海外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高速、持续”的增长期,中国商用车市场出口市场增长率“显高”;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26日-27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商用车发展交流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继续围绕“探索中国特色商用车产业发展之路”主题,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市场变化”为年度主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瓦夏 《汽车情报》2007,(15):32-33,35
俄罗斯媒体不久前以“来自东方的威胁”为题,指出俄罗斯轻型商用车市场可能将被中国人占领。 文章指出,俄罗斯轻型商用车市场近年来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外国汽车制造商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汽车厂家展开了对这一细分市场的攻势。  相似文献   

10.
辛木 《重型汽车》2009,(2):19-20
今年农历新年刚刚过去三天的1月29日,在德国柏林,北汽福田与戴姆勒共同签订了《商用车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中国成立一家中/重卡合资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此举对未来中国商用车产业格局将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11.
今年农历新年刚刚过去三天的1月29日,在德国柏林,北汽福田与戴姆勒共同签订了《商用车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中国成立一家中/重卡合资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此举对未来中国商用车产业格局将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汽车业的资产重组并购案例时有发生。在商用车领域中大鱼吃小鱼的案例不断。日本三菱和韩国现代的商用车与戴-克合资。韩国大宇的商用车即将被沃尔沃或雷诺肢解。美国几家重卡公司落入欧洲对手网络之中。美国老牌的福莱纳已被戴-克收编。在未来数年内,通过一轮又一轮洗牌,国际商用车业也会象轿车业一样只剩下几家巨头在瓜分全球市场。除了弱肉强食之外,同业间的结盟则是一种温和的形态,同样令人注目。2000年12月8日宣布的美国康明  相似文献   

13.
王福民 《汽车情报》2004,(19):26-28,35
在经历了2002年的“第5次扩张高峰期”和2003年“低位运行”后,2004年春天,商用车市场终于迎来了平稳回升的新阶段,2004年商用车市场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世界大中型商用车工业持续进行兼并重组.自1998年美国通用和福特两大汽车公司退出北美大中型商用车领域,北美形成戴-克集团子公司福莱纳(Freightliner)、沃尔沃、纳维斯塔万国(Navistar International)和帕卡(Paccer),包括肯沃斯(Kenworth)、彼德比尔特(Peterbuilt)等4个大中型商用车集团的格局.另外一些兼并重组在欧洲和亚洲展开,其中,以戴-克、沃尔沃两大集团最为活跃.  相似文献   

15.
高杉 《汽车杂志》2006,(7):158-159
“我们不但将最先进的轿车技术运用到商用车生产上,最先进的商用车技术还将会被轿车产品所采纳,引领轿车技术发展的潮流。”这是主管戴-克商用车全球开发的韦伯教授对商用车技术发展的评价,而在现实中,商用汽车技术和轿车技术的互补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汽车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就吸引了众多国际级汽车品牌,首先是德国大众赶上了好机会,率先用桑塔纳敲开了公务用车的大门,接下来雪铁龙.丰田.通用等等国际大牌纷至沓来。终于,在2005年底,在一片期盼声中戴-克也带着奔驰落户北京,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戴-克一出手就亮出奔驰E200K和E280两员大将,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奔驰的介入赶上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日趋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同样会带给奔驰更多的机会,相信奥迪、宝马一统高档行政级轿车市场天下的格局将会在奔驰的出现后有所改变,也会让更多中国消费者领略到这位迟来的“程咬金”的风采,  相似文献   

17.
王珣 《时代汽车》2006,(1):18-19
“虽然商用车公司没有完成年度经营目标,但我从大家的眼神中依然看到了信心,从大家的言语中看到了希望“.“事实上,在行业整体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与商用车行业的整体情况比较,与其它主耍竞争对手比较,商用车取得的经营业绩仍然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在目前举行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公司2006年商务大会上,该公司总裁中村克已显然受到会场气氛的感染.表情非常轻松,话语中也多了一分温情。在他看来,东风商用车依然站在中国市场的高端。只不过,作为领航者,对于2005年商用车的全行业“失意”.他不得不思考东风有限面对商用车市场的“洗牌”,如何主动做“洗牌”的操手,而不是被“洗牌”。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如果说1983年美国汽车公司(AMC,后被克莱斯勒公司兼并)与北汽集团合资成立吉普汽车有限公司还有点“吃螃蟹”的味道,那么时隔20年后,如果还有哪家国际汽车或零部件企业还未在中国市场扎根落户,那就是“落后”了。从1983年外国投资者首次进  相似文献   

19.
《时代汽车》2007,(5):104-105
以“中国第一、世界前三”为目标的东风商用车公司日前在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宣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重卡“东风天龙”系列产品,在经过近一年的市场导入和用户检验之后全面上市。这标志着东风商用车公司已基本完成商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品覆盖轻、中、重所有领域,从而将巩固其在商用车市场“领航者”的地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从1984年北汽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成立北京吉普开始,我国汽车工业的中外战略联盟实践已历经20多年。这20多年联盟史可分为上世纪80年代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重点和上世纪90年代至今利用合资形式“以市场换技术”的两个阶段,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大量中外合资汽车企业。通过与国外企业战略联盟提升了我国汽车工业的整体实力,引进了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发了国内市场,扩大了汽车工业规模,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